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與洋人談判
英法聯軍拿下了大沽要塞,也報了一年前的“一箭之仇”。聯軍炮艦可以長驅直入了,沿白河一路向北,沿路未遇到任何阻力。
8月27日,聯軍到達天津,在天津城外安營紮寨,各國公使進入天津城內住下,等待清政府派談判人員前來和談。
英國的首席談判員叫巴夏禮。巴夏禮從14歲就開始參與與中國政府的條約締結。這一次,32歲的巴夏禮又代表英國與中國簽約。
當大家都以為戰爭已經結束的時候,清政府毫無誠意的做法再次苦惱了聯軍首領。
巴夏禮要求批准備他們所提的條約,要求讓外國使節長駐北京,並賠償英法各八百萬兩白銀。中方談判代表簽字同意他們提出的所有要求。過了幾天,巴夏禮要求他們提供授權談判證明時,卻卡了殼。原來這二位根本沒有授權談判證明。也就是說,他們根本無權代表皇帝簽字。
聯軍再一次感到受到了欺騙,怒火中燒。額爾金說,看來只有兵臨北京城下,清政府才能表示出他們想看到的誠意。於是決定向北京進發。
第二次談判從天津到北京,必然要經過通州。大沽要塞失守後,僧格林沁本打算自殺,但是朝廷命令他守住通州。他調集了近6萬兵力,準備攔截聯軍。可是朝廷卻不讓他與洋人開打,要保證和平,還要保住北京。
與此同時,皇帝又派出真正的和談代表與聯軍談判。此二人一個是咸豐的堂史怡親王載垣,另一個是兵部尚書穆蔭。他們在通州展開談判。中方談判代表答應了聯軍提出的所有條件。
巴夏禮回到通州後,繼續與中方代表談判,這時他們之間出現了分歧。分歧點仍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也就是額爾金見咸豐時,要不要磕頭的問題。雙方爭執不下,眼看談判將無疾而終。
僧格林沁得知談判將破局的訊息後,乾脆先下手為強,他派兵綁架了巴夏禮等一行人。他本來想拿巴夏禮等人作為人質逼英國人撤兵,額爾金卻不肯就範,一面調集天津兵力前來支援,一面率領現有兵力攻打通州。清軍最終未能敵過洋人的火炮,潰敗而退。
洋人直抵北京佔領了通州後,英法聯軍並不急著向北京進兵。而是等待駐所在天津的援軍到來,同時補充給養等。
得知通州失守的訊息後,咸豐知道北京守不住了。他帶著他的嬪妃、太監以及滿族官員連夜逃出紫禁城。
第二天,皇帝逃跑的訊息不脛而走,滿朝文武官員也紛紛攜家眷外逃。由於逃跑的人突然增多,馬車費也跟著水漲船高。即便如此,馬車仍然供不應求。
英法聯軍的先頭部隊進了北京城,當他們走進圓明園時,園內已空無一人,哪裡還有皇帝的蹤影。接下來,圓明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英法聯軍哪裡見過這麼多奇珍異寶。一位英國軍官回憶說,官兵們在洗劫圓明園時表現得異常亢奮,整個臉都變了形。有的人沒來由地撕扯下華麗的刺繡,有的人把大鏡子打碎。太多的寶貝,讓這些掠奪者犯了選擇困難症,都不知道該拿哪個了。他們將便於攜帶的珍寶玉器裝進自己的腰包,不便攜帶的瓷器玉器便被打碎。最後,英軍首領要求他們把搶奪來的無價之寶都集中起來然後集體拍賣,拍賣所得再平均分配。
人質受到折磨或喪命這個訊息傳到英法聯軍中。復仇的火焰在官兵中燃燒。有人提議洗劫整個北京城,便是額爾金不同意這麼幹,他認為這是皇帝犯下的錯誤,就要讓皇帝品嚐這顆苦果,他不願意波及到其他的京城百姓。、於是額爾金下令放火燒掉圓明園。
在焚燒圓明園的過程中,英法聯軍還有一些意外發現。他們發現了隱藏起來的大量黃金。還發現一隻小巧的北京狗。英國軍官把它帶回英國獻給了維多利亞女王。維多利亞女士十分喜歡這隻狗,還給它起了個名字“Looty”。他們還在一間馬車房時發現了英國之前贈給皇帝的大量禮物。這些禮物原封不動地堆在馬車房裡,可見皇帝並不重視這些禮物,更不重視與英國之間的友誼。
圓明園是中國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因為清政府的背信棄義,慘遭焚燬。它也預示著清朝正一步步走向衰亡。
從書生變為領軍者說到太平天國就必須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曾國藩。因為鎮壓太平天國,曾國藩功不可沒。
而面對英法聯軍攻打北京,他也無能為力。皇帝出逃後,給曾國藩下了命令,讓他立即帶著他的湘軍前去阻攔英法聯軍,不讓英法聯軍進入北京。曾國藩清楚地知道,聯軍進入北京誰也阻擋不了,他去也無濟於事。況且他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圍剿太平軍。
清軍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被太平軍打得落花流水,他如果一走,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付之東流。所以他寧可違背聖意,也要堅守與太平軍對壘的戰場上。
曾國藩本是一介書生,透過科舉考試一步步走進了翰林院。由於母親過世,曾國藩必須回湖南老家為母親守孝。在守孝期間,皇上命令他及其他像他一樣在家鄉的京官在地方建立團練,也就是民兵組織,保衛地方安定。
團練是由當地普通民眾組成,他們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也沒有武器,平時他們都有各自的營生忙碌,需要的時候,就組織起來,因此並沒有什麼戰鬥力。接到命令的曾國藩並不想接這份差事,一來他正重孝在身,二來他沒有帶兵經驗。
正當他準備推掉這差事的時候,太平軍攻下了湖北武昌,控制了長江中游。危難之時,曾國藩最終還是接下了組建團練的任務。
曾國藩的厚餉制度朝廷有兩大正規軍,一個是由滿人和蒙古人組成的八旗兵,在北部活動;還有一個是由漢人組成綠營軍。八旗軍是皇帝和滿族大臣的私人部隊。清朝早中期,八旗軍勇猛而彪悍,戰無不勝。但是之後,八旗軍的戰鬥力日漸衰落。
綠營軍是負責地區防務的部隊。綠營軍訓練跟不上,戰鬥力一般。而且綠營軍就好比後孃養的孩子,無論是軍費、武器,還是補給,都與八旗軍沒法比。
曾國藩曾在兵部幹過,他深知清朝軍隊弊端。所以在決定接受組建團練之初,他就已經起好了,他要建立的不是團練,而是一支正兒八經的軍隊。
他制定出嚴格的選兵標準:士兵必須來自於農村,城裡人堅決不好;士兵要由領兵者自己親自挑選。鼓勵從同鄉、親友、朋友中發展。曾國藩認為農村的孩子能吃苦,身體強壯。而城市裡的孩子多浮躁,比較懶惰。而由領兵者親自挑戰下屬,因是從軍隊凝聚力來考慮的。
曾國藩深知清朝軍隊實行的是薄餉,官兵拿的錢都太少,根本不足以他們養家餬口。因此官兵們就不會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操練打仗上。曾國藩的軍隊施行的是厚餉。他的隊伍裡的官兵領的餉錢比正規軍的官兵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
曾國藩還十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他會定期給官兵分訓話,教導他們尊君愛國,要有奉獻精神。告訴他們勤加苦練軍事本領,這是他們安生立命的根本。
而募集資金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援和幫助。曾國藩剛到長沙組建團練時,又是剿匪,又是打擊黑惡勢力。他把所有的案子都攬在自己手裡,這可犯了當地官員的眾怒。為什麼呢?因為有案子就意味著有錢可撈,官員可以透過審理案件,吃了原告吃被告。可是曾國藩卻讓其他官員無油水可撈。所以他籌集資金異常困難,人家都不配合他,還要給他設卡設阻。
曾國藩便親自上門一家一家地遊說,他向鄉紳們一一列舉叛軍對他們威脅,從而打動他們。
再說湘軍的武器。湘軍所用的武器以刀和矛為主,此外還有鋤頭等農業工具。此外,還有火器。一種是叫鳥銃的長火繩槍。這種槍靠導火繩往下觸擊槍管後部的火皿來擊發。這種槍遇到下雨天就發揮不了作用了。它填裝一次彈藥需要約一分鐘。另一種是較重的抬槍,它需要三四個人來操作。兩個人把槍扛在肩上,另外的人負責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