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乾隆是一個自負的人,這一點自始至終貫穿於他的統治時期。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驚喜地發現,自己成為大清開國以來第一個活到七十歲的皇帝。在他之前,只有太祖努爾哈赤和聖祖康熙活到了六十五歲以上,但都沒有邁過七十歲這道坎兒。乾隆因此認為自己不僅在功業上已經超越了祖先,而且在年齡上又成了第一,興奮地寫下了《古稀說》,以“古稀老人”自居。

在《古稀說》中,乾隆又把自己和歷史上最長壽的六位皇帝進行了比較。認為梁武帝、宋高宗等四位高壽的帝王不足掛齒,只有元世祖和明太祖才能與自己比肩。雖然他們是創業之君,自己在功業上比不上,但在締造盛世,使天下太平的政績上,自己還是比得過他們的。

十年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又得意地發現,自己超越了朱元璋,成了歷史上僅有的活過八十歲的四位皇帝之一。而且更讓他高興的是,他已經有了玄孫,五世同堂的皇帝古往今來只有他一個人。心情大好的乾隆當即寫了一首詩。

八旬開袤春秋永,五代同堂今古稀。

古稀六帝三登八,所鄙宋梁所慕元。

惟至元稱一代傑,遜乾隆看五世孫。

意思是說我八十多歲了,已經五世同堂。歷史上超過八十的皇帝只有三個,但我看不起宋高宗和梁武帝,只欽佩元世祖,但元世祖也不如我有五世子孫啊。

但僅僅是年逾古稀和五世同堂還不能讓乾隆感到滿足,他覺得,自己既然是最有福氣的一位皇帝,總要在功績上給後人留下一點念想。正好,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爾喀向清帝國求和,乾隆便親自撰寫《十全記》,將即位以來的十次重要戰爭拼湊成十全武功,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雕刻成石碑,建蓋碑亭,向天下宣示自己領導下的大清帝國武功赫赫。

但是,仔細瞭解一下乾隆所說的這十全武功,會發現其實相當勉強。

乾隆說的“十功”分別是:兩平準噶爾,一平回部,兩徵大小金川,一定臺灣,降緬甸、安南各一次,以及接受廓爾喀兩次求和。

平定準噶爾和回部這三功尚屬貨真價實,但兩次大小金川之戰就沒有那麼光彩了。第一次是雙方議和,第二次則發生在1771—1776年,乾隆耗費五年的時間,先後調動了十萬軍隊,花費七千多萬兩軍費,才徹底將小小的大小金川平定。

而平定臺灣,則是鎮壓天地會的林爽文起義,純屬內戰。至於征伐緬甸、安南和廓爾喀,都是先勝後敗,勞師無功,最後都是由於對方不願長期對抗,與清廷講和收場,算不上是真正的軍事勝利。

但是,為了標榜自己,乾隆把這些戰爭全部粉飾為大勝,列入十全武功之中。刻碑建亭還不能讓他過癮,他又精心挑選了一塊上等和田玉,鐫刻上“十全老人”四個大字,並給這塊寶玉寫了一篇文章,說十全“本以紀武功,而十全老人之寶,則不啻此也。何言之?武功不過為君之一事”,滿滿的得意之情。

成為太上皇之後,乾隆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了。他頻繁地在夜裡醒來,就算是睡著也是不停地做夢,夢見那些逝去的親人,彷彿他們在冥冥之中呼喚自己。

年輕的時候,乾隆每天都會去慈寧宮向太后鈕祜祿氏請安。這位健談的老太太會對乾隆噓寒問暖,關心他的起居和健康,瞭解他的情感生活,有時還能幫著化解兒子的心結。但她也極有分寸,從來不會談論國家大事,也不會干預宮外的事務。

所以,在慈寧宮的時候,是乾隆一天中最為放鬆的時刻。在前朝接見大臣時威嚴冷靜的皇帝,到了母親面前,立馬就變成了天真活潑的孩子,陪母親大說大笑,唱曲詠歌。

乾隆每換一個住處,無論是圓明園還是熱河行宮,只要太后身體方便,他必然會把母親接來一起住,方便自己每天問安。乾隆外出巡遊各地,有機會一定會帶上自己的母親,“奉皇太后安輿出巡”。老太太也樂此不疲,不管年齡已大,路途遙遠,總是高高興興地出外旅遊。她隨乾隆三次南巡,三次幸五臺,三次去泰山、謁孔林,又曾至嵩山。

太后八十五歲高齡時,還跟隨乾隆一同登泰山,乾隆為此寫詩道:

八旬五母仍康步,

六十六兒微白頭,

上瑞古今真此罕,

後言是否聽其浮。

而太后的每一次大壽,乾隆為了讓母親開心,都是大操大辦,從來不吝惜花費。太后生日那天,乾隆必會率領王公大臣前來行禮慶賀。太后五十歲壽誕時,乾隆安排許多六十歲以上的老者,在太后從圓明園返回紫禁城的路上叩拜迎接,一天就花費了十萬兩白銀。七十大壽那次,乾隆在萬壽寺旁邊,仿造太后喜歡的江南風景建造房屋。“市廛坊巷,無不畢具,長至數里,以奉鑾輿往來遊行,俗名曰蘇州街。”八十歲壽誕那天,已六十多歲的乾隆還親自身穿綵衣,為母親表演舞蹈,逗得老太太開心大笑。

然而,母子相伴終有一別。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鈕祜祿氏帶著中國歷史上最長壽太后的紀錄,在慈寧宮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五歲。太后葬禮的那段時間,乾隆“衰服百日,如世宗喪,餘仍素服,親擬尊諡曰孝聖憲皇后”。

母親的去世,讓乾隆再次失去了一位知心人。後宮裡的嬪妃雖然年輕,但沒有一人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皇子皇孫們雖是血親,但他們與乾隆見面的機會並不多,而且沒有人能幫乾隆分憂。乾隆開始越來越封閉自己的內心,不願和身邊人做過多的交流。

孤獨的時候,乾隆對富察皇后的思念愈發強烈。在富察皇后剛去世的那幾年,他寫的詩只有兩種,一種是日常瑣事,一種就是懷念富察氏。凡是看見皇后生前用過的物品,到了與皇后共同待過的地方,甚至每逢節日,或者看到南飛的大雁,都會勾起他對富察氏的無限懷念。有一天晚上,乾隆夢見了她,醒來後深情地寫了一首詩。

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

只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

似昔慧賢曾入夢,尚餘慰者到今誰?

在皇帝的這場夢裡,皇后悄然而至,她對皇帝說,她在那個世界過得很好,讓皇帝不要掛念。然後她便打聽了婆婆和孩子的近況,囑咐皇帝要好生照料,說完便匆匆離去了。乾隆一覺醒來,發現眼淚已經溼透了枕巾,只聽見風吹動帷幔的聲音。皇帝不禁心中感嘆:當初慧賢皇貴妃(高貴妃)去世後也曾託夢,但我在夢中哭醒後,還有你在身邊勸慰。如今,你來到我的夢中,我醒來後卻沒有像你這樣的人可以安慰我了。

繼後那拉氏被打入冷宮後,乾隆更是時時懷念起富察皇后的種種美德,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六十歲時在皇后陵前酹酒時感慨萬千地吟道:

往事一何迅,春音廿二年。

六旬我獨慶,百世汝稱賢。

賦荇篇猶憶,種松陰已連。

達觀息多戀,行矣命歸鞭。

皇帝在詩裡說,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你離開已經二十二年了。六旬大壽雖然熱鬧,但沒有你在身邊,我還是感到很孤獨。希望百世之後,你還能在青史裡留下賢名。寫這首詩的時候,我回憶良多,當年種下的松樹都已經成蔭了。我不敢多看這些景緻,怕留戀這裡不願離開你,只能快些離開了。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已經八十歲了,他又為皇后寫了一首詩。

三秋別忽爾,一晌奠酸然。

追憶居中閫,深宜稱孝賢。

平生難盡述,百歲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

在詩裡,皇帝對皇后說,我的年齡越來越大了,惟一感到安慰的是能夠很快見到你了。我不想活到一百歲,與你的相會之期最長不會超過二十年了。

乾隆每次到東陵祭拜祖先,都會到裕陵給皇后祭酒。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十五歲的乾隆再次親往皇后陵前酹酒三爵,他不顧老邁之軀,在墳前坐了良久,尋找當年富察氏還陪伴在他身邊的感覺。最後,老皇帝含淚賦詩道:

本欲驅車過,矯情亦未安。

三杯不妨酹,四歲又云寒。

松種老鱗長,雲開碧宇寬。

齊年率歸室,喬壽有何歡?

皇帝說,一晃已經四年沒來看你了,當年種下的松樹已經長得這麼高了,你自己先走了,剩下我一個人,活得這麼長,又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第二年,乾隆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皇后陵前祭奠,望著陵墓前的松樹已經高聳入雲,他不無感慨地寫詩道:

吉地臨旋蹕,種松茂入雲。

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

詩文後面他還註釋說:孝賢皇后於戊辰大故,偕老願虛,不堪追憶!

帶著對富察皇后的無限眷念,乾隆皇帝也終於走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摘自:《高宗乾隆:步步為營的帝王籌謀》作者/洪雷 知未圖書&臺海出版社】

3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如何評價康乾盛世?康熙是開墾的,雍正是種地的,乾隆則是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