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春秋歷史,晉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就來看一下,晉國曆史上都有過哪些傑出君王?各自有哪些特殊功績呢?
1、開疆擴土晉獻公
晉獻公名詭諸,晉國第19任君主,在位26年。
晉獻公生下來的時候,正趕上其父晉武公活捉了戎狄首領詭諸,乾脆給兒子也取名詭諸。
晉獻公之前,晉國算不上強國,是他“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使晉國疆土急劇擴張。
此外,這位雄主還廢除了公族大夫制度,晉國長期存在的“公子作亂”問題得到解決。
不過,晉獻公晚年,由於寵幸驪姬,釀成了驪姬之亂,使得太子申生被迫自殺,另外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國外。
2、開創霸業晉文公
晉文公名重耳,晉國第22任君主,在位9年。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重耳長得特別,首先是駢脅,就是肋骨不是一根一根的,而是整個一大塊,另外還有史書記載他是雙瞳,如同後來的西楚霸王項羽。
重耳重耳,莫非他的耳朵也有異樣?!
最傳奇的是,晉文公在登上王位之前,在外流亡了19年,最後在秦穆公的支援下回國殺掉晉懷公而登位。
晉文公善於用人,19年流亡,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一班賢才不離不棄,盡心輔佐,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晉文公上位後,君臣一道,執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晉國國力猛增,對外聯合秦齊伐曹攻衛、救宋服鄭,開創出晉國的百年霸業。
3、垂拱而治晉襄公
晉襄公名驩,晉國第23任君主,在位8年。
晉襄公性格寬厚,不像父親晉文公那般手腕強硬,但也絕非軟弱無能,即位後的他垂拱而治,鞏固了晉文公開創的霸業,避免和齊國、楚國一樣,出現人亡霸滅的現象。
晉襄公在位期間,北伐狄人、南略楚國、東征衛國、西征秦國,雖不及其父晉文公那般耀眼,也算得上很有作為了。
4、反敗為勝晉景公
晉景公名獳,一名據,晉國第26任君主,在位19年。
晉楚作為春秋歷史上實力最雄厚的兩個國家,鬥爭不斷,晉景公即位後,先在柳棼之戰和穎北之戰戰勝楚國,後又在邲之戰被楚國打敗,楚莊王成了霸主。
爭霸失利後,晉景公沒有自亂陣腳,而是養精蓄銳,楚莊王去世後,楚國陷入內亂,晉景公派兵攻入楚國本土,重拾霸業。
此外,晉景公還在晉齊鞌之戰中擊敗齊國,滅了赤狄、潞國等國家,使晉國領土進一步擴大。
晉景公患重病,沒等病死,卻掉到糞坑裡淹死了,令人啼笑皆非。
5、天才少年晉悼公
晉悼公名周,晉國第28任君主,在位15年。
晉厲公被大臣殺死後,年僅14歲的晉悼公被推上了王位。
其實晉悼公只是晉厲公的侄子,之所以被選中,實在是太過賢能,名聲太大了!
被立時,晉悼公就說了,你們既然立我,就得聽我的,要不就乾脆別立。
那時的晉國,高層一片混亂,下層貧苦潦倒,可謂風雨飄搖。這位天才少年即位後,像施展魔術一般,不到十年時間,就將晉國霸業推向了巔峰,史料記載,終晉悼公朝,晉國鎮齊、懾秦、疲楚,天下不能與之爭衡。
或許是天妒英才,年僅29歲的晉悼公卻因病去世,令人嘆惋!
真是難以想象,如果上蒼再給晉悼公三十年,中國歷史又會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