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諸葛亮一直是一個被推上神壇的人物。他帶兵行軍,指揮作戰,都是以仁義為原則,這是夏商周以來所未見的。他的思想其實和荀彧比較相似,都是對漢朝的忠誠。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主公分別是劉備和曹操。
生於亂世的諸葛亮以務農為生,如果沒有徐庶的推薦,或者沒有劉備那種心繫天下的熱誠,他是不會選擇出山的。諸葛亮在隆中第一次見到劉備,在談及天下大勢時,提出不能與曹操抗衡,只能扶持孫權,不能圖謀,只有荊州和益州可以奪取。這些判斷就和預言一樣準確,這從他一生的政治經歷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他執政的20多年裡,君主信任他,士大夫欽佩他,連少數民族也對他心悅誠服,而敵人則害怕他。而他也用忠誠贏得了君主的高度信任,所以劉備臨死時對他說:“如果我兒子沒有天賦,你可以取代他。”可見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位置。
劉禪雖然平庸懦弱,毫無建樹,但諸葛亮仍然為他處理軍務,沒有絲毫怨言。廖立和李延都被他貶為庶民,但聽到諸葛亮去世的訊息後,他們仍為他哭泣,覺得惋惜。劉禪左右都是奸臣小人,卻沒一個想害他的人,諸葛亮的威望可見一斑。
魏國完全佔領中州之地後,經曹操、曹丕父子的苦心經營,勢力日漸強大,軍中驍勇如林,卻不敢輕易向蜀國開戰。諸葛亮六次率領大軍出祁山討伐魏國,魏國畏蜀如虎,敵軍統帥司馬懿仔細考察了諸葛亮軍營的壁壘後,也稱讚他是天下第一天才。敵軍將領鍾會攻克蜀國時,專門派人到漢川的諸葛亮廟祭奠,並命令軍士禁止在諸葛墓附近砍柴,以示尊重。這些事不是僅憑才智就可以辦得到的。
魏延與諸葛亮共同伐魏,魏延想要一萬兵馬,從另一條路北伐,與諸葛亮會師潼關,諸葛亮拒絕了;魏延想請諸葛亮給他五千兵,他想沿著秦嶺向東走,直接偷襲長安,他認為這次軍事行動,可以平定咸陽以西的地方,又被諸葛亮給拒絕了。史臣記錄說,諸葛亮認為魏延的計劃太過冒險而拒絕採納,這其實與事實是不符的。
實際上的諸葛亮是一個極為偏執的人。他率數十萬大軍只走大路,甚至高舉大旗、敲鑼打鼓,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要攻打魏都。甚至他曾打算書信通知魏國,告訴對方自己什麼時候到,為什麼?因為他不能接受自己用欺騙的手段圖謀咸陽,這樣會讓他丟了氣節。
司馬懿比諸葛亮大四歲,司馬懿還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卻不幸去世,享年54歲。只能說是上天不保佑漢朝,這並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杜甫在詩中所描繪,蜀漢國運不濟,諸葛亮人生抱負難付,何嘗不令人惋惜?
大眾眼中的諸葛亮形象,可能過多來自於《三國演義》,但畢竟《三國演義》只是一本小說而已。而三國志中記載的又過於呆板,難以解讀。小帕認為宋代的洪邁所寫的《容齋隨筆》中記錄的這篇,更有人情味,也更符合邏輯。
●原文
蓋其操心制行④,一出於誠⑤,生於亂世,躬耕隴畝,使無徐庶之一言⑥,玄德之三顧,則苟全性命,不求聞達必矣。
二十餘年之間,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敵人畏之。上有以取信於主,故玄德臨終,至雲“嗣子不才,君可自取⑨”;後主雖庸懦無立,亦舉國聽之而不疑。
下有以見信於人,故廢廖立而立垂泣,廢李嚴而嚴致死。後主左右奸闢側佞⑩,充塞於中,而無一人有心害疾者。魏盡據中州,乘操、丕積威之後,猛士如林,不敢西向發一矢以臨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馬懿案行其營壘處所,嘆為天下奇才。鍾會伐蜀,使人至漢川祭其廟,禁軍士不得近墓樵採,是豈智力策慮所能致哉?
魏延每隨公出,輒欲請兵萬人,與公異道會於潼關,公制而不許,又欲請兵五千,循秦嶺諸葛亮而東,直取長安,以為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史臣謂公以為危計不用,是不然。
公真所謂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方以數十萬之眾,據正道而臨有罪,建旗鳴鼓,直指魏都,固將飛書告之,擇日合戰,豈復翳行竊步,事一旦之譎,以規咸陽哉!司馬懿年長於公四歲,懿存而公死,才五十四耳,天不祚漢,非人力也。
“霸氣西南歇,雄圖歷數屯。”杜詩盡之矣。
●註釋
①千載人:千年的偉人。
②行師:用兵,出兵。
④操心制行:思想和行為。
⑤一出於誠:全部都出於一片赤誠。一,一概,全部。
⑥使無徐庶之一言:假使沒有徐庶(對劉備)的那一句推薦。徐庶本效力劉備,但曹操扣押了他的母親,徐庶又是孝子,只得前往曹營。走前,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說他比自己更有韜略。
⑦蓍龜:蓍草、龜殼,兩者都是用來占卜的,此處代指占卜算卦。
⑨自取:自取帝位,自己做了皇帝。
⑩佞:善辯,巧言諂媚。
譎:欺詐,玩弄手段。
祚:福,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