首頁>歷史>

明清時期科舉高名次的考生也被稱為“庶吉士”,是未來的國之宰相。到了清朝,還專門設立庶常館對庶吉士進行深度培養。

按理說,這些人中龍鳳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偏偏乾隆朝卻出現了一次集體翻車。有一次,乾隆在庶常館給學生們出了一道考題為“汙卮”。當場所有庶吉士都沒有答上來,讓皇帝震怒非常。

“汙卮”為何物呢?這還要從一千多年前的晉朝說起。

一、汙卮賦的作者

“汙卮”源於晉朝傅鹹所寫的《汙卮賦》,其大意是人要出淤泥而不染。乾隆出此題的目的也是告誡這些庶吉士不能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從而斷了自己的前程。

可惜這些學生讀的文章還是不全面,不僅辜負了皇帝的良苦用心,還創造了庶常館十分罕見的奇恥大辱。

《汙卮賦》的作者傅鹹也是一位相對著名的歷史人物了,他向皇帝報告災情,得到了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回答。

而晉惠帝說完此語之後也覺不妥,又問傅鹹應該怎麼辦。

傅鹹回答:首先應該禁止鋪張浪費。京城官員以石崇為代表的人奢靡成風,一頓飯的花費竟然達到萬錢,幾乎是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開銷了。想來也是,石崇家做飯拿著蠟燭當柴火燒,普通百姓一年才捨得點幾隻蠟燭?

其次就是選拔能臣幹吏賑災,嚴懲賣官鬻爵之人,其矛頭直指王戎。

二、晉惠帝的左膀右臂

王戎是當時的吏部尚書,雖然身居高位但並不關心國事。他關心的只有錢,誰給他送到位了,他就給誰官做。

按照當時晉朝的規定,官員每三年一考核,按照政績決定是升遷還是貶黜。但王戎主持吏部之後,有的官員在地方不到一年就調入京城。

古代的風俗與現代不一樣,晉朝的官員上任、離任都需要百姓迎送,準備時間往往好幾個月,以視對父母官的重視和服從。

而官員頻繁調動,不僅讓吏員疲於奔命不能安心工作,還會耽誤老百姓的農事,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

雙方吵得不可開交,晉惠帝每次都是打哈哈。這次舊事重提,皇帝說道:“你和王戎是我的左膀右臂,誰也不能失去,我不會處罰你們任何人。”明明是以權謀私之人,為什麼不處罰呢?

傅鹹的朋友楊濟寫信勸他:官場的事不要弄得太清楚,否則頭破血流的是你。

傅鹹雖然知道自己的呼聲蒼白無力,但也無法認同朋友的觀點,因此寫下了著名的《汙卮賦》,短短一百來字的日記而已,但其觀點與後世的《愛蓮說》相比,更加生活、更加直擊人心。

而傅鹹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不得不說一下他的父親傅玄。

三、言傳身教

傅玄是被晉武帝欽命的御史諫官,其本人容不得半點沙子。每當要彈劾官員時,他便在頭天靜坐一個通宵,以示決心。

何晏是大將軍何進的孫子,父親死後母親被曹操納為側室,可謂出身高貴。傅玄在曹魏時期幾次抨擊何晏的浮華作風,程度強烈到何晏的朋友都要為了風評避而遠之,引發何晏的強烈不滿。傅玄有好幾次都差點被何晏找來的人打死。

正是看中了“硬骨頭”的作風,晉武帝上位後將傅玄任命為御史諫官,糾察風氣。在晉朝立國之初,皇帝確實聽取了傅玄的很多建議,政治和社會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不過到了晉武帝后期,傅玄還是那個傅玄,皇帝卻不是之前的皇帝了。晉武帝開始盡情縱慾、淫奢享樂,全然沒有了進取心。

傅玄多次進行勸諫,但皇帝就是不聽。不僅如此,前者還被後世認為沽名釣譽。比如隋煬帝曾經對自己的大臣虞世基說過:我最討厭別人提意見,你要是想學傅玄博取美名,我可沒有晉武帝那樣的好脾氣啊。

除了堅持發表諫言之外,傅玄還大膽推薦人才。晉朝能夠替代曹魏,主要得益於司馬家出身於士族,又透過“九品中正制”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援。而傅玄上位之後,推薦的人才多為寒門子弟。

比如大發明家馬鈞,不僅家庭貧寒還口吃,根本無法透過面試。正是傅玄幾次三番地舉薦,才讓馬鈞有官做,解決了溫飽,可以盡心搞發明。

我們現在看到的諸葛連弩、指南車等等,都是經過馬鈞後來改良的。而影視劇中出現的水車、織布機等等,很多都是這位仁兄發明的。

除了馬鈞這樣的寒門子弟,傅玄也愛才如命。比如蜀郡太守的兒子張載,憑藉一篇《濛汜賦》揚名。傅玄看了贊為大才。

張載到達洛陽時,傅玄親自坐車到城外迎接,將前者介紹給京中名流,還保舉其做官。其實,兩人之前完全不認識,傅玄如此盡心舉薦就是看中了張載的才華。

四、總結

由此可見,傅玄、傅鹹父子二人是西晉混亂官場中的一股清流。而他們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完全得益於家庭風氣。

可以說,如果這樣的官員再多一些,西晉的歷史或許就會變成另一個走向了。

參考資料:《這個晉朝太有意思了》、《晉朝那些事兒》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劉瀾濤觀瞻過韶山後的感言是什麼?感受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