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元光二年(前133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反擊匈奴的三次大規模戰役,經過這三次大戰,匈奴人的軍事實力受到了嚴重打擊,他們對漢朝北部邊境的威脅已經解除了,正如《史記·匈奴列傳》中說:“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

隨著匈奴人軍事實力的日益衰敗,匈奴貴族之間發生了分裂,漢昭帝時,有五單于爭立事件,至此,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

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正式投降漢朝,宣帝親往長安郊外迎接,呼韓邪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來長安朝見漢朝皇帝的匈奴單于。漢元帝竟寧元年(前33年),宮女王昭君遠嫁呼韓邪單于,從此以後,南匈奴逐漸歸附漢朝,一部分匈奴人甚至開始定居並從事農耕活動。

而呼韓邪單于的哥哥郅支單于則殺害了漢朝使臣谷吉,為防止漢廷的報復,郅支單于帶領北匈奴的部分族人一路逃到了今天哈薩克境內的巴爾喀什湖和鹹海附近,這一片區域在當時叫做康居國,郅支單于逃到康居國以後,受到了康居人的庇護,因為康居想借匈奴之兵稱霸西域。

(康居位於今天的哈薩克一帶,圖為哈薩克斯的軍隊)

當時的郅支單于想在西域地區重建強大的匈奴帝國,屢次派兵攻打本已歸附漢朝的烏孫和大宛。

建昭三年(前36年),漢元帝任命陳湯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當時的西域都護府正校尉是甘延壽,陳湯向甘延壽建言,應該聯合西域諸國打擊北匈奴,但遭到甘延壽的拒絕,甘延壽堅持認為應該先上奏漢元帝,獲得朝廷的許可,方可出兵,無奈之下,陳湯只好趁甘延壽生病期間,矯詔發兵。

陳湯偽造了漢元帝的聖旨,徵發漢朝在車師國的屯田兵以及西域屬國的士卒,共計4萬餘人,兵分六路,沿塔里木盆地,翻越蔥嶺,到達康居國,進軍至郅支城下,圍困郅支城,自知無路可退的郅支單于只好死守城內,等待康居騎兵的救援,但漢朝軍隊很快就打敗了1萬多康居騎兵,康居援兵被打退以後,漢軍攻入郅支城,城內四面起火,郅支單于在亂兵之中被斬殺。

公元前36年發生的這場戰役在世界歷史上被稱為郅支圍城戰,郅支圍城戰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軍隊遠征至最西端的一次戰役,此役,漢朝軍隊大獲全勝,俘虜了1萬多名匈奴士兵。

公元前35年,甘延壽與陳湯帶著郅支單于的首級來到長安,向西漢朝廷告捷,漢元帝聽到這個訊息以後,非常高興,也沒有追究陳湯矯詔發兵的罪行,還把郅支單于的頭顱懸掛在了“槀街”之上示眾十日,槀街是當時西漢接待各藩屬國使臣的邸第,漢朝的這一舉動對遠在萬里之遙的西域各國起到了震懾作用,正如甘延壽和陳湯在昭書中所說的那樣,“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南匈奴呼韓邪單于所部因為歸附漢朝而得到了妥善安置,北匈奴郅支單于因為反抗漢朝而被斬殺,一正一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如東漢時期的人所說的那樣,“殊俗百蠻,義無親疏,服順者褒賞,畔逆者誅罰,善惡之效,呼韓、郅支是也。”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服順者褒賞,畔逆者誅罰”可以說是漢廷對外政策的基本策略,漢武帝時期,衛氏北韓殺害了漢朝使臣,阻止周邊小國入貢漢朝,武帝遂發兵五萬攻滅了衛氏北韓,在北韓半島北部設定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和臨屯郡,史稱“漢四郡”。

大宛國盛產汗血馬,當時的漢朝正在與匈奴交戰,漢武帝想得到汗血BMW,用來改良漢朝的馬匹品種,以取得對匈奴作戰的優勢地位,遂派遣使臣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出使大宛國,換取汗血BMW,大宛國國王毋寡以汗血馬是國之瑰寶為理由拒絕交換,漢朝使臣為維護漢廷的聲譽,反把武帝送給大宛國國王的一匹以黃金鑄造的金馬給打碎了,並準備迴歸漢朝,但是呢,大宛國國王卻把漢朝使臣給殺害了,搶走了漢朝帶來的大量的金銀財寶。漢武帝聽到這個訊息以後,非常憤怒,派遣大將李廣利遠征大宛,漢軍圍困大宛貴山城達40餘日,自知不敵的大宛貴族只好殺害了國王毋寡向漢朝求和,大宛國國王“頭懸北闕”,這是一場因為汗血馬而發生的戰爭,在世界歷史上也被稱為“汗血馬之戰”。

漢朝軍隊果斷出擊北匈奴,滅了北匈奴在郅支城重建的國家,解除了郅支單于所部對漢朝的威脅,留下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名言,現在網上流傳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即來源於此。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朝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這一政策讓蒙古差點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