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人民對於丹麥的瞭解幾乎僅限於安徒生和他的童話,小美人魚雕像,樂高玩具等相對美好的故事。
圖|阿美琳堡皇宮
那麼,這個童話之國的真實情況又如何呢?想要了解一個國家,那就要從一個國家的歷史開始。
遠古時期的丹麥:北大西洋的霸主雖然現今的丹麥,是一個北歐貿易強國。但在久遠的過去,他們是令歐洲王侯聞風喪膽的“海上災禍”。
8世紀~10世紀,丹麥、挪威、瑞典地區的維京戰士,頭戴戰神盔,手持戰斧,駕馭長船,以萬夫莫敵的氣勢,橫行於北大西洋。只不過他們並不從事商業貿易,而是職業的海盜。
圖 | 維京長船的複製品
傳說中,維京的狂戰士偏愛一種危險的“海上決鬥”:在兩艘船之間架起木板,敵對雙方的戰士走上這搖搖晃晃的角鬥臺,奮戰至一方戰死或是落水。這種近乎瘋狂的戰役,讓他們屢屢擊敗封建王侯的徵召兵,大肆掠奪海岸周邊的村莊城市。
幾乎整個不列顛地區和西歐海岸都處於他們的襲掠範圍之內,甚至他們在英國、法國和愛爾蘭等地都建立了屬於維京人的領土,例如在英國,維京人最終建立了相當廣闊的“丹麥管區”。
如果說匈人、蒙古人是陸地上的“上帝之鞭”,那麼維京人就是來自海上的“恐懼之源”。而這三個民族有另外一個相似之處:不治文史。維京人雖然有盧恩文字,但是流傳下來的文獻卻很少,最確切的大概就是維京王侯所立的耶靈石。
圖 | 刻有盧恩文字的耶靈石
根據一些耶靈石的記載,公元965年,哈拉爾一世統一了諸多維京部落,並改信基督教,加冕為王。維京部落的時代已經結束,但隨之而來的則是丹麥作為北歐霸主的時代。
成為基督教王國的丹麥,透過對外戰爭,將大部分的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納入統治範圍。最終在瑪格麗特一世在位時,建立了以丹麥為主導,挪威、瑞典、冰島等地共同加入的卡爾馬聯盟。丹麥國王經常可以兼任挪威國王或是瑞典攝政,丹麥成為了事實上的北歐之王。
同時,丹麥王國也在歐洲北部發起過“十字軍”,丹麥的基督教戰士曾向愛沙尼亞地區進軍,征討東方的異教徒。維京戰士也從“恐怖的海盜”變成了“勇武的戰士”,成為基督教世界的一大武力支柱。例如拜占庭帝國的瓦蘭吉衛隊,本來是由羅斯人為主體,但在11世紀,逐漸被極北之地的戰士們取代。
圖|維京戰士
北歐戰士的戰鬥力得到了各國的承認,但光憑著武力是無法維持一個強大的帝國。
丹麥與德意志地區的神羅諸侯的戰爭從未停息,而頻繁的戰爭嚴重妨礙了瑞典的商業貿易活動。而丹麥貴族對於瑞典貴族並不加以體恤,甚至不斷進行壓迫和強制。而這,最終導致了卡爾馬聯盟的破裂和解散。
15世紀末,丹麥與瑞典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聯盟內部衝突不斷。1520年,丹麥國王甚至率領大軍攻入斯德哥爾摩,殺害了大批反對聯盟的瑞典貴族。這場被命名為“斯德哥爾摩大屠殺”的暴行,激起了瑞典人的反抗。
圖|斯德哥爾摩教堂
1521年,瑞典貴族重新組建了反抗丹麥的起義軍。1523年,起義軍在漢薩同盟的支援下,收復斯德哥爾摩,最終實現了瑞典的獨立。卡爾馬聯盟解散,北歐形成了瑞典與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對峙的局面。
強權易手後的丹麥:武勇不再,卻仍未能遠離戰火瑞典獨立之後,丹麥曾想再次征服瑞典,為此發動了北方七年戰爭和卡爾馬戰爭。雖然兩次戰爭都未能再次將瑞典納入統治,但丹麥則用實際行動證明,它仍然是北歐與波羅的海的霸主。
圖 | 北方七年戰爭,丹麥軍進攻埃爾夫斯堡
然而在漫長的歷史中,強弱的轉變與“一瞬間”也沒有什麼區別。
在影響了整個歐洲的宗教改革中,丹麥從一個天主教國家轉變為信仰路德宗的新教國家。除了信仰改變,宗教改革還引發了德意志地區的宗教衝突: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新教諸侯與天主教皇帝陣營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演變成為了戰爭——即三十年戰爭。
此前,丹麥一直想要進入德意志地區,徹底控制波羅的海的貿易,然而連年戰爭,丹麥收穫卻不多。但三十年戰爭,卻給丹麥創造了一個絕好的機會:新教諸侯們連連戰敗,而丹麥同為路德宗,師出有名。於是,丹麥軍隊開進德意志,正式參加到這場大混戰之中。
然而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蜜糖陷阱”,丹麥軍隊遇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名將——華倫斯坦。華倫斯坦和他的虎狼之師,在1626年盧特戰役中擊敗丹麥軍隊,在1627年甚至攻入丹麥領土日德蘭半島,神羅軍隊在此大肆劫掠。丹麥最終只得以戰敗者的身份,黯然退出了三十年戰爭。
圖 | 被視為“軍神瑪爾斯”的華倫斯坦,駕著四匹馬拉的戰車,率領大軍贏取戰爭
丹麥慘敗,而瑞典卻成為了“新教的拯救者”——古斯塔夫二世帶領著他的精銳軍隊,參與了三十年戰爭的後期。
作為世界軍事史上無法忽視的傑出軍事家,古斯塔夫二世在三十年戰爭中充分表現出了他的天賦:他的新式戰術和他訓練的新式軍隊,一舉扭轉了戰爭形勢。雖然古斯塔夫二世本人戰死,但瑞典軍隊仍然能夠連戰連勝,瑞典自此成為了北歐軍事強國。
圖 | 古斯塔夫二世
丹麥和瑞典,在三十年戰爭中完成了強弱的易位。自此之後,丹麥不復維京戰士的勇武,再無北歐霸主的氣魄。
1643年,丹麥被瑞典入侵,瑞典軍隊不僅攻佔了大片領土,甚至佔領了丹麥首都。外敵入侵加上黑死病流行,導致丹麥人口銳減,本國人口減少20%。最終丹麥透過將波羅的海沿岸的部分地區割讓給瑞典,最終獲得了和平。
1657年,丹麥向瑞典宣戰,試圖奪回失去的領土。結果丹麥軍隊再次遭遇慘敗,又割讓了不少的領土。雖然1659年奪回了一部分領土,但丹麥終究無法重回霸主地位了。
圖 | 炮艦戰爭期間,英國海軍與挪威海軍交戰
拿破崙戰爭期間,丹麥試圖保持中立,卻被英國視為威脅。英國發動了“炮艦戰爭”,英國艦隊兩次攻擊哥本哈根。雖然英國陸軍無力入侵丹麥,但這場戰爭最終使得挪威獲得獨立。昔日的北歐霸主,如今成了孤家寡人。
1864年,丹麥又遇上了新崛起的普魯士王國。普丹戰爭當中,丹麥再次被普魯士鐵軍擊敗,將石勒蘇益格地區割讓給普魯士。這片土地在一戰結束後又歸還給丹麥,但那時的丹麥已經徹底放棄了野心和勇氣。丹麥決定讓該地區的人民進行公投,自行決定歸屬。丹麥希望透過這一舉動,避免遭到德國人的復仇。
圖 | 1871年繪製的普丹戰爭中的迪伯爾戰役
雖然石勒蘇益格地區最終南北二分,但丹麥的妥協並沒有帶來和平:1939年丹麥與納粹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然而1940年4月9日納粹德軍還是入侵了丹麥。丹麥議會在德軍發起進攻後4小時宣佈投降(也有說法是2小時)。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丹麥人民並沒有屈服:丹麥人民在政府投降之後,仍然堅持反抗行動;而整個二戰期間,丹麥人民協助大批猶太人逃往瑞典以躲避納粹的迫害。
經歷瞭如此多的戰火,丹麥最終放棄了維京人的武力和勇氣,放棄了北歐霸主的野望,選擇了發展經濟。
圖|丹麥,新港夜色——哥本哈根
新時代的丹麥:童話、玩具、啤酒與集裝箱實際上丹麥也算是很早就認識到本國的侷限,很早就開始了轉型。
18世紀以來,丹麥在對外作戰中表現不佳,但國內的轉型卻是非常順利:1849年,丹麥和平過渡到了君主立憲制。也差不多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丹麥的對外影響就不再是武力征服,而是文化和商品的輸出了。
圖 | 丹麥議會
二戰後,丹麥放棄了中立國的身份,加入了北約。但丹麥並非想要重新開始征服北歐,而僅僅只是想獲得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而事實證明,對於丹麥而言,這確實算是一個不錯的決策。這個童話之國,終於開始有了點安寧的樣子。
在丹麥,安徒生與其童話的影響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其實安徒生的身份很多,早年間是歌劇演唱者,後來成為旅行家、戲劇作家。並且事實上他的一些童話創作在一開始並不被人們認可。但最終,童話還是成為了安徒生最具代表性的身份。而丹麥也理所當然地將他樹立為文化上的代表性人物。
圖 | 安徒生
安徒生的童話,影響了丹麥地區的文化創作,如芭蕾舞和雕塑。比如說著名的小美人魚雕像,就是在這雙重加成的影響下出現的。
不過要說丹麥最具影響力,最能媲美安徒生童話的商品,並不是嘉士伯,而是“Lego”樂高積木。
最早,樂高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木匠工坊,1932年開始生產木製玩具,1934年才改成了現在的名字,取自丹麥短語“玩得好”(Leg Godt)。而轉向塑膠玩具的生產,要到1947年之後了。
然而發展到如今,樂高積木已經成為了風靡全球的玩具系列。並且透過運作,樂高集合無數人的“童話”:漫威、DC這類新時代英雄漫畫在樂高世界中匯聚一堂;《老友記》《星球大戰》等經典影像作品也能夠透過樂高得以重現。
圖 | 用樂高積木搭建的芝加哥城
截至2015年7月時,樂高已經生產了6000億個塑膠玩具零件。也成功取代法拉利,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品牌——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另一種層面上的“進入歐洲”吧。
同時,丹麥人也並沒有放棄他們曾經縱橫馳騁的海洋——世界最大的海洋運輸企業馬士基,就是丹麥的產業。透過發展國際貿易,丹麥的GDP在2016年就已經達到了3025億。
同時,丹麥的福利水準和發展程度也都很高。相比歐洲很多國家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放慢步伐,丹麥走得卻還算快:2015年時,電子貨幣支付在丹麥相當流行;2016年,諸如醫療、郵政等基礎性服務也都可以透過電子貨幣完成支付和處理。
圖 | 哥本哈根的湖畔住宅
縱觀丹麥的歷史,雖然早期是以武力建國,但在軍事征服路上總是能遇到更強的對手,因此屢屢受挫:被華倫斯坦劫掠,被瑞典的新軍入侵,被普魯士的鐵軍攻擊,被瘋狂的納粹侵略。最終不得不放棄武力征服,轉而走向貿易經濟,卻反而走出了一條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