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開國十大大將之首,我們通常說起他,腦海裡浮現的都是英姿颯爽的軍人形象,他的一生都投入到了為人民解放之中去。殊不知,他也是一個有著鐵骨柔情的男人。
他和楚青的愛情故事也被人們傳作佳話,令人羨慕。
1938年11月15,年僅15歲的女孩楚青跟著朋友參加新四軍,她被分配在秘書處擔任速記員。
在初冬的一天,31歲的粟裕來到了教導總隊,打算挑選幾名優秀的學員到機關工作,他一進門,就看到一個長相十分秀氣的女學員正在埋頭寫字,這個女學員就是楚青。
他和楚青進行了簡單的交談,她給粟裕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當時粟裕是新四軍的副司令員,待人彬彬有禮,為人處世極有分寸。隨著漸漸的相處,楚青摸清了他的脾氣,在一天夜裡,楚青和幾名女兵一起約好偷偷地溜到了粟裕的臥室,偷吃了他的餅乾。
粟裕知道後,不但沒有怪罪她,反而還笑著說下次再來。
不久之後,粟裕給楚青寫了一封情書,但是楚青看到信封之後並沒有拆開,反而把信撕掉了,粟裕並沒有追問原因,而是一直默默的喜歡著楚青。
楚青在軍部速記班畢業之後,被分配到了江南指揮部,成了粟裕的部下,因而兩人在工作中經常碰面打交道。
日復一日的相處,粟裕對楚青的愛意更加濃烈,於是他把楚青約出來,再一次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楚青告訴他:“先有國再有家,現在沒有心思談戀愛。”
之後,兩個人約定,先從朋友做起。1940年10月,粟裕指揮的黃橋決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楚青開始崇拜這個驍勇善戰的男人,她對粟裕的愛慕之情日益滋生,這年冬天,粟裕再次向楚青求愛,楚青答應了。
1941年,18歲的楚青和34歲的粟裕,結為了夫妻。粟裕苦苦追求楚青三年,終於二人修成正果。這對革命伉儷一起攜手度過了餘生,造就了一段佳話。
在革命戰爭年代,粟裕是我軍指揮作戰成效最高的將領,很多人評價粟裕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戰爭勝利之後,別人在大街上逛商店買商品,而他卻琢磨這個街區怎麼樣去進攻,那個要點如何去固守。
和平生活幾十年,他每天晚上就寢時都會將衣服鞋襪仔仔細細地放好,一旦有事可隨手摸到,即使在年老身患疾病之時,需要靠別人幫助穿衣服,他還按照條令要求把襯衣毛衣整整齊齊的扎進褲腰。
這不僅僅體現了他作為軍人的專注,更體現了他居安思危的精神。人們說他是一個永不退役的老兵,一輩子都在等待準備迎接硝煙的到來。
60多年前,延安總部發言人在評價蘇中七戰七捷時說,粟裕將軍的傳記就是一部為民族與人民解放艱苦奮鬥的歷史,這是對一個戰將的多麼高的評價。
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將軍銜,位於十大將之首。一代軍神,劉伯承評價他說,粟裕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
1984年2月5日,粟裕大將病逝於北京,他一生先後六次負傷,有兩次在頭部,他的家人在他的骨灰裡發現了三塊彈片,我們無法得知這得遭受多麼大的疼痛,有的只能對這位大將無盡的崇拜。
中共中央在訃告中說“他尤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這樣的評價在開國將帥中是獨一無二的,僅他一人。
在粟裕去世之後,他的夫人楚青向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轉述了粟裕生前的意願。
“我在革命戰爭年代,在黨的領導下身經數百戰,在和我共同參加戰役戰鬥的同志中,犧牲的烈士有數十萬,而我還活著,見到了革命的勝利。在我身後,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1984年4月1日到6月2日。粟裕的家人朋友以及身邊的工作人員,遵照粟裕生前的意願,把他的骨灰灑在他曾經為之戰鬥過的土地上,實現了他與戰友長眠在一起的夙願。
從七戰七捷到上海大捷,粟裕百戰百勝,所向披靡,一個軍人愛軍尚武的精神在粟裕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體現。
也許勳章可以褪色,將星也會消磨,但是他那顆為人民為國家奉獻的心永遠都在。一個優秀卓越的戰爭指揮家,一個低調謙和內斂多才多藝的人,一個勇敢無畏為戰鬥而生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