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資本主義的萌芽階段:淺談明朝初期和中後期經濟結構的變化

明朝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階段,鄭和七次下西洋和西班牙發現美洲新大陸幾乎是同步進行的。中國和歐洲各國在對世界探索、生產力發展和經濟結構變化的態度上表現截然不同,這導致兩個文明不同的社會發展結局

研究明代經濟結構性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探索世界格局變化和生產力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明朝處於小農經濟到商品經濟的轉型階段,我們都知道“鯨魚轉身”是極其不容易的,探索明朝經濟結構性變化的市場經濟因素,有助於我們反思“鯨魚轉身”的失敗原因,對現代經濟發展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明朝初期的經濟結構

1、第一條線:大力發展農業

明朝的經濟結構可以分為二條發展線,這二條線相互矛盾又並行於市。它們的起點均為小農經濟。明朝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國家,政府大力發展農業,打壓其他行業,力圖保持農業在明朝經濟的絕對地位。

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將戰後流散的難民固定在土地上發展農業,制定免稅三年的經濟政策。過了三年,朱元璋加大了對農民的扶持力度,在蘇、松、杭、嘉、湖五郡開展送錢、送糧、送牛、送種子的扶持活動,吸引更多的流民來此定居開發荒地。史書記載:“召民耕,人給十五畝,蔬地二畝,免租三年,有餘力者不限頃畝”。

明朝政府不僅送農耕必需品,還送地,還免除稅收,能者多勞,多種多送的活動。這樣的扶持力度,古今少有。在一系列利民的政策引導和幫助下,更多的戰後難民從事農業生產,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國內穩定的形勢

到了萬曆朝,明神宗朱翊鈞時期,明朝的耕地面積達到了七百萬頃,明朝覆滅的時候,全國耕地面積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歐洲的傳教士這樣形容明朝:“中國的耕地像花園一樣井井有條,沒有一塊荒地,中國產的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美”。

2、第二條線,商業快速發展

首先,明朝國內的農產品、手工藝品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主要商品。明朝城際交通發達,可以在物流上解決運輸問題,以至於在沒有政府過多扶持之下,明朝國內形成了龐大的商業網路

民間貿易活動盛行,州縣市集每月可以舉辦5-6次,鄉鎮每個月可以舉辦2-3次,大型城市可以做到每日一市的程度。明朝手工業生生不息,成為當時世界手工業經濟最繁榮的國家

如果明朝政府選擇大力發展商業經濟,中國很可能會超越歐洲提前進入資本主義。但是他們沒有,明朝始終奉行“重本抑末”的經濟政策,從政府導向和階級地位上限制商業的發展。史書記載:“若有不務耕種,專事末作者,是為遊民,則逮捕之”,政府認為從事商業,放棄農耕的是遊手好閒之徒。

明代中後期,民間的商業空前發展,成為國家一股強有力的新興階級,他們富有且在民間活躍。宰相張居正明白這一點,提出“農商榮枯相因”,為從事手工業和貿易的百姓爭取更多利益。商業用書也開始出現,從而引發讀書人不再追求功名和仕途,轉而從商,出現亦賈亦儒”、“棄儒就賈”的現象。

其次,明朝外貿經濟快速發展。當時西班牙征服美洲,發現大量白銀礦和黃金礦,歐洲進入富足時期,統治階級開始奢侈。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是歐洲貴族最喜歡、最上等的奢侈品。這些物品的價值被歐洲商人炒到了天價,足以媲美黃金。

《白銀資本》中提到:“在十六和十七世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透過貿易流向了中國”。

中國和國際的貿易聯絡開始日益緊密,中國和歐洲採購西洋鍾和菸草,歐洲和中國購買絲綢、蔬果、茶葉和瓷器等。鄭和下西亞帶動了明朝造船業的發展,使得南京、揚州、蘇州、杭州和嘉興等地,成為明朝與國際經濟交往的前哨。

明朝中後期經濟結構的變化

雖然明朝初期經濟結構單一,農業經濟佔比高達90%,生產力發展受到政府政策的阻礙,但在明朝中後期出現了轉型的機遇。

首先,國內手工業生產技術顯著提高,商品種類日益豐富,加上外貿經濟的加持,使得歐洲的商品經濟影響著明朝經濟的發展。美洲白銀的大量流入,增加明朝商人財富積累的速度,出現讀書人“棄儒從商”的先河。

明朝統治階級開展了“禁海”政策,試圖將中國的商品經濟扼殺在搖籃中。怎奈何國際經濟格局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政府政策不能符合歷史發展程序,只能被歷史淘汰。所以,明朝中後期經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1、貨幣變化

明朝的貨幣有三種形態:第一、金屬製幣,由國家用具有價值的金屬製造統一量度和交換比價的金屬貨幣,例如銅錢;第二、紙幣,國家提供擔保,卻發行充當交換媒介的紙幣,例如交子、寶鈔;第三、自然貨幣,因具有一定交換價值而發展成為貨幣,例如:金、銀、帛。

中國古代一直採用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從秦始皇開始,金屬貨幣始終盛行。盛行的金屬貨幣自身存在不可忽視的缺陷。金屬貨幣根據不同的純度,也就重量代表不同的貨幣價值。由於金屬貨幣自身的質量很不穩定,容易仿製,經常出現私自鑄幣的情況。

據史書記載:明朝一百斤銅料可以製作1萬6千文銅錢,1萬6千文銅錢可以摺合白銀23兩,而百斤銅料的成本在10兩左右,中間存在13兩白銀的差價。私鑄銅錢的現象“死罪日報,終不能止也”。白銀取代銅錢成為更加穩定的貨幣形態。

宋朝發行紙幣交子,紙幣本身不具備任何交換價值,完全是由政府擔保的一種貨幣,政府管控能力下降,紙幣會迅速貶值,最後淪為廢紙一張。明朝一直沿用紙幣交子。洪武八年,明朝發行紙幣寶鈔為官方貨幣,打壓金銀貨幣,甚至出臺法律,禁止民間的金銀物貨。

可惜民間出現大量私自鑄幣的現象,銅幣貶值,只能兌換銅幣的交子也失去了兌換能力,導致逐漸失效。在這樣的惡性迴圈中 “鈔久不行,錢亦大壅,益專用銀”。【4】從而,白銀取代紙幣,成為明朝主要貨幣。

白銀在明朝的流行還有部分外貿原因。白銀是古代世界流通最廣的基礎貨幣,蒙古國掃蕩亞歐大陸的時候,將白銀貨幣作為不同地區間的結算貨幣,這使得白銀貨幣在亞歐各國流通了起來,打通了不同地域國家的貨幣壁壘。中國銀礦較少,所以白銀貨幣始終沒有發展起來。

直到明朝,歐洲人在美洲發現了大量的美洲銀礦,年產量高達13萬噸,世界貨幣主導權歸到了歐洲人手中。此時中國的絲綢、陶瓷和茶葉正是世界緊俏的高階商品,利潤極高,明朝商人多和歐洲人做生意,導致白銀貨幣大量流入明朝,逐漸取代銅錢和紙幣。

2、稅收變化

裡甲正役”是明朝改革前的基本稅收制度,裡甲是明朝的基層單位,相鄰的110戶人家統稱為1裡,這110戶中地最多、人口最多的10戶人家輪流擔任這110人的管理階層,擔任“里長”。剩下的100戶統稱為“”,每10戶為1甲,100戶為10甲。

“裡甲正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一年2次徵收糧食;第二,明朝天子飲食,由“裡甲”辦理;第三,“裡甲”負擔地方官員的行政費用。這樣的賦稅制度,在土地私有化的明朝,導致了土地兼併之風盛行。土地越多的人,越有可能成為“里長”,“里長”對100戶普通百姓有管理權,從而加速了地主的強橫的品性。

所以,地主開始和官員共謀金銀,相互利用,進行斂財。將農民的耕地奪取成為地主的私有土地,從而造成巨大的社會矛盾。

明朝嘉靖年間,御史傅漢臣提出“一條鞭法”,由首相張居正實行。 “一條鞭法”取代“裡甲正役”,三年將全國土地丈量記錄,清查了偷稅漏稅。一條鞭法的中心思想,是將田賦、徭役及其他賦稅統一歸成一條,合併收取白銀,按田畝數量折算稅金。不僅打擊了地主的土地兼併之風,還增加了財政收入。

“一條鞭法”承上啟下,是清朝“攤丁入畝”的前身。“一條鞭法”的實行,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社會變革,既緩解了階級矛盾,又促進了經濟發展。

“一條鞭法”的主要內容和社會意義。1、丈量土地,曝光謊報土地數量,增加政府對土地的控制權,促使稅收相對公平。2、從制度上減少官員腐敗。一條鞭法取消了賦稅和徭役分開交稅的制度,加強了戶口登記,使賦稅和徭役簡化一體。國家按記錄徵收,行政能力增強,減少官員腐敗的空間,促使賦稅徵收的穩定性。

總結

明朝經濟結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貨幣和稅收兩方面。明朝所處的年代,正是人類走出地域,發現世界的新時期。西班牙發現了美洲,鄭和七次下西洋。東西方文明都用自己的方式瞭解世界,發展經濟。

由於中國封建統治根基過於牢固,統治階級和百姓都被千年的封建思想禁錮,不能很好地發現社會發展新方向。明朝統治階級一味學習歷史的優秀經驗,促使明朝政府執行“禁海”和“打壓商人”政策,忽視社會本身的發展規律,從而抑制了經濟的增長。

歷史的發展程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生產力快速發展的時期,分析文明發展的方向,用敏感的神經捕捉歷史發展新動態,從而創新科技、革新制度,推動社會發展,才是宏觀調控的正確道路。

參考文獻:

《明史》卷七十七 志第五十三《食貨志》

《中國通史》之《明清史》

《明太祖實錄》卷208

《食貨五》

1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國楚係為何勢力龐大?昭王上位,合縱結盟全靠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