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看到的神話、史書中都說,夏朝之所以建立,是因為大禹治水居功甚偉,受到了天下人的尊崇。
舜要傳位給大禹,但大禹覺得帝位應當由舜的兒子商均繼承,便跑到偏遠的地方躲起來。可是,天下人不理商均,全都跑去朝覲大禹,大禹不得已而繼位,夏王朝就此建立。
堯舜禹被看作上古聖王,因為他們無私、仁孝、一心為民的行為無可挑剔,可以成為歷代帝王的榜樣和典範。堯舜禹統治的時期,也是古代文人心目中的理想年代。多少年來,無數學子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考取功名,輔佐帝王,重現上古盛世。
然而,歷史,尤其是蠻荒時代的歷史,真會如此溫文爾雅、充滿奉獻與謙讓嗎?
當然不會。
堯舜禹三位聖王即使真的存在過,我們所看到的這些故事也已經過歷代文人政客的加工改造,變成了符合他們價值觀的教育材料,早已與歷史無關。
歷史的真相,隱藏在各個時代遺址中的累累白骨間,隱藏在甲骨文某些細思極恐的字形中,當然,也隱藏在已經被很多學者解讀過的、傳說故事中不合邏輯的Bug中。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不存在一個因為人格魅力而被天下人主動擁立為王的英雄,那麼,夏王朝究竟怎樣建立的呢?
楊照先生在《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中,分析了夏朝崛起的原因——夏民族掌握了當時最為先進的夯土築城技術。
人類聚落的外圍一直有防衛系統。早期是環繞居所挖出的深深的壕溝,這主要為了防止野獸入侵。後來,慢慢有豎起的土牆出現。防衛系統的改變意味著聚落面臨的危險發生了改變,原來的壕溝已經不能有效阻擋。
這種新的危險就是——人。
當人類獲取食物的主要方式從漁獵、採集轉向農耕,就會在耕種的地方定居下來,勤勤懇懇地勞動,然後等待收穫。
農作物的生長有嚴格的季節週期。一年當中的大部分時間,地裡是沒有可食用的成熟穀物的。人們賴以充飢的是上一季收割儲存下來的糧食。
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聚落因為某種原因——自然災害、儲存不當、遭受搶奪等等——失去了自己的存糧,他們將面臨全體滅亡的危險;反過來,如果一個聚落能設法得到其他聚落的存糧,則表示他們不用付出艱苦勞動,也能保證很長一段時間不餓肚子。
當一樣東西事關生死,必然成為眾人搶奪的物件。
因此,遠古時期的農耕社會,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歲月靜好,一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優雅景象,反而充滿了劫掠和殺戮。
在這種環境下,先進的築城技術能保護族人在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進而使族群快速發展強大起來。
夏民族大概是首先掌握了夯土版築技術的民族。
他們將兩塊木板固定,在中間填土並將土夯實。木板層層上壘,中間的夯土也越來越高。最後將木板拆除,一道堅固的土牆就築好了。
有了城牆的保護,夏民族儲存的糧食就不會被外族搶奪。相反,他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去搶奪別的部落。他們搶來的不止有別的部落的糧食、財物,還有他們的人。
夯土築城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使用工具固定木板、夯實泥土的技術;二是大量的勞動力。夏民族掌握了這門技術,又能俘虜其他部落的人成為勞動力,因此他們就可以建起更大的城邑,容納更多的人口——包括本民族興盛繁衍的人、前來歸附的外族人以及大量的俘虜奴隸等等。
夯土築城——劫掠糧食和勞動力——夯土築更大的城,這種馬太效應一旦形成,夏民族的崛起便勢不可擋。
當然,從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判斷,夏朝不可能像秦漢明清一樣成為大一統的帝國。它的統治只是一種“共主”,也就是被不同的民族、聚落奉為“首領”。有很長一段時期,夏朝是與商民族、周民族共存的。
那麼,商周兩個民族又是如何登上歷史舞臺的呢?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