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
在中國,若評婦孺皆知的古人,孔融絕對能排進前三名。東漢名士,建安七子,孔子二十世孫,讓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些名號和事蹟讓孔融的熱度至今都未減。
這麼牛的一個人卻沒有善終,最終被曹操殺死了。
在東漢末年,孔融已經作為當世的名士而名滿天下,在士人圈子裡有相當的號召力。當初董卓進京,總攬朝政,並且打算廢掉漢少帝劉辯,孔融認為董卓此舉大逆不道,有違君臣之禮,於是當庭與董卓爭辯,言辭激烈,這讓當時很多心裡不滿卻不敢說出來的東漢遺老,心生敬佩。
後來孔融到北海出任北海國相,在治理北海期間,修城池,建學校,舉賢良,推廣儒學,非常有政聲,人稱“孔北海”。
建安元年,曹操把漢獻帝帶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天下,但是當初四方各大諸侯並不買曹操的賬,因此,曹操急需籠絡一批當時的名流來提振自己的威望,孔融就首當其衝。於是徵召孔融為將作大匠,任少府,不過以孔融為代表的這一批名士官員,只是曹操用來點綴自己的招牌而已,所謂的官名也僅是掛名,並沒有實權,跟隨曹操打天下的潁川派和汝南派才是真正掌握實權的。雖然有一部分人心生不滿,但是作為名士,孔融淡泊名利,對於名位並不是太上心。
當時,天下很多人認為曹操禁錮皇帝,擅權專政,曹賊奸相地稱呼此起彼伏。但是孔融還是很認可曹操的。對於曹操迎回漢獻帝,穩定時局等行為,孔融還是很贊成的。孔融在詩裡感嘆:郭李分爭為非,遷都長安思歸,瞻望關東可哀,夢想曹公歸來。從洛到許巍巍,曹公輔國無私,減去廚膳甘肥,群僚率從祁祁,雖得俸祿常飢,念我苦寒心悲。
但是很快,孔融就發現,曹操迎回漢獻帝到許昌,並不是要重塑一個大漢,而是把漢獻帝攥在手裡,竊取大權,號令天下,獨裁者的嘴臉溢於言表。孔融漸漸心生不滿,開始對曹操冷眼相對,並對曹操的一系列行為冷嘲熱諷,使得曹操的輿論基礎相當不穩。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擄掠。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你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給周公,我翻了很多書,怎麼沒見有這樣的記載?請問這出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你們打敗人家袁氏父子,並霸佔了人家的女人,既然你們可以這樣做,那古人為何不可,所以我猜想武王伐紂的時候,肯定也是把妲己賞賜給了周公。”這讓曹操臉上很是掛不住。
孔融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討烏桓,孔融又譏笑他說:“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併討伐啊!” 肅慎是遠古時代生活在東北長白山、松嫩平原一代的原始居民,在周朝早期就和中原政權有聯絡,史書記載,在周武王的時候,肅慎就向周朝進貢楛矢石砮,以示臣服。楛(hù)矢石砮是肅慎族的一種信物,樣子就是一支箭,相傳是用古樹化石做的箭桿,用琥珀或寶石做的箭頭。由於後來中原戰亂不斷,並且肅慎族和中原相隔萬里,交通不便,到戰國時期,肅慎族就不和中原政權有聯絡了。使得肅慎和楛矢石砮變成了傳說。丁零族是秦漢時期生活在中國北方貝加爾湖附近的遊牧民族,漢朝使臣蘇武被匈奴扣留在北海(貝加爾湖)牧羊期間,丁零族多次偷竊蘇武的羊。孔融的意思是,你曹操去討伐人家烏桓,真是有能耐啊,既然你這麼有能耐,為何不把肅慎族和丁零族一併討伐了,畢竟他們一個常年不給咱們進貢楛矢石砮,一個以前偷過咱們的羊。
後來,天下饑荒戰亂不斷,為了節約糧食,曹操要求禁酒,孔融多次寫信給曹操,認為不要禁酒,而且言詞之中多為傲慢無禮。孔融說:古先哲王,祭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濟萬國,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翟,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堯不千鍾,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聖;並且分別羅列了樊噲、趙氏孤兒、漢高祖劉邦、漢景帝劉啟、袁盎、酈食其、屈原等歷史人物飲酒後所作出的傑出表現,來說明酒是個好東西。這讓曹操禁酒令的推行遭到極大的阻力。
孔融有一個好朋友,叫禰衡,和孔融比禰衡有過之而無不及,禰衡曾經在大庭廣眾之下赤裸身子辱罵曹操,讓曹操恨得牙癢癢,但是考慮到禰衡也是知名人物,不好動手殺掉,於是後來曹操就借刀殺人,讓江夏太守黃祖背了黑鍋。提這個禰衡,是因為禰衡就是孔融推薦給曹操的。在給曹操的推薦信裡,孔融寫道:竊見處士平原禰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潛計,安世默識,以衡準之,誠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如仇。任座抗行,史魚厲節,殆無以過也。把禰衡從裡到外誇得體無完膚。可想而知,當禰衡赤條條地當著眾人罵曹操的時候,曹操在心裡是如何問候孔融母親的。
建安九年,官渡之戰後,曹操的勢力範圍大幅度北移,曹魏的政治中心逐漸由許昌轉移到鄴城,曹操對政局的控制能力空前強大,漢獻帝的傀儡成分也越來越濃烈,以孔融為首的一大批士人早已嗅到了曹操謀朝篡位的野心,對於可憐的漢獻帝充滿了同情。於是,孔融上了一道足以要他命的表——《上書請準古王畿制》。在這道表文裡,孔融建議擴大司隸校尉的管轄區,京師附近內不封爵諸侯。漢末紛爭,各軍閥劃地而守,漢獻帝惶惶如喪家之犬,對於這一點,孔融希望漢獻帝至少能在中央直屬的司隸校尉部(掌京畿七郡)裡保有天子的尊嚴,所以建議擴大司隸校尉部的面積。而這一擴一縮間,在法理上無形中也就削弱了司隸校尉部周圍各州州牧的勢力,同時規定在京都周圍的郡縣不劃封地,保持天子對這塊區域的絕對統治權。這些建議的唯一目的就是尊王興漢、抑制權臣,這對權力和野心逐漸膨脹的曹操來說,可謂是當頭一棒,曹操絕對不會容忍孔融的言論橫行於世,終於,曹操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誣陷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時年五十六歲。
不過,在臨終前,孔融似乎對於自己過於剛直的性格有所悔悟,他在《臨終詩》中寫道: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是啊,一個人活在世上,所憂慮的事情實在太多;只有長眠不醒,才會對萬事毫無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