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第二次宋夏戰爭,草草收場。這一次,不是北宋認慫,而是西夏認慫了。一個原因是打不過,另一個原因是打不起。

大順城之戰,夏毅宗中箭受傷,第二年便一命嗚呼。西夏內部出現饑荒,需要仰仗宋朝歲賜,更需要宋夏和平。

同時,屋漏又逢連陰雨。夏毅宗去世後,西夏隨即上演內亂。七歲的李秉常繼位之後,其母梁太后和梁氏外戚把持朝堂。

梁氏外戚一上臺,就誅殺了執掌兵權的嵬名浪遇。嵬名浪遇是夏景宗李元昊的族弟、小皇帝李秉常的叔祖父,老於軍事,是西夏的宗室功勳。但就是這麼個國之干城,卻被梁氏外戚給整死了。

有時候,外敵不可怕,政敵最可怕。政治鬥爭一旦白熱化,那就要多殘酷有多殘酷。在權力遊戲中,能力和功勳統統不重要,重要的是站隊正確。

西夏政局動盪,一定會波及到宋朝。

慶曆和議以後,形勢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夏遼兩國,國內政局穩定,北宋才安全,才最不需要擔心邊地問題;夏遼兩國,國內政局不穩,北宋才危險,才最需要擔心邊地問題。夏遼朝堂一旦控制不住國內局面,勢必導致動亂外溢。這就一定會威脅到北宋邊地。

但是,北宋邊地大臣意識到了這個變化,比如蘇東坡,而北宋朝廷卻到死也沒有意識到這個變化。

所以,對北宋來說,李諒祚突然病逝,完全不是什麼好事。

西夏在李諒祚時期的政策走向是漢化,積極向宋朝靠攏。所以,第二次宋夏之戰,打得就非常無厘頭。西夏不是要拓土,因為拓土沒意義,佔了地盤也統治不了。西夏更沒必要去搶劫,搶劫的成本太高,直接收歲賜不香嗎?

李諒祚死後,西夏的國策立即轉向,而且徹底轉向。因為梁太后是個漢人女子。

歷史就是這麼弔詭。最心向北宋的,反而是胡人,比如李諒祚以及現在的小皇帝李秉常;而最反對北宋的,卻是漢人,比如之前的軍師張元以及此時的梁太后。

北魏馮太后也是漢人,引導了北魏的漢化改革。漢人身份的梁太后主政,難道不是好事嗎?按照馮太后的邏輯推演,西夏應該繼續李諒祚的遺志,加速漢化,然後向宋朝靠攏。

李元昊時期,西夏搞蕃化,培植了一大批窮兵黷武的保守派。這夥党項保守派自然不願漢化。這是人之常情,沒事誰也不願意反覆折騰。

夏毅宗李諒祚是党項人。他非要搞漢化,党項保守派肯定不滿意,但不會造反。保守派即便再反動,也不會懷疑皇帝叛國。

而梁太后就不一樣了,她是個漢人女子。所以,由她繼續搞漢化,就會招致党項豪貴的集體造反。

關鍵是梁氏外戚已經非常囂張了。梁太后一夥人不僅殺了國之干城嵬名浪遇,而且大權獨攬,組織了一個後黨集團。所以,為了減少內部矛盾、安撫党項豪貴,梁太后就不能搞漢化。甚至,還要反其道而行之,廢除漢禮、恢復蕃禮,西夏又搞起了蕃化。

但是,梁太后畢竟是漢人,她忍心數典忘祖嗎?

忍心。

因為這個女子不尋常。一個漢人女子能夠執掌西夏政權十八年,她就不可能是個尋常人物。這種人只有冷酷的權力計算,而不會羈絆於道義情懷。在她眼中,漢禮、蕃禮等等這些,統統都是形式、統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坐穩位子、抓緊權力。

梁太后到底是個什麼人?這個問題不重要。西夏的宮廷邏輯,比這重要得多。

西夏宮廷從李元昊開始就各種亂。原因是家族政治。李元昊的正妻衛慕氏,是李元昊母親的侄女,即李元昊的表姐。之所以娶表姐,是因為母親的緣故,但主要是聯姻衛慕一族的需要。但後來,李元昊的舅舅衛慕山喜叛國。李元昊與衛慕氏的聯盟,自然失去了必要。

然後,李元昊將衛慕一黨集體沉河,而且虎毒食母,毒殺了自己的母親衛慕太后。母親尚能殺,媳婦自然也能殺。先是把衛慕皇后打入冷宮,生下孩子後、直接幹掉。後來這個孩子也沒保住,因為李元昊虎毒食子了。

隨即,野利氏小妾轉正,成為李元昊稱帝后的第一個皇后。但李元昊的人設太差。殺母、殺舅、殺妻、殺子、殺大臣,就是這麼個人。所以,在感覺到野利氏權勢太大之後,李元昊回手就殺了野利皇后的兩個哥哥野利遇乞、野利旺榮全家。

殺掉野利遇乞之後,李元昊卻拜倒在野利遇乞的媳婦、大美女沒藏黑雲的石榴裙下。殺人夫、娶人妻,這就是李元昊。沒藏黑雲就是西夏豔后沒藏氏,也是夏毅宗李諒祚的生母。

沒藏氏這個大美女,當真也沒有辜負美女的姿色。本應垂簾聽政,但她卻聽政、不垂簾,直面朝臣。於是,沒藏太后自然情夫滿滿。然而,偏偏遇到了一個好吃醋的情夫李守貴。這傢伙實在忍不了沒藏氏的招蜂引蝶,一怒之下把沒藏皇后給殺了。

沒藏黑雲雖然死了,但沒藏氏卻仍舊把持西夏國政。沒藏黑雲的哥哥沒藏訛龐,繼續權傾朝野。而沒藏黑雲的侄女、沒藏訛龐的女兒,也成了夏毅宗李諒祚的皇后。這就是另一個沒藏皇后。

接下來,梁太后出場了。她本是權臣沒藏訛龐的兒媳,沒藏皇后(夏毅宗李諒祚的皇后)的兄弟媳婦,也是夏毅宗李諒祚的表嫂。這個關係有點兒亂。但亂是常態,因為西夏皇帝一定要聯合母家外戚或妻家外戚才能坐穩江山。

梁太后頻頻出入宮廷,說是看望自己的小姑子沒藏皇后,卻也順便看了看小姑子的丈夫夏毅宗李諒祚。這麼看,一定會看出事情來,而且看出了大事情。

梁太后與正值青春期的夏毅宗李諒祚私通了。李諒祚生於1047年,在1061年誅殺了母系外戚沒藏訛龐一黨。所以,與梁太后私通的時候,李諒祚最大也就14歲。當時的梁太后、梁落瑤才多大?他大概生於公元1045年,當時也就16歲。這個資料未必準確,但梁太后的歲數肯定不大。

夏毅宗李諒祚發動的這場消滅權臣沒藏訛龐的政變,可是殺了梁太后夫家一族。那麼,這個女人就沒有阻止一下嗎?

梁太后都不是阻止與否的問題,因為政變就是她鼓動的。梁太后通風報信,告訴夏毅宗李諒祚:咱倆姦情暴露了,我家老公公準備換皇帝了,你趕緊動手吧。你說動手、咱就動手,然後沒藏一系就被集體屠殺了。

兩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竟鼓動了一場血腥政變,把老權臣沒藏訛龐一黨消滅了。所以,梁太后是踩著首任丈夫一家人的性命,登上了權力頂峰。

李諒祚死的時候才21歲。獨攬大權當皇帝的時候,正值青春期。這就是一個想象力無窮、荷爾蒙肆意的歲數。史載:

諒祚兇忍好淫,過酋豪大家輒亂其婦女,故臣下胥怨。

党項豪貴家的女人,肯定要倒黴。權臣當道,他都敢私通權臣的兒媳;大權獨攬,那就誰家媳婦也不放過。

李諒祚死後,梁太后一手遮天。雖說太后,當時也就20多歲,但是這個女人已經是個權場老手。血腥政變殺上來的人,早就練得心如鐵石、手如利劍。掌權之後,立即培植私黨,任命其弟梁乙埋為西夏國相。而梁乙埋聯合掌握兵權的都羅馬尾、党項豪貴罔萌訛,組建了一個母黨集團。有太后的身份、有外戚的勢力,關鍵是還得到了党項保守派的支援,梁太后的位置總算坐穩了。

梳理完這段歷史,自然可以發現西夏的宮廷邏輯:一定是外戚制朝堂,但外戚卻制不了國家。

西夏皇帝要坐穩位置,一定要聯合母黨或妻黨外戚。這夥人才是皇帝的同盟。但外戚集團控制不了國家。因為西夏的權力生態是分散型的,大量權力掌握在党項豪貴手中。夏毅宗李諒祚,只要策略得當,就能把沒藏權臣一氣幹掉。在中原王朝,這是無法想象的。漢獻帝幹掉權臣董卓之後,連飯都吃不上,更別提幹掉曹操了。

那麼,梁太后會怎麼處理與宋朝的關係呢?

肯定要打仗。

梁太后只有進攻宋朝,才能證明自己與漢人朝廷勢同水火。棄漢化、搞蕃化,還不夠徹底;進攻宋朝這個漢人朝廷,才夠徹底。

梁氏外戚不僅不是党項豪貴,而且還是漢人,所以先天不足。梁太后的威脅,不是外部而是內部。轉移內部矛盾的最好手段,就是對外戰爭。

梁太后要坐穩位置,就要有武功,只有帶著西夏人不斷攻城略地、開疆拓土,建立軍事績效,才能鞏固統治的合法性。這也是梁太后和梁氏外戚唯一能拿出來的東西。

所以,在梁太后執政期間,西夏是理性著走向瘋狂。瘋狂是對宋強硬,甚至主動進攻。理性則是梁氏外戚的必然為之。不這麼幹,自己就可能被幹掉。而此時的宋朝呢?宋朝也不慫。銳意革新的宋神宗和積極進取的王安石,當仁不讓。第三次宋夏戰爭,就在這兩夥強人的主導下正式開打了。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明朝人是怎麼上班的,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