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長城,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歷史的見證者,同時也是一部輝煌的文明史。有長城,也就有了中華民族大統一的時代,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長城就和中國的歷史分不開,一部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史拉開。為了保護中原地區的安寧,防止匈奴的入侵,秦朝修建了萬里長城,當然,長城並不是秦朝才開始修的,先秦時期就有了,只是到了秦朝大規模修建而已。

在中國歷史上,也不是每一個朝代都修長城,秦漢時期,是最早大規模修建的朝代,原因是北方的匈奴強大,經常南下騷擾中原王朝。隋朝同樣修建了長城,而且人數達到歷史之最。明朝修建的長城,是大規模的,最長的,最堅固的。這些都是修建長城的大統一朝代,為此也付出無數銀兩和生命,換來的是一條名流千古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

除了這些朝代,也有一些不用修建長城的朝代,唐朝憑著強大的國力,就不用修建長城,國土範圍早已伸出長城,抵達漠北。而宋朝想修長城也沒辦法修,領土已縮回到長城以內。元朝更不用修了,本身就來自蒙古高原,而清朝同樣不用修北方的長城,不過修了東北的長城,這種長城稱為:柳條邊。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漢人進入東北。

而清朝為什麼不修北方的長城?明朝時期,長城可是修了不少,到清朝卻不修了,這是又什麼原因?這還得從清朝前期的帝王說起,修長城無非是防止蒙古的入侵,可在清朝入關後,清朝的第一位帝王就和蒙古族有著血緣的關係。而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他生母是誰?

福臨的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她是蒙古科爾沁部的蒙古人,名為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可見,清世祖是有蒙古血緣的。在清朝入關後,同樣有爭論,到底該不該修長城,到了康熙年間,確定不再修長城,至此,清朝不修長城的爭論告一段落。而清朝不修長城的原因有:

1:滿蒙聯姻。在進入中原後,清朝就開始了長達近三個世紀的聯姻,當時的清朝採取了“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的國家政策,意思就是說,南方的漢人不再會封王,受三藩之亂的影響,清朝怕了。而北方的蒙古則不斷親,就是讓通婚不能中斷,達到聯姻的效果。有了這層關係,清朝也不用再修長城了,許多滿蒙的王公貴族互相通婚,大家都是一家親,修長城只會阻礙兩邊的來往,而滿蒙聯姻的次數高達586次。

2:修長城帶來的壓力。修長城肯定會動用大量的民工,問題這些民工從哪來?靠滿族嗎?這是不現實的,滿族人口太少,無法做到這種犧牲。讓這些他們去做這些苦力,想想就好。最後的任務又會落到漢族人的身上,如果清朝強行修長城,肯定會有無數漢人犧牲在長城上,這就會帶來反抗。為什麼會反抗?

從一開始漢族就不願被滿族統治,加上被迫去修建長城,只會帶來更多的暴動,很可能演變成大規模的起義。光是剃髮易服就引起了屠殺,再來壓榨漢族,只會讓清朝的江山坐不穩,這不是清朝統治者願意看到的,所以不修長城,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3:修長城的費用。要修長城,而且是那麼長的,這個費用必須是數以萬計的,清朝能拿出去這麼多費用嗎?或許很多人覺得這點是肯定可以的,可以是可以,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為什麼爭論修長城在康熙年間結束?這和康熙年間面臨的局面有關,首先,1673年~1681年,爆發的三藩之亂,讓康熙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平定這些叛亂上,其中消耗的軍費又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其次,準噶爾汗國還在西域猖獗中,準噶爾汗國的首領是噶爾丹,康熙於1690年到1696年,三徵噶爾丹,花費大量的軍費。在軍費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如果再修建長城的話,有可能會拖垮清朝的經濟。所以,康熙選擇軍事優先打擊,而不是防禦。在局面沒有明朗的時候,維持軍事強大才是重要的選擇,防禦只會被動出擊。

從這3個原因都可以看出,清朝不適合修長城,即使願意修,在各方面的環境壓力下,只會帶來更多突然性,讓清朝疲於應對,之後就會出現空虛的一面。當清朝的勢力突破長城後,把長城以北的領土全部納入進來,長城也就沒有它發揮的作用了。

為什麼說蒙古族差點滅絕?

這就要談到滿蒙聯姻的另一大政策了。清朝時,對蒙古有三大政策,第一就是“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第二“分封以制其力”,第三“崇釋以制其生”。第一已經講過,第二條則是對蒙古實行分封,給各部落劃定各自的疆域,限定各自的牧民只能在規定的疆域內放牧,不得越過,否則會被罰,這就限定了蒙古的發展,遇到天災,只能活活餓死,這也使得蒙古族人口逐漸減少。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第三條政策才是對蒙古族傷害最大的。

清朝以崇釋以其生來制約蒙古,什麼是崇釋以其生?

簡單來說就是用宗教來制約蒙古族的生存。清朝在統治蒙古期間,全方位打壓蒙古族,除了和蒙古上層聯姻外,對蒙古採取的政策可是滅種的。當時清朝在蒙古族提倡喇叭教,喇叭教一時間在蒙古興盛。同時限制蒙古族學習漢文化,不得取漢名字,也不能請漢族老師教讀或翻譯,更不能收藏漢史料。在這種打壓下,蒙古族處於倒退的狀態,成了有史以來,蒙古最弱的階段。

在興盛的喇叭教中,有一個小教,叫黃教。許多蒙古人信仰黃教。但這個黃教有個缺點:禁止娶妻。這才是對蒙古族傷害最大的政策。為了能讓蒙古族信仰喇叭教,獎勵了信仰宗教的教徒,他們不用生產,沒有徭役,每天吃齋唸佛,還可以得到清朝的獎勵。在眾多優厚的條件下,蒙古許多男性選擇了出家,他們一生都獻給了喇叭教,不結婚,不生兒育女,這就造成蒙古族人口大量減少。

因男性都選擇出家,不用工作,許多婦女只能親自去做,結果是疲勞過度,也沒有了生育能力,或者早早就夭折了,使得蒙古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為了心中所謂的:一子成僧,九族生輝。無數蒙古族投入到喇叭教中,不管是內外蒙古,這裡的寺廟是最多的,也是見證喇叭教的興盛。到1947年,內蒙古的蒙古族僅有83萬人口,更別說外蒙古了。

清朝對蒙古的統治是成功的,北洋軍閥也想這樣統治蒙古族,只要控制蒙古的王公貴族,再用喇叭教來統治蒙古,估計這樣用不了多久,蒙古族就會面臨滅種的危機。同時也看到清朝在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上,是有針對性的。這或許也是外蒙古一直想脫離中國的原因,畢竟被喇叭教的矇騙已經夠慘的了,近三百年的政策中,蒙古族的生育呈現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壽命”的狀態,直到新中國的成了,內蒙古人口得以恢復。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上真實的爾晴,為傅恆生四兒兩女,與乾隆生下家喻戶曉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