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邦“非劉姓不王”的設計
漢朝初建,劉邦為強化對天下的統治,在剪除了異姓諸王之後,陸續分封了九個宗室子弟為諸侯王,以拱衛中央。
劉邦認為,周朝因分封宗室子弟為諸侯得以存續800年,而秦朝沒有分封宗室子弟為諸侯,而成了短命王朝。所以,與群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在漢初的幾十年內,這個設計確實為劉漢江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削藩策》要了晁錯的小命
諸侯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且多分佈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實力強大,自然而然就有些飄了。時不時有膽子大,不安分的諸侯王跳起來跟朝廷叫板,掰手腕。到了漢文帝時期,諸侯王跟朝廷的摩擦了好幾次,矛盾不可調和。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錯向老大漢景帝上《削藩策》,策中痛斥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改為郡縣。景帝動作很猛,先拿楚王劉戊,趙王劉遂和膠西王劉昂開刀。準備收拾吳王劉濞,劉濞這位也是個猛人,曾跟隨劉邦一起上過戰場,任吳王40年,當然不是吃素的。
一拍大腿,決定跟幾位諸侯王合謀反了,在吳國內招募30餘萬人,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七國開始叛亂,進軍很順利。
景帝有點坐不住了,商量著該咋辦,不料。晁錯被袁盎和老大景帝給坑了。為滿足叛軍的要求,誅殺晁錯,最終,可憐的晁錯被腰斬於長安東市。
3.擊敗吳楚聯軍
誅殺晁錯之後,七國並沒有退兵。景帝上了諸侯王們的當了,世上沒有後悔藥,當務之急是要鎮壓叛亂。於是,下定決心,派太尉周亞夫率領三十六位將領領兵抵禦吳楚叛軍。
吳楚叛軍攻至梁國,梁王劉武拼死抵抗,周亞夫卻按兵不動,把梁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久,伺機切斷了吳楚叛軍的糧道,吳楚叛軍最終大敗。
吳王狼狽地領著殘兵敗將逃往丹徒,退守東越,不料,吳王運氣不佳,東越王把他砍了,將其首級送給漢廷,而後,楚王覺得完犢子了,自殺身亡。
4.平定七國叛亂
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齊王,被欒布大軍嚇得逃回各自的封國,最終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被誅殺。
欒布後與酈寄兵合一處,水淹趙都邯鄲,城破,趙王劉遂自殺身亡。
從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至三月,歷時三個月的七國之亂,就此被鎮壓了。
七個諸侯王完敗,除了留下楚國,其他六個封國都被除國。
5.李教授曰
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最終碗裡和鍋裡的都沒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