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孫權對待財物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有時特別大方,有時特別節省。

他被魏國封為吳王之後,曹丕趁機索要大量奇珍異玩,如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孔雀等。孫權的臣下都認為曹丕的要求於禮不合,不應該給。但孫權說,給,要多少給多少。

孫權對於將士的獎賞也特別大方:如呂蒙奪荊州立下大功,孫權賜他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堅辭不受,孫權不許。

而孫權對於自己可以說是夠節省的了。他當皇帝十八年,未在都城建宮殿,住的還是多年前的將軍府。直到柱木腐朽才開始修繕,而且只用武昌宮的舊材料。他曾下令禁止各地進獻皇帝御用的方物,還下令降低皇帝的伙食標準。

這兩種不同的態度統一於他的人生志向上:他要做一個有作為的好君主。

儘量滿足曹丕的物慾,是為了贏得時間,避免兩面受敵,扭轉吳國的危急局勢。

重賞立有大功的將士,是為了激勵部下奮勇作戰,樂於效命。

節省自己的衣食住行的費用,是為了減輕國力負擔,贏得百姓的擁戴。

由此看來,孫權的確是一個志向高遠的開國君主。他把財物視為身外之物,而不是追求的目標。

奇珍異玩非不寶貴,但心有大志者不以此為意,而意在自己志向的實現。

語曰:玩物喪志。沉溺於物慾之中,人就喪失了遠大的志向。這話反過來說也是對的:喪志者玩物。人無大志,遂汲汲於一物之利或一物之趣。

我每每看到打麻將上癮者夜以繼日挑燈苦幹的樣子,深為感嘆。只有胸無大志、無所事事者才會染上這種徒然消磨時光的嗜好。還有吸毒等等,那是極端的表現形式了。

人的一生總得有一個最根本的奮鬥目標,他一生的作為就應該以這個目標的實現為中心;任何可能干擾和破壞這一目標的舉止行為都應該儘量避免。如此,才能做到人生無悔。

有不少人覺得追求舒適、豪華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目標,此外再無它求。現代社會高生產、高消費的特點的確容易導致物慾橫流,使人們的精神寄託和理想追求越來越少。逐逐漸漸這似乎倒成了一種正常的現象。

實際上,這是一種人格的退化。一個人沒有了一點精神追求,沒有了一點屬於他個人終生不渝保守的東西,他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要想過窮奢極欲、一擲千金的生活,恐怕作為皇帝的孫權是最有條件的。但他沒有這樣做。

面對著這位三國時代的古人,那些以一桌酒席幾十萬元來爭豪鬥富的“大款”們,那些崇尚金錢萬能、享樂第一的拜金主義者們是否會有一絲醒悟,一絲慚悔?

是應該好好想一想。

【本文摘自《孫權的人生哲學》(黃忠晶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一書】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我軍抓到國軍2名女兵,李克農為什麼把穿長靴的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