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賽萌/文
秦滅六國,天下一統。
可是,一統的天下卻並非鐵桶,在遙遠的北方,遊牧民族一直蠢蠢欲動,威脅著新生帝國的安全。
公元前221年,為了抵禦北方匈奴的侵擾,秦始皇動用近百萬的平民、士卒以及囚徒,修建了一座長達萬餘里的超級城牆。
不過,這座被超級城牆儘管抵禦了北方的威脅,卻沒有幫助主人保護他那偌大的帝國。
在項羽的一把怒火之中,那座規模宏大、極盡奢華的阿房宮灰飛煙滅,被大火一同吞噬的,還有那個號稱要萬世一系的大秦帝國。
1800年後,一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揮師南下,鐵騎越過長城,直插大明首都北京。從此,這群頭上留著辮子的遊牧者成為中華王朝的最後一位主人。
秦有阿房宮,明有紫禁城,清又有什麼?答案是圓明園。
當時,這些由北南下的遊牧者發現,紫禁城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並不適合他們居住,習慣了北方遊牧生活的他們,並不喜歡北京酷熱的夏天,更不喜歡紫禁城的悶熱與無趣。
於是,一座嶄新而龐大的“萬園之園”從城外拔地而起,那個被後世稱之為“圓明園”的地方,從此成為帝國權力的中樞和心臟。
根據乾隆的旨意,幾乎所有的江南園林,都移植到了圓明園,如果大清有天堂,那麼它一定就是圓明園。
秦始皇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的阿房宮,乾隆也有“不是天堂,勝似天堂”的圓明園。1799年,89歲的乾隆在夢中離開人世,盛極而衰的大清國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61年後,為了強迫乾隆的繼承者們在條約上簽字,英法兩國組建了一支聯合遠征軍。
當200艘冒著黑煙的軍艦,搭載著2萬名士兵靠近廣州的時候,當地官員驚恐地跪在地上寫奏摺,向遠在圓明園的皇帝報告帝國正面臨的危險。
很快,英法聯軍逆江而上抵達北京,皇帝只能驚慌出逃。
在那個血色黃昏,聯軍佔領了圓明園這座帝國的權力心臟,此時保衛帝國的八旗軍隊早已毫無蹤影,奮起抵抗的只是20多個太監。
圓明園中有一座宮殿的外形類似“萬”字,這是一個有著濃厚政治寓意的設計,象徵著大清江山萬年傳承。
然而,這座被寄予厚望的宮殿卻在英法聯軍的大火中被付之一炬。大清,終歸還是走了大秦的老路。
從大清到大秦,中國面臨的是兩千年來未遇之變局,當時隨著英法聯軍軍艦來到中國的,不只是士兵,還有傳教士,以及隨之而來的基督文明和現代思想。
在《聖經》中,上帝早已告知人類,所有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貴族與平民都是上帝的子民,人人生而平等。
既然人人平等,那九五之尊的天子、至高無上的皇帝自然不能再要了。於是,追求共和的孫中山就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雙重選擇,大清只能退出歷史舞臺。
大秦沒有死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卻喪命於長城內的六國遺民;大清沒有敗於國內的天國起義,卻垮臺於海外的外來思想。
令人悲嘆的是,跟隨大秦和大清一統殉葬的,除了兩座宏偉富麗的歷史建築,更有難以計數的無辜生靈!
今天,很多導演和編劇懷念強秦,歌頌大清,可他們想過沒有,那些逝去的生靈可曾有說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