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他的不惑之年起兵了。與此同時,他最大的對手也出現在了秦末歷史的大舞臺上,這個人——當然就是項羽。
著名演員陳道明曾說過,年輕時他喜歡項羽,但年齡大了,他卻喜歡劉邦。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話,卻很鮮明地形容出了兩個人的區別:
“項羽熱血十足,是一個理想化的偶像;劉邦老辣成熟,是一位務實的英雄!”
當然,項羽很不簡單,沒人敢說他比劉邦弱太多,也無人敢於貶低他在那個時代的成就。他從一個為了生計而落魄不已的打工青年、破落的貴族後裔,到創辦了自己的事業並最終發展成為了行業的領頭羊,再到事業破產、兵敗烏江而自殺,如此複雜又輝煌的人生經歷,只用了短短六七年不到的時間。
這裡面,有太多歷史的偶然,更多的,可能是充滿了許多必然的歷史因素,是他和劉邦的不同性格、形勢的複雜變化共同推動的。
項羽的名字叫項籍,羽是他的字。歷史對他的評價是,他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以及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雖然人們很難聽到他暢談自己的政治理想)。我們更多的是對於他軍事思想的瞭解——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勇戰派”的代表人物名冊上,必定有他的一席之位。他作戰英勇,豪氣沖天,武勇古今無雙(個人武力很強悍),後人對他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說明在單挑方面,沒人能打過他,在指揮軍隊衝鋒陷陣這方面,也堪稱當時的第一人。這是劉邦遠遠不如的。自然,人們用“霸王”一詞形容他,就十分恰當了。
他是下相(今天江蘇的宿遷市)人,故都彭城(今天江蘇的徐州,戰略要地)。作為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他是當之無愧的貴族後代,家世背景沒得說,比劉邦“高貴”了十八杆子不止。
而且,項羽在容貌方面也是當世無雙。《史記》說他有八尺有餘,《漢書》中說他八尺二寸,折算成今天的標準,那就是一米八九的大個子,典型的既英俊又威猛,加上其貴族身份,擱到今天,就是帥小夥、富二代、與官二代的“三合一”結合體,也是無數少女的夢中偶像。
在早年間,也就是楚國滅亡後,舊貴族們混不下去了,項燕兵敗死掉,項羽與堂弟項莊就隨著叔父項梁過上了流亡的苦日子,跑到了吳縣。
加上項梁殺了人,他們這家子算是既流亡又逃命,躲避秦國官吏的追捕,生活是很慘的。
這是他年少時的生活狀況,敗落的官二代,空有一肚子的怨氣沒法發洩,滿腦子就只有一個想法:活下去,多活一天是一天。
不過,悽慘的童年生活並沒有消弭項羽的偉大志向,他從小就很有抱負。項梁曾教他讀書,但項羽並不想成為酸腐秀才,一肚子的“讀書無用論”,對讀書甚是抗拒,學了沒多久便厭倦了;項梁又教他武藝,雖然這是他感興趣的,但他卻也瞧不上叔父這點本事,整天吊兒郎當地應付。項梁很生氣,特別生氣,像天下所有恨鐵不成鋼的父母一樣,項梁對他臭罵一通。但是項羽不以為意,卻教訓起自己的老子來:讀書有什麼用,能記住姓名就足夠了;學武又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隻能打得過一個人。我項羽要學就學厲害的,我要學兵法,我要一人抵萬人!
項梁一聽,覺得有點道理,對項羽又燃起了信心,於是便開始教授他兵法。
誰知,項羽的熱情就像夏日的雲雨,來得快,去得更快。不消幾日,項羽又想退學。項梁氣得無奈,只能作罷,任由他去。
這段經歷充分說明,項羽不管學什麼,都沒有學到精處,博雜而不專,這大概就是他“莽夫”性格的最初顯現。
歷史記載,項羽的力氣很大,一身的腱子肉,史載他“力能扛鼎”,氣壓萬夫,很有氣魄,也可以說英氣逼人。身體素質越發閃亮的同時,這一時期的項羽也逐漸展現出了他日漸壯大的政治志向。有一次秦始皇出巡,經過錢塘江時,項羽跟著叔父在旁觀看,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他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也。”
“我可以取代他!”
如此囂張犯上的話差點把項梁嚇死,他第一時間捂住侄兒的嘴,不讓他再說一個字。在那個言論不自由的時代,這種話說出來是會遭遇滅頂之災的。一旦讓人聽見舉發,他項家可就要亡族滅種了。
在吳中地區,項梁的威信很高。史載當地的賢人和有錢人都喜歡跟他交往,遇到事情也都由他出面主辦。一方面,這是因為項家過往的威名,大家同為楚亡之後的破落戶,懷念舊國之心相同,自然喜歡扎堆,依靠這位貴族後人;另一方面,也因為項梁確實有能力,有擔當,是楚人公認的有名望之人。
項梁就利用這個優勢,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兵士,聚攏人才,凝聚人心,等待時機,為項家恢復榮耀。大澤鄉起義後不久,項梁就帶著項羽一起響應,在會稽郡斬殺了郡守殷通,舉兵反秦,然後渡江,西進,伺機與秦軍決戰。
在起兵過程中,據說項羽一個人就幹掉了近百人,展示了他超人的武藝。這顯然是有點吹牛的,武藝再強的人,在亂軍中想一人殺掉百人也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很明顯,圍繞著項羽,史家們也做了一定的造神工作,對他的武力值做了不小的神化。
這一年,他年僅24歲,率領了八千吳中子弟兵,正式登上了爭奪天下霸權的舞臺,成為了反秦義軍的一員。在這時,項羽集團就正式建立了,並且逐漸地成為了劉邦集團的最強大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