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乾陵,之所以馳名於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乾陵是關中地區72座帝王陵裡,兩座儲存完好,沒有被盜的帝陵之一,另一座是秦始皇陵。

乾陵修建於大唐盛世,古人又有“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所以乾陵裡陪葬了無數奇珍異寶。陪葬品多達500多噸,據傳,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在其中。

所以,乾陵就成了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們垂涎的地方,官盜私盜絡繹不絕,但說來也奇怪,關中唐十八陵,唯有乾陵沒有被盜,其它十七陵悉數被挖掘殆盡。我們先來看看有史書記載的幾起大規模盜掘乾陵的事件。

第一個光顧乾陵的盜墓賊是黃巢,動用四十萬大軍挖掘乾陵,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第二個打算盜陵的是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溫韜此人,組織軍隊挖掘了其它所有唐代帝陵,但當挖掘乾陵時,一上山便風雨大作,下山便風停雨歇,反反覆覆,竟被嚇跑了,《後唐書》記載,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前有孫殿英挖清東陵,後有孫連仲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乾陵倖免於難。

歷史總是這樣,充滿了偶然性,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

............

那乾陵為什麼沒有被盜呢?

1.盜墓都在亂世,無法大規模長時間挖掘

中國是一個信奉儒釋道的禮儀之邦,禮儀和孝道深入人心。因此在社會大治穩定時,中央政府都會對前朝歷代皇陵加以保護,地方上也會安排專人祭祀和定期巡查保護。盜掘皇陵是嚴重的犯罪行為,會受到嚴厲懲處,所以在和平時期,大規模盜掘皇陵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回看史書記載的歷次大規模盜掘皇陵,都發生在天下大亂之時,亂軍挖掘皇陵,也都是為了發一筆橫財,充實軍餉。但亂世時局風雲變幻,也許今天還剛剛稱王,明天就成為別人的刀下冤魂,所以盜掘皇陵也都是慌亂緊張中衝忙進行的,一旦不能很快得手,也許就不得不放棄了。

像黃巢就是這樣,佔領長安城還沒幾天,鎮壓起義的官軍就追到屁股後面了,再不跑,命都沒了,那還顧得上繼續盜掘乾陵呢!

2.乾陵依山為陵,難以挖掘

當初,唐太宗李世民決定不沿用秦漢以來皇陵“壘土為陵”的制度,一是為了勤儉節約的考慮。修建地宮和地面陵園工程浩大,需要動用大量勞動力和建築材料,勞民傷財,而依山為陵,懸宮建在山腹中,需要動用的勞力和材料相對較少,常常幾年就可以完工。

但最重要的其實是為了防盜考慮。從來都沒有什麼萬世的江山,秦始皇想傳帝位於萬世,僅僅二世就亡國了,近在咸陽原上的漢代帝陵,全部被盜,為了吸取教訓,防止人亡政息后皇陵被盜,從唐代宗昭陵開始,唐代帝陵“依山為陵”就成為了制度。

依山為陵,墓室建在山腹中,只有一條墓道和外界相連,如果不能找到墓道口,想挖開皇陵,簡直比登天還難,而且乾陵所在的梁山還是一座石頭山,黃巢動用四十萬軍隊也沒有挖開乾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還留下了一條“黃巢溝”。

3.乾陵修在大唐盛世,堅固無比

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修建才基本完工,《舊唐書.嚴善思傳》記載“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

乾陵墓道呈斜坡形,墓道長63.1米,寬3.9米,全用石條填砌,每個石條重約兩噸,層層疊放在墓道口至墓門的甬道上,共39層,估算石條約四千多塊。石條之間用鐵栓板栓拉,每3層上下用鐵棍穿聯,再用錫鐵熔化灌縫,和整個梁山渾然一體。

修建乾陵的時間正是處於大唐國力強盛的階段,才能修建如此固若金湯的皇陵,所以就是找到墓道入口,想要進入懸宮,也是比登天還難呀!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古代沒人造假聖旨?專家:你看看聖旨第一個字,怎麼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