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老來才追劇,看了《跨過鴨綠江》,又尾隨《覺醒年代》,後者本來只是隨便瀏覽,但還是被有血有肉的人物吸引住了,這是一群聖人走下聖壇的歷史正劇,至少截至目前為止,該劇一反偉人名家拿腔拿調的標籤嘴臉,基本上演活了蔡元培、胡適之、陳獨秀和李大釗等歷史人物,其中最成功的角色莫過於陳獨秀。

首先是扮演陳獨秀的演員無所顧慮,全然放開了:無論是吃包子還是吃油餅,就是一個繪聲繪色吃貨,難道一位革命家就不能同時是一名吃貨嗎?“吃貨”吃掉的是頭上的光環,留下的是津津有味地“這一個”!

更關鍵的是劇本,劇本劇本,一劇之本:編劇以細節塑造人物尤顯功力:陳延年、陳喬年即將返滬上學,陳獨秀親自為兩個兒子炒南瓜子和花生,不動聲色滴顯示了陳獨秀父愛的一面,陳延年望著灶前揮動鏟子的父親,眼中噙著淚花。豈止是陳延年哭了,我也忍不住老淚盈眶,因為鍋裡的花生和南瓜子觸動了天下父親內心那最柔軟的深處。

故事好編,細節難覓:我們不清楚歷史上陳獨秀是否給兒子炒過花生,但藝術上的真實讓陳獨秀這個角色活了起來,並具有獨一無二的味道! 如果換成陳獨秀往兒子的行囊裡硬生生塞進一部革命著譯,未嘗不可,也是傳統寫主旋律駕輕就熟的套路,那可就索然無味了,模仿與套路都是創作的大忌與敗筆,這是常識!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麥克阿瑟為何當不上美國總統,吃軟飯,還被妻子“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