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這是宋神宗對《資治通鑑》的評價。這本通史鉅著,是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治道",既可以治理國家之道,也是可以是為人處世之道。

周亞夫是西漢開國將軍周勃的兒子,屬於"將二代",不過他本人也絕非繡花枕頭,而是通曉兵法,善於治軍。

《資治通鑑》裡寫孝文帝看到周亞夫治軍嚴明,讚歎到:"這才是真正的將軍!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守疆固國的大將"。所以他在臨死前,告誡太子,"如果國家到了危急之時,可以讓周亞夫來統領軍隊。"

但就是這麼一位將軍,最後卻落得在牢獄裡絕食吐血而亡,何故?

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周亞夫平叛成功,維護了西漢王朝的統一,居功甚偉。公元前150年,景帝封他為丞相。

這是個需要謹小慎微,講究政治策略的位置,顯然不適合剛直、驕傲的周亞夫。

初看是風光之極,實際上卻是危險的開始。

七國平亂中,周亞夫因公得罪了梁孝王(景帝同胞的弟弟),梁孝王沒事就去竇太后那說他的是非。後來他又陸陸續續得罪了竇太后、甚至他的"BOSS"—漢景帝。

一次是景帝想廢立太子,周亞夫堅決反對,讓景帝心有不爽。

又一次是竇太后想提拔皇后的哥哥。景帝找周亞夫商量,周亞夫直接搬出了高祖的話,"不是姓劉的不可以封王,沒有立功的不可以封侯。皇后哥哥不夠格,如果封了就是譭棄前言。"景帝啞口無言,心生厭煩。

再一次是景帝想封歸降的匈奴王為侯,以激勵更多的人歸降。周亞夫又堅決反對,他說封背叛自己君主的人,那您以後怎麼責備那些不守臣節的人呢?直接生懟。這讓景帝非常生氣,沒理睬周亞夫。於是,周亞夫第二天就說"病了,不幹了。"氣頭之上的景帝心想,死了張屠夫,還吃連毛豬了?於是也毫不挽留,公元前147年,周亞夫被免職,他的丞相干了才3年。

免了職也罷,歸田園居,修身養性,思付一些功過、得失,未嘗不是件好事,但是顯然周亞夫沒有這個意識。

到公元前143年,也就是景帝去世前2年,他忽然又想起了周亞夫,心想不如把他叫來看看,萬一堪用,就留著輔佐兒子,萬一不行早點除掉免得坑兒子。

《資治通鑑》裡記載:漢景帝召見周亞夫,賜給他食物。周亞夫一看,是一大塊沒切開的肉,也沒筷子,頓時心裡不高興,轉頭讓備宴的人拿雙筷子。

漢景帝看著他笑著說"這難道還不滿意嗎?"周亞夫才反應過來,趕緊脫帽跪下謝罪。漢景帝讓他起來,他就快步走了出去。景帝看他匆匆離去的背影,心說"就這悶悶不樂的樣,估計是不可能安心給幼主做臣子了。"

周亞夫沒有透過這次"面試"。如果他在景帝面前表現得順從、感恩一些,也許景帝能摒棄前塵往事給他個機會;但他一如既往地驕傲和剛直,讓景帝意識到這幾年,周亞夫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妥,他不是一個容易妥協的人,不是一個好駕馭的人,這種人能量越大,危害也越大,必須早早除去,免留遺患。

這是命運留給周亞夫的一次機會,但是他沒有把握住。

於是他的命運急轉直下,很快就到了盡頭。

不久,周亞夫的兒子為其採買的殉葬品中有兵器,觸犯了當時的法令。景帝派人去責問周亞夫,一臉懵圈的周亞夫也沒嚇得跪地求饒,在大牢裡受盡了責辱。

《資治通鑑》裡記載:周亞夫於是絕食五天,吐血而死。一代名將,才德兼備,卻死不得其所,真是可悲。

司馬遷痛惜到:"亞夫之用兵,持威重,執堅韌,穰居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學,守節不遜,終以窮困。悲夫!"

縱觀周亞夫的悲劇,他讓我們意識到一個人,無論做人做事,都不能太剛。老子說過:剛者易折,柔則長存。

要想讓對方由衷地接受你的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你的意見從他嘴裡說出來,似乎是他的主張,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同樣是諫言,蕭何則高明許多。在蕭何病重的時候,孝惠帝問他蕭何能接替他,蕭何只說"瞭解臣的就是君主了",孝惠帝接著說"曹參咋樣?"蕭何趕緊叩頭"皇上您找到合適的人了,我死而無憾了"。蕭何想推薦曹參,他卻不直說,讓孝惠帝以為這完全是自己的想法和主張,自然順利透過。

而周亞夫一次次地駁回漢景帝,再好脾氣的人也會覺得惱怒,何況身居高位的君主?即使是從諫如流的唐太宗,也因為魏徵屢次在公堂上頂撞自己,氣得揚言要殺了他。

周亞夫因國家利益得罪了梁孝王、竇太后,但是他卻不想辦法去彌補縫隙,很大程度上就源於他的驕傲和直衝。自認為是為了國家利益,自己是公正無私的,不管對方怎麼想,反正我沒錯。

實際上,首先很多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角色不同位置思考的角度和問題不一樣,周亞夫有他的立場,竇太后、漢景帝也有自己的考慮甚至小算盤。如果我們不能說服對方也接受對方的觀點,那麼至少在事後,應該想辦法對沖突可能造成的關係破損予以修復,以免矛盾累積。

另外,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周亞夫直接撂挑子。這既是不負責任也是對君主的挑釁。漢景帝豈能被容忍自己被臣下左右?

讀完周亞夫的故事,我們是不是會感慨良多。現在很多正在發生的事,其實都能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我們透過讀歷史書,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能讓我們在現實中少走很多彎路,人彷彿都變得聰明、睿智起來了,也就是哲學家培根說的"讀史使人明智"的原因。

在浩如煙海的史書中,《資治通鑑》和《史記》被稱為"史學雙璧"。需要讀史的人,自然不能錯過。

考慮到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我們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鑑》。

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編纂這套書的學者秉著尊重原文、貼近還原本義的出發點,為大家提供了這套高質量的全本。

作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做活動,一套4大本,原價198,現在讀者只要9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建議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連結購買。

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清,終歸是走了大秦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