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反感英國的宗教局勢而選擇離開的清教徒,絕不止五月花號的那一批人。在1625年,詹姆斯一世駕崩,他的次子(長子已病故)查理一世繼位。同年,查理一世迎娶了信奉羅馬天主教的法國公主亨利埃塔·瑪麗亞為王后,並在與法王路易十三私下達成的婚約中答應,協助法王壓制法國國內的新教勢力。因此,英格蘭的清教徒們對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愈加地擔心起來。而這種局面在查理開始親近“阿民念教派”後開始惡化。
亨利埃塔·瑪麗亞王后
什麼是阿民念教派?它也是新教的一個流派,但是與加爾文派相比,在一些關鍵立場對其持反對看法,例如加爾文派認為上帝只會救贖一部分被選定的人,而阿民念派則認為耶穌之死是為了救贖全人類,上帝可以拯救所有人,取決於人的自由意志;又例如加爾文派認為人類完全墮落,而阿民念派認為人類尚有一線神性,並非完全墮落。阿民念派思想是現代基督教福音派的先驅。
加爾文主義和阿民念主義的區別
那麼查理一世倒向了阿民念派的教義,使得清教徒認為查理一世治下的英國完全可能有再一次復辟天主教的危險,而實際上,在1633年後,查理一世任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勞德竟然取締清教,組建宗教法庭,這些措施更是印證了清教徒們的判斷,當然這是後話了。而不用等到1633年,就在1629年查理一世解散了議會開始“十一年暴政”後,英格蘭的一批清教商人便開始採取行動了。
集國王、上議院、下議院於一身的“三位一體”地查理一世
他們先是成立了一家“馬薩諸塞灣公司”,以殖民公司的名義,並且隱瞞了自己清教徒的身份,向查理一世騙得了一張北美馬薩諸塞灣的殖民特許狀。在1629年夏天,馬薩諸塞灣公司的主要成員在劍橋聚會,確定了前往美洲開闢“清教避難所”的完整計劃。在這個會議上,大家推舉了約翰·溫斯羅普為未來的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總督,以及其他的諸如資金籌措、船隻訂購等具體事宜。約翰·溫斯羅普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他的父親創辦了劍橋三一學院,而溫斯羅普本人在年輕時自然也是在三一學院學習。之後他繼承了父親的格羅頓莊園,同時也在倫敦從事了很長時間的律師工作,這段經歷幫助他結識了很多來自商界的清教徒,憑著他的殷實的家產、履歷以及虔誠的信仰,逐漸在宗教團體中積累了相當的人脈和地位。
約翰·溫斯羅普
1630年,在溫斯羅普的帶領下,馬薩諸塞灣公司組建了17艘船和一千多人(多是家庭)的龐大移民船隊駛往北美洲馬薩諸塞灣。在航行途中,作為這批虔誠信徒的移民領袖和宗教領袖雙重身份的溫斯羅普,在一次禱告中,引用了馬太福音中耶穌登山寶訓的一段隱喻:“你們是世上的光。城立在山頂,是不能隱藏的。”以提醒即將抵達的這座新土地將成為一座北美大陸的“山頂之城”,被全世界所矚目。而“山頂之城”的名號也被人們傳承至今,成為美國精神的象徵之一。
抵達目的地後,他們在波士頓港建立了“股份制”的殖民政府,由公司的幾位股東成立了殖民地管委會,並實行每年一次的選舉。不過為了保持清教的“聖潔”,他們也規定了只有教會成員才有資格擁有殖民地的選舉權。問題是,透過各種途徑加入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新移民,必須被強制參加本地的教會活動,換句話說,在馬薩諸塞灣並沒有宗教信仰自由,波士頓政府實際上也差不多等同於政教合一的宗教政府。
龐大的移民船隊抵達馬薩諸塞灣
在隨後的幾年,從波士頓又向外輻射拓展了多個殖民分部(小鎮),如查爾斯頓、紐頓、羅克斯伯裡、多爾切斯特、沃特噸、伊普斯威奇、康科德、薩德伯裡等等。波士頓政府按照公司化管理,有股東、董事會,還發行了自己的紙幣:一種稱為“信用證(bills of credit)”的票據。同時最重要的,他們採用了與英格蘭教會不同的宗教組織形式,在殖民地的各個社群讓信眾們自己建造社群教堂、聘請社群的牧師為社群居民服務。這種社群+教區的自治形式,後來就稱為“公理教會”。
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紙幣”:信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