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28年,孫殿英洗劫了整個東陵,盜走珍寶無數,同時被洗劫的有乾隆、慈禧的陵墓。

孫殿英賊膽包天,但是眼光卻一般,他看中的是陵寢中的珠寶,對於織品一類比較“尋常”的隨葬品不屑一顧。由此,漏掉了兩件價值非常的“被子”。

孫殿英盜墓

這種“被子”被稱為“陀羅經被”(也稱陀羅尼經被),也就是俗稱的“往生被”。

陀羅經被是一種織有金梵字經文的隨葬物。清代皇帝,一定階品的后妃可用陀羅經被,被以白綾製成,上印藏文佛經,字作金色。王公大臣死後,奏上遺疏,亦可由皇帝御賞“陀羅經被”。

有觀點認為陀羅經被是皇家御用的,從元代就開始使用了,但是尚未看到文獻中有元代皇家用陀羅經被的記載。在明朝,文獻仍不見記載皇家使用陀羅經被。清朝皇帝在康熙朝之前,喪葬均以滿族習俗進行火化,從康熙皇帝開始學習漢人習俗,喪葬改為土葬。皇家又篤信喇嘛教密宗,陀羅經被又是密宗聖品,所以中期喪葬開始用陀羅經被,晚期擴大了陀羅經被的使用範圍,存世的陀羅經被,大都為清末民國初年的織物。

1908年,入葬的慈禧將陀羅尼經被覆蓋在身上同時,這張約三米見方的經被還蓋住了隨慈禧同時下葬的無數奇珍異寶。經被明黃緞底,由捻金線織成。被面上織有眾多佛經、佛像、佛塔、花紋等裝飾,經被上還綴有八百二十粒珍珠,估值十六萬兩白銀,價值連城。

慈禧遺物陀羅尼經被細節

孫殿英洗劫慈禧陵墓時,係數拆走了被上所綴的所有珍珠,而把經被扔在了一邊。後來,經被經北京故宮博物院重新修復後,存放在清東陵。2013年,慈禧遺物陀羅尼經被在清東陵保護區展出。這是慈禧陀羅經被一個世紀之後的首次面世。

慈禧遺物陀羅尼經被

相比於慈禧的陀羅尼經被,同時被洗劫的乾隆墓葬中的陀羅尼經被更有傳奇性。這張代表著最高規制,在製作技藝上堪稱絕品的經被卻沒入孫殿英的眼,他將乾隆陵墓中的珍寶一番洗劫,揚長而去。

幾經輾轉,這張經被出現在了2005年拍賣會上,卻被標註為“清末黃緞子袈裟”。原來,在過去那段輾轉時間裡,這張經被不知什麼原因被縫製在了一件袈裟中。

緙絲陀羅尼經被

但是,清末袈裟的名字顯然沒有什麼吸引力,不僅年代不長,而且那時的袈裟更接近現在的袈裟,根本沒什人關注這件寶貝。

最終袈裟被一位買家以9萬元的價格買走。袈裟中所儲存的乾隆陀羅尼經被在經過幾百年輾轉後,重見天日。

經被高兩米,寬1.38米,製作工序極其複雜,匯聚了當時頂尖工匠的心血,連續縫製三到五年方可完成。經被由藏羚羊羊絨、獐子絨和真絲混合緙絲,採用了後來已經失傳的雙面緙絲工藝,據傳為西藏活佛敬貢給乾隆皇帝專用。緙絲,被稱為“織中聖品”,代表著我國幾千年絲織工藝的頂峰,明代早期還只允許用於織造“誥命”甚至“冊妃”等最高等級的聖旨,因此歷來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直至宣德年間,緙絲才被允許用於織造龍袍禮服,並且不是每位皇帝都能夠享用。而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也是目前唯一一件皇帝專用的往生被。

緙絲陀羅尼經被

在2010年的一次拍賣會上,這張乾隆陀羅經被以1.3億元成交。對於前一位買家而言,當時9萬元價格是一次徹徹底底的撿漏。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真實歷史:150人血戰3000僱傭兵,戰勝對手 無一人折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