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歷史上的白痴皇帝,首屈一指的,就是晉惠帝了。晉惠帝司馬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兒子,是晉宣帝司馬懿的曾孫。明清之交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曾評價晉惠帝說“惠帝之愚,古今無匹,國因以亡。”我們現在就來看看,晉惠帝愚蠢到了何種地步。
司馬炎在世時,考慮立儲的問題,他將自己的兒子司馬衷也考慮在內。司馬炎雖然很愛司馬衷,但他心知肚明,以司馬衷的智商,坐上皇位也沒用。然而司馬炎愛子心切,仍抱有一絲僥倖,他想找個方法,藉機試探司馬衷到底是不是個白痴。司馬炎深思熟慮,最終選擇用直接的方法考察司馬衷。
司馬炎為考察司馬衷,親自出了一些題目,題目難度高低不同,都是有關當朝尚書檯政務之類的問題。他將這些題目給司馬衷做,並給他限定了時間。司馬衷並不知道這些題目是自己父親用來考察自己的。考題到了司馬衷手裡,智商低下的司馬衷不知所措。可是司馬衷的妻子,賈妃,並不傻。她一方面為保全丈夫的名聲,一方面也為積蓄自己家族的力量,果斷地幫助司馬衷處理了這些題目。
賈妃雖然不傻,但也不算高明。她明知自己夫君智商低下,還將所有題目回答得引經據典,頭頭是道。若非之後有人提醒賈妃此舉太過明顯,賈妃很可能就會犯下欺君之罪了。
帝之為太子也,朝廷鹹知不堪政事,武帝亦疑焉。嘗悉召東宮官屬,使以尚書事令太子決之,帝不能對。賈妃遣左右代對,多引古義。給事張泓曰:“太子不學,陛下所知,今宜以事斷,不可引書。”妃從之。泓乃具草,令帝書之。
最後,賈妃選擇了折衷的方案:以事斷,不引書。也就是說,在上呈給晉武帝的回答中,只是就事論事,就晉武帝所提出的問題,針對性地回答,但幾乎沒有旁徵博引。這件事的結果,出奇地好。晉武帝不但沒有發現賈妃的欺君之罪,還對回答十分滿意。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晉武帝內心早已將帝位之歸屬放在了司馬衷身上,下考題前,晉武帝必然是戰戰兢兢,生怕自己的期盼落空,朝廷的謠言命中。答案揭曉時,晉武帝得知自己的兒子“並不是一個白痴”,自然喜上眉梢,也平復了朝中對太子能力的猜疑。
然而,司馬衷是白痴這個事實,並不會因此有絲毫改變,晉武帝的心有所屬,雖然從事後看效果顯著,但在當時,也無非是自欺欺人罷了。然而無論如何,司馬炎還是將帝位傳給了這位白痴兒子,所以,司馬衷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位有史料記載的白痴皇帝。
晉惠帝智商低下的另一個表現,就是愛提出一些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問題,白痴和天才之間,果然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司馬衷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
例如,有一次,晉惠帝司馬衷和下人在郊外遊玩,郊外有一池塘,池塘中有青蛙在叫,晉惠帝聽到了叫聲,停下了腳步,問出了古今中外罕見的奇葩問題:“這些青蛙,是為官家而叫,還是為私家而叫?”晉惠帝的僕從知道自己的主子是白痴,問出這樣的問題也不震驚,所以順口回答道:“這些青蛙在官府擁有的土地上鳴叫,就是為官家啼鳴;在私人擁有的土地上鳴叫,就是為私家啼鳴。”晉惠帝聽到這個答案,滿意地走了。
帝文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
晉惠帝第三件白痴的行為,就更加匪夷所思了。晉惠帝登基不久,司馬氏就開始互相傾軋。司馬氏之亂不久,終於爆發了八王之亂。九州又一次陷入了東漢末年那樣的境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由於晉朝的國力基礎太差,儲備糧食不多,天下很快就陷入了饑荒。這種局面下,晉惠帝的一位大臣向他彙報天下百姓生活的悽慘情況時說道:“許多百姓都沒有吃的,餓死了。”晉惠帝給出了空前絕後的回答:“這些百姓為什麼不去喝肉粥?”
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其矇蔽皆此類也”,是史官在著史書時,對晉惠帝難得的“開恩”。史官沒有將晉惠帝的白痴言行,一一列舉。《晉書·惠帝紀》雖洋洋灑灑萬餘言,卻基本沒提惠帝什麼事兒,只是在文章開篇和結尾,記載了惠帝事蹟,並做了點評。
史官對晉惠帝的評價中說:“古者敗國亡身,分鑣共軫,不有亂常,則多庸闇。豈明神喪其精魄,武皇不知其子也!”史官們認為,是晉武帝司馬炎不了解自己的兒子,才導致了白痴登基的悲劇,但諸位想想,這怎麼可能?
晉武帝,是西晉開國皇帝,在位幾十年,神文聖武,在西晉開國的亂象中,穩住了天下,這說明晉武帝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兒子是什麼水平,這是其一。晉武帝不只有一個兒子,晉惠帝更不是晉武帝的長子,在立長不立幼的時代裡,晉武帝完全沒有理由立一個白痴作太子,這是其二。所以說,晉武帝此舉,很可能有其深意。只是事情太過久遠,加之史料又無明確說明,永遠不得而知了。
然而,晉武帝將皇位傳給自己的白痴兒子這一匪夷所思的行為,卻在1700年後的今天,顯示出了極高的歷史價值:晉武帝這個舉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打開了民族遷徙和融合的局面,我們偉大的祖國,能成為今天這樣的多民族國家,晉武帝著實功不可沒。
魏晉南北朝,通常是作為一個整體被劃分的,所以我們往往會形成一種既成觀念,認為這一時期是一個相似的且連貫的時期。其實不然。
南北朝之前的中國,和南北朝之後的中國,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從一個單一民族國家,演變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自有華夏文明記載以來,夏朝,商朝,西周和東周時期,和平戰亂交替。東周中後期,九州陷入了春秋戰國。春秋戰國,雖然戰亂頻繁,但主要爭霸者,全部來自中原,來自九州,所有國家的君主,也都是漢族。當時雖然已有南蠻,北夷和西羌,但他們與中原的來往非常稀少,除了秦國、楚國和燕國這樣位於當時邊陲的國家與周邊少數民族略有來往外,並沒有深入的民族遷徙和融合。
春秋戰國之亂,及於秦朝而一統。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其王朝主要成員,也是漢人,少數民族和秦朝的關係,與春秋戰國時期,並無質變,只是在交往頻繁程度和交往深度方面,略有提升。再後,就是楚漢爭霸。劉邦取得天下後,進入四百年之大一統的王朝,漢朝。漢朝之國民主體,依然是漢人,漢這個字,作為國名,也是因著這個緣由。後來,武帝連年對匈奴用兵,衛青、霍去病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匈奴戰爭,也都是要將東南西北的蠻族,抵擋在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從初平元年,到西晉八王之亂,歷經一百多年。但這一百多年裡,戰亂依然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九州國民之主體,也依然是大漢民族。漢末三國時期,有袁紹和匈奴的戰鬥,有匈奴南下幷州,入侵中原的戰鬥,有西涼邊陲,羌人,胡人與漢人的融合與戰鬥,也有諸葛亮與川蜀南蠻的戰鬥,還有江東與山越無休止的戰鬥。然而這些戰鬥,也僅限於邊陲地區,這些蠻族,雖然勇猛,但一遇到中原強大的生產力和戰鬥力,就不堪一擊。所以,曹操才能在兗州比較輕鬆地以少勝多,一次次擊敗匈奴單于大軍。所以,諸葛亮才能在南蠻七擒七縱孟獲。
中國這種以漢族為絕對優勢的局面,正是在西晉時期被打破的。晉武帝傳位給司馬衷後,這位白痴皇帝,完全控制不了國家,致使司馬氏族內部亂鬥,亂斗的結果,就是八王之亂,而八王之亂的結果,就是五胡亂華。
所謂五胡亂華,是指在西晉八王之亂這個節點上,由於晉朝內耗嚴重,無力顧及周邊地區,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以胡人為主體的勢力,趁機入侵中原,並先後建立起以胡人為主的國家這樣一個過程。五胡亂華,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這一趨勢,直到隋朝,才告一段落。因此,八王之亂,是五胡亂華的導火索,晉惠帝的昏庸無能,是八王之亂的導火索,司馬炎立了個白痴兒子做皇帝,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晉武帝立一個正常人做皇帝,很可能不會產生八王之亂,晉朝也不會這樣快就陷入戰亂。
歷史上的任何事,都是雙刃劍。五胡亂華,也是如此。由於中華民族強大的同化能力,五胡雖然能在一定時期內侵入中原,但最終的結果,要麼是被漢人徹底趕出九州,要麼是被漢民族同化。1700年後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這麼多的民族,正是當年的民族大融合開的先河。從這個角度看,晉武帝司馬炎在當時雖然犯了個低階錯誤,但卻造成了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晉書》
[2]《史記》
[3]《三國志》
[4]《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