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要問哪些人為秦國做出過巨大貢獻,那秦獻公一定是榜上有名的!秦獻公的名氣雖然並不算大,但是他卻有著巨大的功勞,他算得上是將秦國從懸崖邊上拉回來的國君。戰國初期,魏國透過一系列的改革,很快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當時的秦國還處於動盪時期,因此成了當時最弱小的國家。
秦孝公本名贏師隰(xí),是秦靈公贏肅的兒子,公元前415年,秦靈公去世,贏肅的叔父贏悼子奪得王位。而當時的贏師隰才剛滿十歲,為了不捲入朝堂的爭鬥中,贏師隰獨自一人逃往魏國避難。當時的魏國國君,實施一系列的改革,並重用吳起、西門豹等人,使得國力昌盛,而當時的秦國國力不穩,朝局動盪,與魏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公元408年,魏國國君派遣大將吳起,率領大軍與秦軍作戰,順利奪取了河西之地(陝西境內,黃河與洛水之間的土地)。這一切都被贏師隰看在眼裡,但是此時的他也無能為力,魏國貪得無厭,難保秦國不會被魏國吞併,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贏師隰主動與魏國國君聯絡。因為贏師隰原本就被贏肅立為太子,在政治上有著非常高的利用價值,魏國國君因而禮待贏師隰,贏師隰一面與魏國交好,一面學習魏國的治國之策,同時還在密切關注秦國的動向。
贏師隰很早就動了回國爭奪王位的心思,奈何自己並無能力與秦國貴族對抗,只能將此事一拖再拖。公元386年,魏武侯決定幫贏師隰奪回政權,但是被贏師隰婉言相拒。因為當時秦國與魏國是死敵,倘若贏師隰透過魏國人奪回政權,將來勢必會受制於魏國,同時也會得罪秦國的老貴族,所以拒絕魏國的幫助,反而是最有利的做法。贏師隰回到秦國之後,便暗中聯絡與秦出公嬴昌(當時的秦王)母親不和的大臣,在民間散佈贏師隰即將回國實行新政的訊息,並且用大量的財寶,暗中爭取秦軍的幾位得力將領。
贏師隰流亡魏國的那幾年,贏悼子並沒有什麼作為,因此百姓對他都十分有怨言,如今聽說贏師隰要回來實行新政,百姓們都十分高興!籌劃一年之後,贏師隰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便準備行動。公元前385年,秦國庶長改在河西迎立公子嬴師隰為君,是為秦獻公嬴師隰。秦出公的母親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十分生氣,立即派出軍隊前去討伐贏師隰,然而秦出公的母親不知道的是,這支隊伍的將領早就被贏師隰收買,他們名為討伐贏師隰,實際上是去迎接他。贏師隰率領大軍進入雍城之後,殺了秦出公和他的母親,順利地奪回了王位!
贏師隰奪回王位之後,立即開始著手改革:1、廢除了秦國實行了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2、編制戶籍,戶籍相伍,五家為一伍,農忙時互相幫助,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3、遷國都,推廣縣制,將國都由雍城改往櫟陽;4、允許商業活動,並對工商業嚴格管理,從中抽取商業稅。贏師隰手握政權之後,便一直埋頭苦幹政績,秦國在他的帶領之下,慢慢地恢復了生機。
公元前366年,魏、韓兩國起兵為難周天子,贏師隰遂率領大軍以“勤王”為由,與韓、魏兩軍交戰,並大敗韓、魏兩軍。周天子順勢封賞了贏師隰,秦國的地位也因此有了提高。公元前364年,秦國向魏國發兵,目的是為了奪回河西之地。起初秦軍接連獲得勝利,國內一片歡呼,收回河西之地指日可待,可是贏師隰還沒等到收復河西之地的那一天,便去世了,死於公元前362年,享年62歲。
秦獻公的一生,都在為秦國的崛起而奮鬥,他對秦國的影響力極大,倘若不是他回國實行新的政策,秦國恐怕早就被其餘六國吞併了,更不會有後來秦國橫掃六國的霸業。如果說秦始皇的功績,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那秦孝公一定是撐起巨人的那一片土地!秦獻公時期,是秦國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他雖然在位僅23年,卻將秦國帶向了另一個更加輝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