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人的常識中,我國古代的王朝之所以會覆亡,往往是因為天災人禍等原因弄的老百姓(min)不(bu)開(liao)心(sheng)。,然後百姓在忍無可忍之下揭竿而起,再然後就是新的王朝取而代之。不過根據《資治通鑑》等書記載,隋朝在開國後不久,府庫中的糧食就已經夠870萬人吃50年,而隋朝所存的糧食,甚至在唐朝建國二十年之後仍然“未用盡”。
而在新中國成立後的考古過程中,專家甚至還在一處隋朝糧倉遺址處,發現了200多處糧窖,還在其中一個糧窖中還發現了50萬斤已經碳化了的糧食。由此可見,隋朝在隋煬帝亡國之前,國庫中是不缺糧食的,那麼為什麼隋朝僅享國38年呢?
隋朝鉅額財富之謎
在回答隋朝短命的原因之前,咱們先來看看隋朝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糧食。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這其中的原因,瞭解點歷史的朋友可能會說,那是因為隋文帝本人很勤儉,因此整個隋朝上行下效,所以隋朝才攢下了這麼多的家底。那麼這種說法對嗎?駱駝的答案是對了一半。
隋文帝本人在歷史記載中確實很勤儉,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個人品德,另一方面是因為有北周的前車之鑑。北周的最後一任皇帝宇文贇窮奢極欲,光皇后就立了五個,而隋文帝的正式配偶,據記載僅有獨孤皇后一人,而在有的記載中,隋文帝平時吃飯也只有一個肉菜,而且不準任何人給他送任何好吃(口味)、好玩的(犬馬)、奢侈品(器玩)。
那麼隋文帝僅是憑藉勤儉節約,就攢下了夠870萬人吃50年的口糧嗎?其實並不是。眾所周知,勤儉節約只能讓你不浪費現有資源,但並沒有辦法增加你的收入。而且歸於一個國家的體量而言,開源往往比節流更有效。而隋朝的國庫之所以能有那麼多的糧食,其實也是因為隋文帝趕上了“好時候”,並善於“開源”。
隋文帝在位期間,兩次大敗北方的突厥,讓自己幾乎沒有了外患,然後又先後吞併後梁、南陳等小國,並平定了江南、嶺南等地,使得隋朝的國土面積大幅增加。俗話說,有土就有人,有人就有稅,稅收多了國家自然就富裕。隋文帝在位時,全國的戶數從359萬戶,一度達到了870萬戶。
這其中除了吞別國,以及自然增長外,還“挖掘”出了很多以前沒交稅的黑戶,他還透過積極的農業政策,鼓勵老百姓積極種地。有了收稅基礎之後,他雖然採取了降稅收的方式減少百姓的硬性負擔,但又透過讓百姓定期納糧到國庫,從而“藏富於國”。也就是說,隋朝之所以家底雄厚,並不是單純的因為隋文帝勤儉,而是因為他“生逢其時”,又善於“與民爭利”,才使得隋朝“不差錢”。
那麼那麼“富裕”的隋朝,為何又會“二世而亡”呢?
隋朝為何短命提起隋朝速亡的原因,很多人可能想到的第一個原因,就是隋煬帝“好大喜功,窮奢極欲”。不過看過駱駝昨天那篇《武則天應該感謝的兩個人,一個比她大80多歲,一個比她大800多歲》的朋友,應該已經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不過因為昨天的文章只是一筆帶過,所以今天咱們再詳細聊聊。
因為隋朝是“敗”在了隋煬帝楊廣的手裡,而隋文帝又是一個“勤儉持家”的好皇帝,所以很多人都把隋朝覆亡的原因歸結到了楊廣頭上。而其中有關楊廣的罪狀,又主要有修建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三徵高句麗等。那麼這些是隋朝滅亡速亡的原因嗎?
咱們先來看楊廣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楊廣修建大運河,在《隋唐演義》中的目的是下揚州看瓊花,但在實際上,隋煬帝修建運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構建聯通南北的物流體系。在本文的前半部分,駱駝已經說了,隋文帝在位時隋朝的人口比之前翻了一番。而當時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就是隋朝的國都大興城(今西安附近),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大家想想北京就能明白。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在位時,長安曾因為天災導致糧食歉收,李世民不得不放鬆戶籍管制,允許當地百姓外出逃犯,而唐三藏(玄奘法師)就是藉由這個機會,偷偷跑去印度取經的。(真實的歷史中,李世民是反對玄奘西去取經的,原因駱駝在以前的文章《玄奘之死》中寫過)
當時有這麼多的人口聚集在大興城周邊,但是當地的糧食卻不夠這些人吃,於是隋煬帝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這個主意未必他是原創),那就是遷都洛陽。為什麼他會選擇洛陽呢,因為洛陽居於隋朝版圖的中央偏北,這樣既有利於防禦北方的敵人,又有利於四方的物資運送,不過當時的洛陽和南方的水運不便(陸路運輸成本太高),所以大運河又成了遷都洛陽的一個節點。
隋煬帝準備搬遷洛陽的原因,除了是方便糧食等物資運輸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削弱“關隴集團”對帝權的影響力,有關“關隴集團”的介紹駱駝昨天已經詳細說過。其實為了削弱“關隴集團”的影響,隋文帝時期就已經開始用科舉等方式選拔人才,往朝廷中“摻沙子”。隋煬帝后期的很多做法,其實都是繼承了他爹的做法。
不過因為隋煬帝在“關隴集團”中是晚輩,所以在實行很多政策時,並沒有楊堅那麼有力度,所以他繼任之後最重要的事,其實是樹立自己的威望,而搞定高句麗就是他最大的加分項,不過他因為同時開始了好幾項確實應該做,但是並不一定非要急著做的事,導致國本動盪。結果他越是開局不順,他越是想抓緊時間“翻本”。
後面的事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了,因為他急促地役使百姓,導致很多地方都開始用武力表達自己的不滿,而“關隴集團”中的李氏家族,也在一幫幕後的“門閥”運作下,走到了臺前,把楊廣趕下了“莊”。
小結由此可見,隋朝之所以那麼富,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大環境相對穩定(突厥被幹趴下後,隋朝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外患),另一方面是因為隋文帝治國有方,最大限度的挖掘了“藏”在民間的“增長點”。而隋朝之所以只享國38年,主要因為隋煬帝太著急了,但凡他了解點“四象限法則”,也不會因為步子大而扯到了整個國家。
不過駱駝認為,建立一個國家,可能一個優秀帶頭人就能做到,但是想讓一個國家持續發展,那麼僅有人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個先進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