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和親,幾乎所有的情況都是中原王朝女子外嫁,但這其實跟屈不屈辱關聯不大,而是由這一行為的目的、雙方的條件所決定的。不過也出現過例外情況,曾經有遊牧民族女子嫁到中原,甚至還當上了皇后。
一說起和親,也許我們首先就會想到西漢初年的尷尬情況。那時,劉邦攜戰勝霸主項羽之威出擊匈奴,卻被冒頓單于圍在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不得不靠著行賄、和親才躲過一劫;其後的幾十年間,西漢王朝都維持著向匈奴嫁女兒的做法,光冒頓單于一個人就娶了三位漢室女子。
乍一看起來好像確實挺屈辱的,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冒頓會因為娶了個女子就放棄搶奪中原大好江山的機會?實際上,對於冒頓來說,他沒法戰勝劉邦,而和親則是最有利的處理方式。
在古代,並沒有所謂的國際法、條約的概念,最靠譜的就是宗族、血緣關係了。而透過和親,就能讓兩個原本沒什麼瓜葛的政權首腦產生倫理層面的關聯,由此建立起政權的互信。
以冒頓單于為例,為啥他在把劉邦團團圍得水洩不通的情況下放棄了窮追猛打?這是他作為一名合格政治家的最合理選擇。
其一,匈奴人包圍的只是冒進的劉邦率領的先頭部隊,主力正在前來救援的路上;如果不見好就收,隨後大機率是一場雙輸的血戰;
其二,漢朝雖承接戰火之弊,但雙方懸殊的人口、資源差距,決定了匈奴人不可能入住中原。冒頓跟漢朝的交手,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經濟利益。
而相比較之下,見好就收、達成和親,既能穩定與中原的關係、獲取持續的經濟收益,還能騰出手來經營周邊其他更加弱小的部落/政權,顯然更加現實、有利。
因此,在達成和親後,漢朝固然致力於休養生息、恢復實力,匈奴人也沒閒著,他們集中力量往西,控制了非常富饒的西域諸國。這對匈奴的遊牧經濟形成了極為有利的補充,也進一步提高了匈奴人與漢朝相抗衡的底氣,所以冒頓才給漢文帝寫信說“願寢兵休士卒養馬,除前事,復故約,以安邊民”,實際上雙方這時才具備了旗鼓相當的實力對比。
不過,把皇室的姑娘往外嫁來求和,確實顯得有些憋屈。然而我們要注意一個現象:在數千年的歷史上,中原並不是僅在弱勢時才與遊牧政權和親,在佔據主導、強勢地位時也同樣採取這樣的手段。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曾把宗室女子嫁給小國吐谷渾首領,全面強盛的唐玄宗開元年間,唐朝先後跟奚、契丹等部族和親七八次。
這是因為,和親的目的,從來都不是僅僅為了求和,還有以下多種考慮:
政治考慮:在古代,中原王朝面對周邊政權長期處於領先地位——這裡指的不是軍事,而是體制、文明的代差性碾壓。因此,從整體上而言,遊牧民族骨子裡是希望被中原所接納的。而和親,就能在理論上使這些部落/政權的首領成為中原皇室的一份子,借他們之手對那些中原不便直接管理的地區實現控制,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經濟和文化考慮:無論在任何時代,從經濟、文化上實現對一個政權單位的控制,遠比單純的軍事打壓更有效果。或者說,軍事行動只是敲門磚,經濟和文化的滲透才是長遠之計。
在古代,遼闊的歐亞大陸上,北方遊牧民族往南侵略是一個常態化現象,這不是他們生性好鬥,而是落後文明的基本特徵、攫取生存資源的客觀需要:寒冷的自然環境,單一脆弱的牧獵經濟,迫使他們不得不往南邊的農耕文明尋求更豐富的資源。
因此,要降低他們的侵略性,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在經濟上實現互補、在文化上進行滲透。而透過和親達成友好關係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邊境互市,遊牧民族得到了生活物資、奢侈品,中原王朝則能取得馬匹等、皮革等資源,雙方在經濟上各取所需,想翻臉都很難。在當代社會,經濟依存度高的國家之間不同樣是這個道理?
此外,和親的公主們在出嫁時,經常會帶去先進的技術和文化,以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進入吐蕃為例:
當時,李世民派堂弟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完全按照女婿對待岳父的禮節接待李道宗一行。
當時的吐蕃文化、生活方式還比較落後,貴族一般生活在大的帳篷裡,衛生條件比較惡劣;而松贊干布為了迎合文成公主,刻意改住在專門修建的宮室中,他自己也脫掉吐蕃人常穿的毛皮衣服,改穿絲綢製成的唐裝。此外,當時的吐蕃人臉上習慣塗著紅褐色的顏料,文成公主對此感到厭惡,松贊干布就下令從此以後全吐蕃不得再塗面。
史書稱,吐蕃從此“漸慕華風,亦漸革其猜暴之性”,大量貴族子弟前往長安學習,《詩經》、《尚書》等中原文明的典籍都進入了吐蕃,其後的數十年間,雙方都保持著友好的往來與交流。直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隨著松贊干布去世、權臣論欽陵掌權,雙方圍繞吐谷渾等現實利益開始鬧翻。(但即使如此,吐蕃贊普即位時基本都會索取唐朝的冊封)
因此,要實現以上目的,和親的方式必須是中原女子嫁到周邊。如果遊牧民族的女子嫁到中原,他們能為中原帶來什麼?
同時,中原姑娘嫁給遊牧首領,從人情方面看來,好像是咱們吃虧了,但在政治角度來看其實剛好相反:遊牧部落首領成為中原帝王的女婿,其實是以倫理上的輩分確定政治上的從屬關係,這裡舉個隋朝的例子。
公元584年,在隋朝的打擊下,突厥沙缽略可汗請求和親。而此前北周與突厥和親的千金公主還在,她自願改姓楊、請求成為楊堅的女兒,於是名義上雙方的和親就這麼達成了。
其後,楊堅派虞慶則、長孫晟出使突厥,冊命千金公主為大義公主。並且還給沙缽略帶了一封信,裡面寫道:“朕既然是沙缽略可汗的岳父,現在就將沙缽略可汗當作兒子一樣看待。”
在見到長孫晟等人後,沙缽略起初還拉不下臉面、不願意跪拜,長孫晟點出了雙方的關係:“雙方都是大國天子,可汗不肯跪拜也還說得過去。但您的妻子是我大隋天子的女兒,那麼可汗您就是大隋天子的女婿。按照規矩,女婿怎麼能不尊敬岳父呢!”
沙缽略這才尬笑著說:“看來必須跪拜岳父了。”其後磕頭跪拜、接受璽書,雙方就此確定了從屬關係,沙缽略向隋朝俯首稱臣。
沙缽略之所以不願意跪拜,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在二十年前,中原的北齊、北周正東西對峙,而當時的突厥正處於全盛期。齊、周爭相與突厥交好,佗缽可汗曾得意地稱:"我在南兩兒常孝順,何患貧也!"他之所以把齊、周君主稱為兒子,還真的不是信口開河:當時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首任皇后,就是突厥的公主。
佗缽可汗的哥哥——木杆可汗在位時,突厥強盛一時,北周、北齊都爭搶與其結交。木杆起初想將女兒嫁給宇文泰,後來又想佔北齊的便宜,才變得舉棋不定。公元560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後,為了拉攏突厥,多次派使者前去催婚,木杆這才答應。
公元568年3月,木杆可汗的女兒阿史那氏抵達長安。 宇文邕親自出宮迎接,在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後,阿史那氏被冊立為皇后。
這位遊牧民族的姑娘條件如何呢?是不是像一些朋友想象中那樣粗枝大葉、不懂禮數?完全相反,《周書》稱阿史那皇后“有姿貌,善容止,高祖深敬焉”,也就是非常漂亮、很懂禮數,得到了宇文邕的尊敬和寵愛。
但是沒過多久,宇文邕擔心自己太過於寵愛阿史那氏會被突厥控制(就像上文沙缽略的處境),一度疏遠了阿史那氏。後來在外甥女竇氏的勸說下才改變了態度,與阿史那皇后重歸舊好。
不過阿史那氏一直沒有生育(搞不好是北周皇室做了手腳,畢竟萬一生個突厥血統的兒子,搞不好會出亂子),宇文邕死後,她被尊為皇太后,後來在公元582年去世。當時的中原已經是隋朝,在隋文帝楊堅的安排下,阿史那皇后與宇文邕合葬,也算是善始善終。
總之筆者認為,咱們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和親這一現象。對待歷史上的事件,必須設身處地考慮當時的歷史條件、時代特徵,才可能得出相對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