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之死歷來是歷史謎案,案件爭論的焦點在於趙匡胤是否被趙匡義所殺。燭影斧聲典故的實情到底如何,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幾乎都能夠拿出證據。
燭影斧聲這件事情,在正史中並未有所記錄,首次出現於宋朝文瑩編寫的《續湘山野錄》中,裡面提到了有一道士給趙匡胤算命,說他如果今年十月二十是晴的話則可以多活一紀,也就是十二年,如果不是就要早早做好打算。到了那天晚上的時候,一開始還是星斗明燦,趙匡胤也是滿心歡喜,但是沒想到突然之間就開始雨雪驟降,趙匡胤立刻找來了趙匡義,屏退左右。兄弟之間酌酒對飲,之後有些許的吵架之聲,後來趙匡胤寬衣就寢,趙匡義也留在寢宮,沒想到後來便駕崩了。
一、趙匡胤死於趙光義之手正因為趙匡義去世之時,只有趙匡義在身邊,而之前趙匡胤還是好好的,但是突然就去世,不得不引起人們懷疑。而趙匡胤死後,並不是由自己的兒子繼位,而是由弟弟繼位,而且之後的一系列的事情更是讓人心生懷疑。
(一)“金匱之盟”欲蓋彌彰“金匱之盟”說的是原本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生病了,趙匡胤在身邊伺候時,勸說趙匡胤以後傳位給弟弟趙匡義,臨終前讓趙普記錄杜太后的遺言,放在金匱之中。有了這份遺書趙匡義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位,不必揹負自己弒兄篡位的罪名。但是金匱之盟出現的時間卻是可疑的,這份遺書出現在太宗繼位的第六年,如果真的有這份遺書為什麼不在第一時間就拿出來,而要在人們議論紛紛之後的第六年。同時,裡面的內容歷史學家也並沒有找到原本,加上《宋史》中提到,杜太后想讓太祖傳給弟弟的原因是周柴氏亡國就是因為幼主原因,但是那時候的太祖已經三十五歲,太祖自己還很年輕,而自己的大兒子也已經十一歲,就算太祖駕崩,自己的長孫也已經不是幼主,根本無需擔心幼主主天下之事。
(二)掩人耳目的政治改動其一、改元。改元原本是在新皇帝繼位後第二年才開始的,但是趙匡義繼位不滿二個月就改元,改元除非是易姓或者發生重大變故,不然不可能很快改元。而趙匡義這麼著急改元是在說明自己繼位是重大變故嗎?這就不是早告訴大家自己的野心嗎?
其二、改名。趙匡義是太宗的原名,但是為了避諱兄長的趙匡胤所以太祖賜名為趙光義。取其光明正大之義,讓他改掉惡習,不要耍陰謀詭計。但是在趙光義繼位之後他立刻給自己給了名字,取名為“炅”,他公開說太祖”賜之名,不可受也“。
其三、諡號和尊號。諡號和尊號本是皇帝死後兩件大事,是對死去人的評價,但是太宗對趙匡胤的評價並不好,他否定了趙匡胤的開國功勞,他把自己的功勞卻無限拔高。
(三)趙匡義為何要殺死自己的兄長?首先,趙匡胤統治十七年後,權力不斷集中在自己手上,但是他卻忽略了身邊的弟弟,趙匡義在這十多年中也是不斷在積蓄自己的力量,形成一股龐大的勢力。趙普曾經也提醒過趙匡胤但是趙匡胤不當回事。其次,就是對在對待北漢和契丹的政策上,趙匡胤基本是採用的是經濟賄賂,實在沒辦法了才採用軍事行動,但是趙匡義就不是了,他主張是以武力對待契丹問題。最後,就是在遷都洛陽的事情上,兄弟兩也是存在分歧。趙匡胤原本想遷都洛陽,但是由於趙匡義那一夥的勢力的阻擾,趙匡胤最終放棄了遷都的想法。種種的原因都會導致趙匡義有弒兄的可能。
二、趙匡胤並非死於趙光義之手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燭影斧聲並不真實,趙匡胤並非是趙匡義殺死的,而現在學者也還從家族疾病之中尋找證據。
(一)趙匡胤死於家族疾病或自然死亡有學者從大量的事實中尋找到趙匡胤可能是死亡家族遺傳病狂躁症,他死前還有腦溢血,所以趙匡胤並非是被趙匡義所殺。當然也有的學者認為,趙匡胤是自然死亡,不是死於疾病也不是死於家族遺傳病。
(二)太祖在位時有意傳為太宗有學者從當時趙匡義的官職可以看出太祖在位時就是有意傳位給太宗的。在建隆二年的時候趙匡胤給趙匡義的官職是開封尹。這個官職如何看出太祖想傳給給弟弟的呢?這就從唐末五代的儲君制度說起了,當時的太子制度被廢除了,一般儲君會傳為給親王,而作為儲君的親王一般都會兼任府尹,這與趙匡義的情況完全吻合,所以學者們推測太祖在位時就有傳為給太宗的意向。
(三)趙匡義有不在場的證據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中的記載,當時太祖駕崩的時候太后讓王繼恩去找德芳,但是他沒有去找德芳而是去找了當時的晉王趙匡義,後來趙匡義才到了皇宮中,所以趙匡義是有不在場的證據的,所以燭影斧聲之說並不可信。
燭影斧聲之所以成為歷史謎案就是因為各有各的道理,不知道各位讀者更傾向於哪個說法呢?你覺得趙匡胤是死於趙匡義之手還是覺得趙匡胤是自然死亡或者病死,並非是趙匡義下的手呢?
參考文獻:
[1]顧吉辰.“燭影斧聲”辨析[J].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1989(01):33-39.
[2]劉安志.近年來“燭影斧聲”與“金匱之盟”研究述評[J].史學月刊,1995(01):25-28.
[3]賈麗英.析“千古之謎”中的宋太宗[J].石家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9(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