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大當嫁,男大當婚,乃世之常理。萬千男女,彼此間也並非都是心儀之人,但總歸結合一體,組建家庭,偶有終身不嫁或不娶者,可謂剩男剩女,究其原因乃是沒有適合的“物件”,遷延時日,最終成為“孤家寡人”。諸葛亮投劉備,就是“嫁”與“娶”,這樁“婚姻”其實是一步險棋,雙方關係極其微妙,稍不留神,灰飛煙滅,化為烏有。
諸葛亮躬耕南陽,專等劉備而來,如果劉備不是“三顧茅廬”,而是去了一次,兩次,甚至不去,諸葛亮會不會終老山林呢?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樂毅輔佐微弱之燕國,率五國之師,攻下齊國70餘座城池,此二人皆經天緯地之才。諸葛亮既然自比管仲、樂毅,必然是要幹大事的人,況當時天下大亂,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他總不會守著草屋火爐子,空老林泉之下吧?
可見,高臥隆,只是權宜之計,一方面是為避免戰亂,更多則是以待觀察天時地利人和,搜尋當世英雄,尋找合適的切入點,一定要“嫁”出去。誰是他的“如意郎君”呢?
諸葛亮
02劉表行嗎?郭嘉說“表,座談客耳。”曹操說劉表“自守之賊”賈詡說他“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郭嘉,曹操,賈詡遠在千里之外,尚對劉表有如此評價,諸葛亮高臥隆重,與劉表近在遲尺,以他之眼光,劉表是什麼人,只怕是一目瞭然。事實果然證明劉表是“無能之輩”,家裡一團糟,外援糊塗糨子,曹操兵臨城下,他先自亂陣腳,荊州重地落入曹操之手。
劉表靠不住,孫權呢?江東已歷三世,國富民殷,基業穩固,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江東集團太穩定,反倒機會少了,孫堅、黃蓋、程普,太史慈、周瑜、張昭等老將是孫堅、孫策留給孫權的,甘寧、魯肅、陳武、潘璋、淩統、徐盛、丁奉等是孫權培養的。江東集團人才濟濟,張昭更是孫策託孤之臣,他類似於西蜀之諸葛亮,曹魏之荀彧,且江東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之說法。
如此江東,鐵板一塊,諸葛亮就算去了,其才恐難以盡用,理想也未必能實現,最終的結局只怕是人家把你高高供在哪裡而已,這對於一個自比管仲、樂毅之人來說,是極大痛苦。如此江東,如此孫權,雖然能靠主,但還是“嫁”不得。
孫權
劉表靠不住,孫權“嫁”不得,曹操也不例外,後宮“三妻四妾”,荀彧、荀攸、程昱、賈詡,包括死去的郭嘉,這幾位雖沒有自比管仲、樂毅,卻幹著子房、呂望的差事,比諸葛亮差不了太多。諸葛亮若是去了曹營,也不能展盡其才,曹操也未必對他言聽計從,況且諸葛亮的志向是匡扶漢室,曹操又是漢賊,二人道不同,豈能相為謀?
沒有什麼比不能盡展其才更重要,沒有什麼比不能實現理想更痛苦,這就是諸葛亮。
03劉表靠不住,孫權、曹操“嫁”不得,諸葛亮最終把目光投向了劉備。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有區別,但歷史和小說卻都說劉備是英雄。劉備未成氣候之前,人們怎麼評價他?
“青梅煮酒”,曹操視天下大佬們為草芥,獨指出劉備是英雄,劉備兵敗投袁紹,袁紹父子出城200裡相迎接。陳登說“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郭嘉說“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劉曄說“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
有這麼多“能人”給劉備做鑑定,以諸葛亮之為人,不至於對劉備一無所知,況劉備在荊州呆了六年時間,荊州老百姓都聞皇叔仁德,近在遲尺的諸葛亮難道不動心?
劉備英雄,是諸葛亮可“嫁”的物件,但諸葛亮“嫁”人,並非只圖富貴,所以他放棄了孫權和曹操,諸葛亮要他的“郎君”言聽計從,嫁過去要展盡其才能。劉備此刻大約是光桿司令,身邊沒有賢人(軍師丞相一類的能人),這也是他多年來屢戰屢敗的原因,諸葛亮“嫁”過去替劉備出謀劃策,一個是自比管仲、樂毅的人,一個是外界公認的英雄,一個是臥龍,一個是潛龍,一個想做齊桓公,一個想做管仲,他們若是“結合”,彼此定會心照不宣,言聽計從,舉案齊眉,建不世之功。
所以,劉備一來荊州,諸葛亮就盯上他了,而劉備也是求賢若渴,臥龍先生的大名,他豈能不知?英雄相惜,兩個人必然要見一面,到底是誰見誰呢?難道諸葛亮非得等著劉備“三顧茅廬”嗎?劉備少去一次,或者不去,結果會怎麼樣?
劉備
04三顧茅廬,《出師表》和《三國志·先主轉》都有記載,只可惜就幾個字而已,內容極其簡略。於是有人推翻了歷史記載,也有人斷章取義,他們所言也不無道理。諸葛亮普擺得有點大,萬一劉備少去一次呢?他就終老山林了嗎?以諸葛亮之謹慎,斷不可“大意”,於是有人提出,劉備三顧茅廬在後,諸葛亮登門自薦在先,這個說法更現實一些。
諸葛亮登門自薦,劉備沒有當場表態,因為他仍有疑慮,這倒符合其英雄的一面,那年月騙子居多,怎能聽一面之詞便託國與他,未免太草率了,況劉備當年47歲左右,久經沙場,諸葛亮27歲,一直高臥隆重,未有革命實踐,縱然有才,不排除紙上談兵的可能性,好比把企業完全交給一個剛走出校門的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毛頭小子,這樣的事,能讓人放心嗎?
劉備雖有疑慮,但肯定也是被諸葛亮所打動,所以諸葛亮走後他思考再三,覺得此人還是不簡單了,於是有了三顧茅廬之說。
三顧茅廬,劉備只與諸葛亮見了一面,還是去了三次都見面,史書沒有細表,後人各有說辭,但不管怎麼講,劉備是去了三次,兩人見面像老闆與員工的面試,大家互相考察,試探,做到心裡有數,也像交朋友談心,除了心底的話外,其他都說了,而“隆中對”後,二人成了求婚與待嫁的關係,彼此託付終生了。這種說法更為現實一些,邏輯上也說得通,但也不排除劉備去了三次,最後一次才見到諸葛亮的可能性,這種雖然有點弄險(萬一劉備少去一次怎麼辦),但也符合常理,因為當時古風尚存,諸葛亮既然自比管仲、樂毅,也可能會像姜尚一樣等周文王到來,劉備既然是英雄,也可能會像文王那樣訪賢,再者這樣做諸葛亮可以藉此抬高身價,劉備也能向外界大肆宣傳自己求賢若渴,仁德的一面。如此,雙贏的事,雙方何樂而不為呢?
諸葛亮
結束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終究是要走出山林,一個匡扶漢室的英雄必然要求賢若渴,一個在南,一個在北,而荊州最終成為諸葛亮和劉備的“幽會”之地,三顧茅廬最終成就對方,此乃天時地利和也,亦是時也、運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