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心而論,李隆基是個非常有才能的皇帝。他於公元710年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誅殺了韋后,李旦禪位後,又賜死了太平公主,登基後,他知人善任,賞罰分明,先後任用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為相,精簡機構,確立了嚴格的考核制度,改府兵制為募兵制,重視對邊疆的管理,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增加了中書省的權力,他勵精圖治,撥亂反正,開創了大唐的極盛之世,但是,到了統治的後期,他又耽於享樂,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重用塞外民族穩定邊疆,尤其極度信任安祿山,為了籠絡他,對他有求必應,而安祿山就更加驕縱,為獲取更大、更多的權力,不斷的獅子大開口,不斷的兼併其他部隊,最終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八年的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了巨大的禍亂,從此國勢一蹶不振,而李隆基也無奈的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李亨。
水調歌頭 李隆基
開元風雨順,玄宗醉梨園。但見歌舞昇平,侍宴皆承歡。一曲霓裳羽衣,難博佳人歡顏,貢道車馬喧。今宵醒何處,華清池溫泉。
鼙鼓震,叛軍起,破潼關。倉皇出逃,六軍悲憤請於前。京華春宵煙雲,悔未居安思危,惴惴如臨淵。淚別馬嵬坡,夢迴紫微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