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統天下是在公元前221年,因為他的統一,可以認為後世才有了“一統”的觀念。秦始皇的功過已經有很多人在說,在這裡我們不看秦始皇的功與過,只看秦始皇后期為何會引發暴亂,在各種起義軍之中,分別有哪些人?
秦始皇從帝國建立之日,到陳勝吳廣起兵暴起那年,正好是十年。在這十年之內,在秦始皇的統治之下,無可否認在中原大地上迎來了空前的繁榮,但在這些繁榮背後,還有秦始皇十年的大興土木和對外不斷征伐。
繁榮指的是百姓內部沒有戰亂,在度量、文字、衣著等方面的統一之下,生活確實要比戰亂之時好上許多,但也因為秦始皇的兩項舉措,讓整個秦國開支巨大,在國家收入達不到支出時,秦始皇不得不剝削百姓。
當生存問題難以解決,何談生活?從帝國建立之時,就是秦始皇自掘墳墓之日。
我們先來看秦國造成革命的原因,因為有了一統,才有了後續的分裂,在不斷地剝削之下,百姓選擇了反抗,但誰也沒想到,強大的秦國會因為內在的反抗而分裂,從《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可看出百姓的暴動已經到了無法制止的地步。
關東群“盜”並起,秦發兵而誅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賦稅大也。請且止阿房宮作者,減省四邊戌轉。
這是秦二世收到李斯和左將軍馮劫等人的諫辭,從這段話至少我們可看出當是反抗秦朝的人數不勝數,已經到了打擊不完的地步。如果不是逼迫百姓到了不能生存的地步,他們會選擇反抗嗎?
人有心安理得的心理,但凡有一點舒適,猶如開水煮青蛙一般,反抗者也不會有眾多。
從後邊的兩句諫辭中可知,造成百姓反抗的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兩件事。其一是對外的征戰,常年不休的殺伐秦人已經厭倦,但對於以功勳才能夠獲得社會地位的秦國而言,征戰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軍人出自百姓,當百姓厭惡之時,也是反抗之日。
其二是修建阿房宮,秦國的一統天下讓始皇帝野心不斷擴張,當天下已並之時,何物能夠代表自己的功勳?在《史記·蒙恬傳》中,為了修建長城,蒙恬手下將近三十萬人,全部參與修建,並且這一修就是十多年。十年的時間,孩童已經成人,而成人也逐漸老去,這十年的開支是何其巨大?
如果將修建長城看做是對外用兵,那麼內部的大興土木絲毫不亞於修建長城的消耗。我們以阿房宮為例,在秦始皇在世期間,動用了將近70萬人修建阿房宮,只為了那虛無縹緲的想法,除此之外秦始皇還在關內建造宮殿達300餘座,在關外建造宮殿有400之餘,每一座宮殿都是勞民傷財之舉,在如此眾多的宮殿下,是達到極度的壓榨。
建築規模的宏大,並不能代表後世就會千秋萬代,洪邁錄賈山借秦曾比喻:“為宮室之麗,使其後世曾不得聚廬而託處···身死才數月耳,而宗廟絕滅”。可能他有些言過其實,但將秦國耗費巨大,統一之後勞民傷財表達出來。從內到外的過度剝削,在很短的時間裡就造成了百姓的反抗。
對於反抗秦國暴政的人群很多,大體分為奴隸、貧農、無工作人員,這部分人可以稱之為反抗秦國暴政的主流人員,但並不是主要人員。如果細細劃分,大體可分為三大型別。
小盜可滅但當盜聚集之時,變成了匪,這也是反抗秦朝初期時的主要力量,甚至當群“盜”並起之時,秦國雖然出兵鎮壓,但依舊無法滅絕。
其二是在秦朝人數最多的一部分已經被吸收,給了編制和福利待遇,這部分人如果細分又能出現三部分人群。一部分人為純奴隸性質的人,這部分人沒有太多想法,每天能吃到飽飯就是最大的奢望,他們的反抗對於秦國初期而言並無多大影響,只不過到了後期才成為主力。如修建阿房宮的70萬奴隸,這部分人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多。
第二部分人的社會行為就有些複雜,除了打仗之外還得修建長城,如蒙恬的三十萬人,在戰火四起之時他們平滅戰亂,在無戰火時修建長城。這部分人有著嚴明的紀律和統一的行動,大部分人都以獲得戰功為榮。
第三部分人是有想法的人,這部分人大多數在秦朝的戌卒之中,他們的作用就是保衛秦國以及抵禦外敵,這部分人在戰爭中學得最大的能力就是生存,為了生存而思考,反抗秦國者大多數來自於這部分人,如陳勝便是卒中一名,並且還是一名頭目。
其三是六國留下的後裔,這部分人提供了財物和思想,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未對這些貴族進行妥善的安置,因為在秦始皇和秦國大臣心中認為,國已破,人心必然不聚。這種想法在秦朝根基穩健之時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但到革命動搖時期,必然會傷到秦朝根本。
二世元年七月,戌卒陳勝等反故荊地,為張楚,勝自立為王楚王,居陳。···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名為伐秦,不可勝數也。
在百姓暴動之時,各國的貴族紛紛揭竿而起,趁機報復者數不勝數,到了秦二世三年的時候,六國貴族紛紛自立為王。並且他們之間的協作性很強,遠比當初六國合縱的關係緊密,當統一的目標敵人出現時,他們會快速地聚攏在一起。
當不堪秦國暴政,這三部分人聚集在一起,而秦國只是四處鎮壓,沒有從根本上尋找問題所在,秦國的滅亡只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顛覆秦國的人已出現,秦國引起反抗的因素也已經埋下,在秦國還不自知之時,起義運動蜂擁四起,過度的征伐和大興土木,讓百信苦不堪言的同時,還讓士兵對戰爭有了厭惡之情,十年的一統不到三年就分崩離析,下回我們來看帝國是如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