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與權力是很多人都無法拒絕的,擁有了這兩點,社會地位也就會隨之提升。不僅能夠在物質生活上得到滿足,還會受到其他人的敬重,這就是人們的生活準則。男人建功立業是證明能力的最快途徑,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成為了最讓人羨慕的人。
古時候皇家對於血脈的傳承很看重,皇位是子承父業,是世襲制的。但也有戰爭與反抗,推翻舊政權的統治,從而建立新政權的經歷。我國的皇權歷經了幾百年,現在透過一些影視劇我們不難發現,皇帝的生活看似無憂無慮,但實則比任何人都要很耗費心神。
九子奪嫡之戰異常慘烈史記是對過往生活的記錄,有很多影視作品,都是根據各種真實的故事改編得來的。對於雍正皇帝成長,幾乎已經成為了眾所周知的事,他的愛情與在位時的功績,成為了了很多故事的題材。小說與影視作品中的故事半真半假,可也讓我們從側面,對雍正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瞭解。
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帝的第四個兒子,他從小就生性孤僻,但治國的才能卻是眾多兄弟中的表率。康熙在晚年時,對每一個兒子都進行過細細的考驗,四阿哥雖然善於心機,但他卻是一個治國之才。
隨著康熙年紀的增長,皇位的爭奪戰也愈演愈烈,朝中的大臣們也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做著打算。眾人審視適度,各自選取陣營,逐漸朝堂上的局勢出現了,以四阿哥和八阿哥為首了兩個黨派。
這樣的局面是很多皇子和大臣們,都司空見慣的,畢竟這樣的事情,每朝每代都必定會經歷一次。只是這次皇位的爭奪戰異常激烈,最後衍變成為了九子奪嫡。隨著四阿哥的勝出,其他幾人的下場都很慘烈。
據史詩記載,其實康熙帝更喜歡十四阿哥,他和四阿哥是一母同胞,但兩人的做事風格卻完全不同。四阿哥很老成而且為人很穩重,十四阿哥年紀輕輕一直在戰場上打拼,這讓他建立了許多的功勳,而且為人很善良。
我們都知道帝王應該擁有一定的魄力,雖然孔孟之道是治國的根本,但該狠心時也一定要不留情面。這樣才能夠恩威並施,讓眾多官員們信服,這才能將國家治理得更加的和諧。
奈何康熙帝在病重之際,十四阿哥一直在西北打仗,當時交通的不便利,所以一時無法趕回京城。最終在傳位的詔書上寫有四阿哥的名字,這場奪嫡之戰才就此落下了帷幕。
康熙剛駕崩,雍正就立刻處死了趙昌雍正在位13年,在他的治理下朝堂局勢相對穩定。他將父親沒完成的一些政治舉措進行了完善,也提出了很多的整改方案。這讓整個朝堂的風氣都煥然一新,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實質性的提升。
雍正的為人卻一直遭人的詬病,他這個人很多疑,在他身邊很少有真心相交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一些表面功夫。所以說他是一名治國能力極強,一心為民的好皇帝,但卻並不是一個能夠深交的好友。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個皇帝在即位之後,都會著重培養自己的勢力,將上一朝的官員們進行大換血。這和現在職場的生活規則是十分相似的,畢竟身邊是自己信賴的人,這樣工作起來才會更加的得心應手。
雍正在父親去世後的當晚,便開始有所行動了,他立刻處死了服侍康熙60年的心腹趙昌。他的這一舉動也引來了眾人的猜測,這有種欲蓋彌彰的意思,畢竟最瞭解康熙的人,便是他身邊的隨侍了。
皇帝在出生之後,身邊都會有許多的侍從,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自小還會有一個和他一同長大隨侍,兩人是主僕,也是彼此最信賴的人。皇帝經常會讓身邊的侍從,做一些秘密機要的事情。
康熙身邊的隨侍,應該知道他的很多秘密。父親剛剛離世,還有很多事情等待著去處理。雍正卻不顧天下人的議論,而是選擇了除掉趙昌。由此可見,趙昌一定是掌握了一些對雍正不利的資訊。
是雍正欲蓋彌彰,還是另有隱情呢雍正為人做事滴水不漏,很少會給後人們留下把柄,但這件事兒他卻做得大錯特錯。這也間接地說明康熙的這名心腹,一定知道至關重要的秘密,雍正為了保全自己現在的地位,必須立刻馬上要除掉這個人。
之後很多後人們猜測,這與當時的皇位繼承人有很大關係。因為大家都知道,康熙一直中意十四阿哥。之前也曾表示過,在自己離世後想要傳位給對方。最終在傳位詔書上寫的傳位之人竟然是四阿哥,當時的十四阿哥遠在邊關,這其中是非曲折也只有少數人才知曉。
甚至還有一些人覺得,這一切都是雍正的陰謀,他早就為自己的篡位打好了基礎。先是將十四阿哥留在邊關,讓他無法在康熙重病之際返回宮,然後又買通了康熙身邊的重要官員和一些親信,就能夠做到萬無一失。
在當時都很多對康熙忠心的奴才,不畏強權也不被名利與金錢所誘惑,這就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被雍正處死的趙昌就是很好的例子。只不過當時知情人都死得死散的散,對於此事的真偽也只剩下後人的猜測了。
其實這些也都只是大家的揣測罷了,遺照是用滿,漢兩種文字去書寫的,就是為了提防有人在其中做手腳。所以對於雍正篡改遺詔之說,其實並不成立。趙昌服侍了康熙六十餘年,他知道了太多的秘密,這才是他被殺的根本的原因。
總結對於後人們來說,種種做法其實也只是茶餘飯後的閒談。對於皇室之爭百姓並不關心,無論誰是皇帝,只要能夠讓百姓的生活更加的富足,那他就能夠得到眾人的擁護。在權利與金錢的面前,每個人的貪念都會被放大化,雍正的身上雖然曾有過汙點,但無可厚非的是他是個明君。
慾望是每個人心中,都無法戒掉的天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名言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雍正不放手一搏,那最終結局悲慘的就是他自己了。所以說在危難時刻,適當地逼迫自己一下,也許會扭轉整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