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德軍佔領了整個西歐大陸,北起挪威、南迄西班牙的全部西歐海岸已被德軍控制,英倫三島陷入了困境。
希特勒為了對付蘇聯,避免兩線作戰,想誘降英國,但丘吉爾鐵了心要跟德國打,因此希特勒制訂了登陸英國作戰的“海獅計劃”,發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大不列顛空戰。
▲ 大不列顛空戰參戰飛機
德國空軍集中了3個空軍集團軍,作戰飛機2400餘架,對英國進行狂轟濫炸,共出動飛機4.6萬多架次,向英國投下了7萬多噸炸彈,損失飛機約1500餘架,但德軍最後還是沒有登上大不列顛的土地。
▲ 德國戰機轟炸英國
“海獅計劃”受挫後,希特勒為了拓展他所謂的“生存空間”,又將戰爭的矛頭對準蘇聯,制定了“巴巴羅薩”作戰計劃,於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兵分三路突襲蘇聯。
▲ 德軍總參謀部
▲ 德軍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
英國已孤軍奮戰了兩年,既要面對強大的德國法西斯對其本土的進攻,又要應付日本對其遠東殖民地的威脅,此時的英國早已經不是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英國了,對付一個德國都已捉襟見肘,再加上一個日本,根本是力不從心。
當時美國還沒有參戰,英國遭到空前嚴重的打擊,急切地想擴大反德聯盟,以擺脫孤軍奮戰的危境。
▲ 二戰不列顛空戰中被轟炸的英國首都倫敦
蘇德戰爭爆發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範圍進一步擴大,德國幾乎侵佔了除蘇聯之外的整個歐洲大陸,並且還在進一步的尋求控制大西洋的制海權,只要德國在歐洲站穩腳跟,只要一有機會,就會使歐洲的戰火飄洋過海、燒向美洲。
▲ 1941年底,納粹德國的歐洲版圖
德軍突襲蘇聯的訊息傳到華盛頓後,美國下放和民眾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一方面,美國民眾對共產主義諱莫如深,另一方面又感受到,如果不反對法西斯的話,最終倒黴的將會是美國。
這也促使英美政府要對法西斯侵略表明自己的態度,迫切地需要進一步協調兩國之間的反法戰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1941年8月9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停泊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舉行“大西洋會議”,進行了雙方自二戰爆發後的首次會晤。
▲ 奧古斯塔號戰艦
▲ 丘吉爾、羅斯福及其代表團成員在戰艦上合影
丘吉爾希望將壓在英國身上的應對日本在遠東的進攻轉移到美國身上,希望美國能參戰,並與英國結成堅定的軍事同盟,以減輕英國身上的壓力。
然而羅斯福早在會晤之前就已定下了基調,即這次會議並不解決具體實際問題,而是要發表一項闡述戰爭目的和戰後目標的聯合宣告。
▲ 美國總統羅斯福(左)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右)
所以,丘吉爾希望拉美國參戰,實際上只是一個一廂情願的幻想,羅斯福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打算。
只能說,丘吉爾還是沒有摸清羅斯福此時的真正野心,此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財主、債主,下一步,羅斯福要實現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他要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最佳出兵時機。
據此,羅斯福與丘吉爾對會議所預設的目標的巨大差異,主要有五點原因:
1、美國國內民眾嚴重的反戰情緒,使得羅斯福不可能答應丘吉爾的要求。▲ 二戰中美國的反戰遊行
20世紀30年代,孤立主義在美國盛行,成為政界和輿論界的主流,他們擔心美國參與美洲大陸以外的事務,參與歐洲糾紛,捲入歐洲可能發生的戰爭。
▲ 蘭金 - 美國國會的第一位女議員 兩次投票反對美國參戰
孤立主義的流行有一戰的陰影影響,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國,經濟規模成為世界第一,於是美國曾經迫切想到透過介入國際戰爭,來實現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主導地位,於是美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提出了建設“國聯”的目標。
▲ 一戰,美國出兵歐洲
最終美國付出沉重代價協助協約國取得一戰後,卻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遭到了英法等老牌歐洲國家的排擠,最終不僅沒有成為世界老大,最終連美國所倡議的“國聯”都沒有加入。
▲ 巴黎和會
另一方面,還有不久前的數次經濟危機帶來的心理恐慌,人們渴望太平,關心經濟發展和就業,對於參加國際戰爭,堅決地反對。
▲ 二戰中的紐約時代廣場
▲ 二戰期間的紐約海灘,依舊遊客不斷
孤立主義促使美國出臺了中立法案,同時與間接使國內反戰運動高漲。因為美國人深信,只要是戰爭最終受傷害的是民眾。當20世紀30年代,國際形勢日趨緊張,特別是歐洲的火藥味漸濃,戰爭一觸即發之際,美國人就遊行示威反對美國介入歐洲戰爭。
▲ 美國簽署中立法案
2、美國還想繼續隔岸觀火,悶聲大發戰爭財,快速增強自己的實力,為日後坐收漁翁之利做準備。所謂“槍炮一響,黃金萬兩”,當時,美國的石油、鋼鐵產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而這兩樣資源都是戰爭的必需品。
鋼鐵,1941年,美國鋼鐵年產量為7500萬噸,1944年,蘇聯、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這五個資本主義大國的鋼鐵生產總量才5600多萬噸。
▲ 各國鋼產量
石油,1940年,美國石油年產量就達到了2億噸,而全球石油總產量才為3.6億噸。
▲ 二戰主要參戰國的石油產量
有了鋼鐵和石油,美國就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飛機、坦克、各類艦船,賣給交戰各方。
▲ 美國軍工廠生產的飛機
在第二次大戰爆發的前期,美國就向德國和日本這些積極備戰的國家出口了大量的廢鋼鐵和石油,戰爭爆發後,又向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同時出售了大量的武器裝備,而這些巨大的需求,又促使美國的工業迅猛發展,才有了後來美國參戰後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
到1942年,美國已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
▲ 美國軍工廠生產炮彈
3、戰爭各方消耗還不夠,尤其是英國,羅斯福的策略就是最後入場,替代英國成為新一代的霸主。二戰前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也是丘吉爾堅持要跟德國打的底氣,經過2年的對德作戰,實力雖已大大受損,但仍不容小覷,更何況英國還有全世界最多的殖民地,殖民地遍及全球,國土面積和人口占到了世界的四分之一。
美國想戰後超越英國,必然會讓英國做最大程度的消耗,等待最好的出戰時機,等英、法、德、日主要參戰國消耗得差不了的時候,一舉出擊,一戰定天下。
▲ 被轟炸後的倫敦街道
4、美國還需要繼續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財富,為戰後美國成為世界領導者做戰略儲備。美國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他可以免受戰火的摧殘,又利用其強大的製造業為參戰國提供戰時物資,發展本國的工業,快速發展經濟,全世界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湧進美國。
同時,為了躲避戰火,全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也都湧進美國,尤其是大量被納粹迫害的猶太科學家,極大地發展了美國的科學技術,在雄厚的資本、大量的人才支援下,美國的各行各業都取得跨越式發展。
當時的德國擁有著全世界最強的科學家陣容,光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31名,其軍工水平也遠在美國之上,而希特勒卻偏偏是一個強烈的種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認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惡劣的民族,為了爭取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間,就必須要消滅猶太等類等民族。
▲ 希特勒
1933年,希特勒展開了浩大的“文化精洗運動”,二戰期間,陸續有50萬猶太難民逃離第三帝國,傳統的移民國家美國就成了最大的難民接受國。
▲ 被納粹迫害的猶太人
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間美國大約接受了13萬猶太人,這13萬人大量是猶太血統的科學家和文化精英,僅1933年的難民潮就為美國送來了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7名諾貝爾獎的得主和8名即將要拿到諾貝爾獎的人。
這些精英包括:“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現代宇航之父” 馮·卡門、“氫彈之父”特勒、“原子彈之父”西拉德、物理學家玻爾和費米等等,這也使美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為美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蓄積了大批人才,使美國的國力大大增強。
▲ 愛因斯坦
▲ “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
▲ “原子彈之父”利奧·西拉德
▲ “現代宇航之父” 馮·卡門,“兩彈一星”錢學森是其弟子
美國意識到,比武器裝備更重要的東西是科技人才,所以,美國開始不惜一切力量來爭奪全世界的科技人才,把他們帶進美國為其效力。
5、此時,法西斯力量正在巔峰,美國還沒有做好參戰的準備。1941年,德軍進攻蘇聯時,其實力正值巔峰,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空軍、陸軍、裝甲兵,疆域達到640萬平方公里,控制區人口將近2個億,鋼鐵產量達到3200萬噸、生鐵2500萬噸、煤5億噸、石油480萬噸,整個西歐有近5000家工廠為德國生產軍火。
▲ 德國軍隊
蘇德戰爭中,德國一次就出動了550萬軍隊、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各類火炮、190艘戰艦以及60萬輛運輸車。這支部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野戰機動力量,幾乎是無敵的存在,這也正是希特勒敢於實施“閃電戰”的資本。
▲ 德國閱兵
1941年的日本有世界第五的經濟和工業,幾乎世界第一的海軍,世界第三的陸軍,航母就有10艘。
▲ 日本航母
面對這麼強大的對手,美國還沒有做好參戰的準備,按照美國政府計劃,美國將在1942年中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此時貿然參戰顯然是不符合自身利益。
即使這樣,後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國提前參戰,整個二站期間傷亡人員總計為101.3萬,其中死亡40.5萬人(陣亡佔29.1萬人)、受傷累計60.8萬人次,如果此時就參戰,損失只會更大,這是美國人難以接受的。
▲ 被襲擊後的珍珠港
綜上所述,丘吉爾一廂情願地想拉美國下水,讓美國參戰,是不現實的。
但不管怎樣,這次歷史性的會晤對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態勢具有重要作用,其簽署的《大西洋憲章》不僅是美英兩國政治聯盟的標誌,而且是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綱領。
▲ 大西洋憲章
▲ 羅斯福與丘吉爾在簽訂《大西洋憲章》的軍艦上合影
它對促進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積極的歷史作用,對於動員和鼓舞世界人民戰勝德意日法西斯集團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但同時,這次會議也看出來了大英帝國的沒落,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英國的美元儲備和黃金儲備消耗殆盡,國內機器裝置磨損嚴重、破爛不堪,不得不依靠美國的物資來維持戰爭,為了保住大西洋運輸生命線,英國不得不忍痛以99年租借期,向美租借西印度洋群島的紐芬蘭、百慕大、巴哈馬群島、牙買加、安提瓜、聖露西亞、特立尼達及英屬蓋亞那等軍事基地作為交換條件,獲得50膄美國海軍舊驅逐艦以抵抗德國的海底狼群。
整個二戰,說到底,輸得最慘的其實不是戰敗的德國、日本,而是打光了祖宗幾百年積攢的家底的英國。英國雖然表面上與美蘇平起平坐,共同商討對德戰事以及戰後的國際秩序,但實際上卻是人微言輕,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壓根插不上嘴。
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二戰後,國內爆發經濟危機,海外的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非洲等殖民地,紛紛開始獨立,英國沒有能力去“維穩”,大英帝國很快分崩離析。由控制3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和幾億人口的大帝國,變成20多萬領土的英國,大英帝國徹底走進歷史。
▲ 部分英屬殖民地獨立時間表
大不列顛失去了大英帝國,再也找不到自己的角色了。
——迪安·艾奇遜
反觀美國,二戰後,在經濟、軍事等方面居世界之首,美國和蘇聯的力量越來越強大,而老牌的強國英國 和法國卻日益衰落,確定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世界中心的世界政局,美國也成了二戰最大受益國。
▲ 美國GDP趨勢圖
這一切的都得益於羅斯福的戰略,這位坐在輪椅上的美國總統,1933年初,羅斯福剛上任美國總統之時,正值經濟大蕭條風暴席捲美國,到處是失業、破產,隨處可見美國的痛苦、恐懼和絕望,正是羅斯福,透過“羅斯福新政”幫助美國擺脫了經濟大蕭條的陰影,又帶領美國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12年,就讓美國一舉登上了世界第一強國的寶座,其放眼全球的戰略眼光和運籌帷幄的強大能力,不愧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 羅斯福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