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春秋時期,大國之間的爭霸究竟有何意義,實質是什麼?

春秋時期,在每個人的印象中,都是一個戰爭頻發、社會混亂的時代。之所以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周王室過於羸弱,對中央和的地方的控制都比較衰微,無法對大諸侯國進行制約和控制。因此其他諸侯國才會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國力實力,透過戰爭或政治等渠道獲得更充足的資源和更高的地位,從而實現稱霸中原甚至獨霸中原的目的。

稱霸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

武力成為主流

隨著大國諸侯之間的爭霸,各種形式的競爭甚至戰爭,都在不斷髮生。對應到各個歷史時期,非常像東漢後期,也非常像五代十國時期,當然,反映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度太弱,被地方影響,以至於還有“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發生。而這些反映的都是一個時代的衰落,以及新時代的過渡和開始。

自從鄭莊公開始“以王命為旗幟”來號召各諸侯王,藉機掃蕩戎狄,以及擴大戰果之後,幾乎每個諸侯王都看到了王室衰微能夠帶來的好處。於是,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成了衡量一個霸主的標尺。

春秋時期軍營

齊桓公、晉文公這樣做了,當然他們用的是“尊王攘夷”的口號,但意思還是沒有多少差別。本來這種對外防禦或討伐的行動應該是周天子主持,但是,他們都利用自身的實力做了本屬於“周天子”的“責任”。這樣的話,那他們的能力和實力也就呼之欲出,那就是他們在稱霸時具有了類同於“周天子”的強大威望。

儘管他們也的確對外族戎狄進行了掃蕩,保障了邊疆的安定和社會的穩定,維護了周王室的統治秩序,但是因為他們做這些的初衷不是為周王室安定天下,而是用這種方式來贏得天下人心,獲得更多勢力和諸侯國的支援。從而為他們打擊敵對勢力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對中原的獨霸。

春秋時期軍隊

大國掠奪小國,形成“畸形生態”

《春秋》中有記載,在242年間,所有列國進行的戰爭就有483次,就連朝聘盟會也達到了450次。這些戰爭和盟會,其實都是為了掠奪資源,瓜分資源的手段,只不過戰爭是軍事上的,盟會是政治上的。大國對小國的掠奪甚至比以前宗周對各諸侯國收貢還要頻繁,還要狠。比如:當晉國成為中原霸主的時候,便規定各附屬國“三歲而聘,五歲而朝,有事而會,不協而盟”,從而是他對附屬國的掠奪有了明確的規範和依據。小國只有對大國上貢,才能免遭戰爭的危難,保證短暫的和平。至於無法上貢甚至拒絕上貢的國家,那面臨的便是大國的欺壓和戰爭。這就將“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在人類社會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春秋時期戰陣

大國之間爭霸的意義和實質

那麼,大國之間爭霸的意義是什麼呢?爭霸的實質又是什麼呢?

其一,便是各諸侯國都有一統中原的想法,都有替代周王室統治的野心,只是限於實力和其他諸侯國的制約,才沒有實現代替周王室,實現大一統的目標,但這也加速了中原的統一步伐;其二,便是透過戰爭實現了很多高效的制度和文化,表現出了具有時代價值的學說和更加文明的理念;

文化上的融合

其三,便是加快了制度的興替,尤其是統治制度的興替和新的社會制度的萌生;其四,就是各國之間不斷的戰爭,使各國之間不斷髮生著碰撞和融合,這激發了社會文化的進步;其五,便是不斷地戰爭,其實也是各民族之間的不斷交流,從而形成逐漸趨同的文化認同,為以後建立大一統的社會奠定了文化和民族的基礎。

春秋文化

而爭霸的實質,便是努力實現國家和社會的大一統,建成新的朝代和帝國。只是,明顯各國、各族之間的“交流”還是不夠,因而又迎來了數百年的戰國時期。

-END-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史

鋒朔,歷史愛好者,系河南省青作協會員、北京市寫作學會會員,代表作《最後的相約》等。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冉閔的“殺胡令”讓漢人重新找回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