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奠定中國統一版圖的皇帝秦始皇,在歷史上素有不同的評價。人人稱道他結束戰國分崩離析的局,不過黎民百姓卻並沒有因此而得享太平。他嚴刑峻法、大興土木的政治使得百姓身處水火以至於黎民伏屍百萬。而當時最為浩大的工程莫過於秦始皇陵,根據李歷史典籍記載前後共奴役了近80萬百姓作為苦力,許多人一家三代全都命喪於此。當時慘狀想必也只能用杜甫所言“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來形容吧。
秦始皇陵從其13歲登基後便開始動工,可以說伴隨了秦始皇的一生,也見證了整個秦朝的興衰。生前造陵在古代並不少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君之間已經開始流行生前造陵,即便是在今天,許多老人也會在身前買好棺材選好寶地,相比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生前造陵而言,秦始皇則更為提前,在今天看來無疑是少年之時便已經開始給自己的建造墓地,這顯然在古往今來是絕無僅有的。不知是其早已預料自己陵墓的浩大需要很長時間還是有古籍指導或高人指點,事實上也幸虧他動工較早,不然秦始皇陵便是另一番景象。根據歷史記載推算,陵墓建造前後分三個階段,耗時39年,秦始皇死後一年多,才由胡亥基本完成。要是晚幾年動工,始皇帝怕是難逃項羽掘墓鞭屍之禍了。相比於其工程的浩大而言,其內部構造更是讓人神往。
據《史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長明燈在秦始皇陵中神秘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人魚膏”顧名思義便是人魚所熬製的油膏,但人魚究竟是何物,南宋裴駰的《史記集解》引用了晉人徐廣的話:“人魚似站,四腳。”此說也讓人不知所云,是否與《拾遺記·秦始皇》中記載的宛渠國人有關也不得而知。對於這個千年不滅的神燈,人們從來沒有停止探索。
後有學者結合現有的科技與資源,嘗試用鯨魚油模擬始皇陵墓中的長明燈。結果發現其耐燃性要比普通燃油高出數倍,按照推算,一立方米的鯨魚油可以讓普通油燈數千日不滅,雖然不能千年長明但至少可以維持十多年。也就是說只要在氧氣充足的前提先預備一定數量的鯨魚油就可以實現傳說中的千年不滅。然而,秦始皇陵中的環境顯然並非如此,一是陵墓中的燈與普通油燈大小無二,其次便是秦始皇陵中顯然更是缺氧的密封空間。
後來有外國學者也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卻得出另一個頗為新穎也較為容易接受的結論。他們認為鯨魚油中存在一種叫做黃磷的物質,它決定了鯨魚油燃燒的持續時間,扮演著緩化劑的角色。利用它的這個特性,將其提取出來配合上易燃物質便可以在不增加體積的前提下達到持續久燃的效果。如果再配合燃點極高的白磷,便是另一種結果。陵墓中缺乏氧氣,白磷便無法自燃,但當墓穴開啟後氧氣的湧入便會瞬間點燃白磷,也就是說傳說中的長明燈並不是千年不滅,而是一種復燃現象。古墓封閉後因為氧氣缺少而使燈慢慢熄滅,但燃料尚在,墓室開啟後氧氣先入而自燃,便使人們產生了千年未滅的錯覺。
不過,古人智慧高深莫測,在世界各地都有相關記載,敘利亞歷史中便有燃燒五百年的油燈銘文,希臘及羅馬等古國的歷史學家也曾記載了風吹不熄,雨澆不滅的油燈。也許真有能讓油燈千年不滅的方法尚未被我們知曉,畢竟相比古人超前智慧而言,我們的科技社會也不過百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