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要想富,先修路”。一個地方要想發展起來,交通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建築工藝的進步,如今的城市道路已經由古時的石板路升級為瀝青路面了。不過至今公路都有一個沒有改變的特徵,那就是由中間向兩側傾斜的斜面。

英國殖民後的美洲大陸,經濟迅速發展,先後建立的多個人類的聚居區——城市。波士頓便是其中之一。城市的人們在簡易的房子後面飼養家禽,垃圾隨意地倒在街道上,城市的衛生與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不同種族、不同等級的人們聚居在城市的道路兩旁,而這些道路大都靠近港口。城市裡並沒有足夠的貨幣用來交易,所以人們經常物物交換。

城市的自治政府感受到了發展的阻力,於是開始著手解決困擾很多城市的發展問題,首先便是交通問題。

最初,城市的每個市民以個體為單位,在城市內修建他們認為需要去的地方的道路。

城市機構需要高效的交通和通訊,因此政府決定花大力氣研究在哪修建道路,如何修建道路,何時修建道路。在美洲的每個城市,網格狀的居民區已經形成,但由於政府沒有統一的道路規劃和修建,因此城市的居民區內道路蜿蜒縱橫,道路標準不一,造成的混亂的交通狀態。

18世紀,政府開始介入城市的道路的規劃與修建,而新道路的建設也從此被視為一項公共政策之一,雖然有時候之時簡單地清理一下障礙物。政府的官員們希望將這些費用加諸於城市的每個公民。

1713年,波士頓為了整頓城市的交通和環境問題,開創性地建設出第一條路面傾斜的道路,這種方法在解決排水問題上非常成功,隨後各大城市紛紛效仿。

18世紀70年代,其他城市開始建設排水工程。波士頓、紐約、紐波特市政府對那些在道路上修建建築物的人處以罰金。大部分城市開始在湖泊和溼地上修建橋樑。

經過多方面的努力,美洲大路上這些新崛起的城市中,波士頓和紐波特的交通狀況最好,這兩個城市的政府有權為修建道路和改善交通而徵稅。

這些成功的城市交通建設經驗至今,如今城市的道路大都是由中間向兩側傾斜,以此來避免積水。可以說,當初波士頓的城市發展所孕育出的公路建造技術仍被廣泛採用,造福人類。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花木蘭要攻打的敵人是誰?她是哪個朝代哪個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