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保守主義它可不是什麼舶來品,不是英國人、美國人的專利。實際上在中國文化的源頭,在老子那個時代的時候,就有一批哲人按照那個路徑去想過問題,而且提出一整套社會的解決方案,只不過後來隨著儒家的興起,我們對這套解決方案變得陌生了。

所以今天,當中國匯入全世界潮流的時候,當我們覺得英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以及他們走過的全套道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的時候,我們就要回到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當中,把這種保守主義的傳統再給打撈出來,看看它的珍貴价值是什麼。

請注意我剛才用的那個詞,陌生。對,當代中國人如果再去讀老子的話,會覺得它是一本哲學書,或者是一本修身養性的書。但是如果你從社會解決方案這個角度去看它的時候,你會覺得其中很多內容和主張,都令人非常費解。

舉個例子講,老子說道家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那慈好理解,就是仁慈;儉也好理解,就是勤儉節約。可是啥叫不敢為天下先?至少是過去兩百多年間,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在共享同一種價值觀,就是向前狂奔,應該有理想、有抱負,向前走,敢爭先。如果不敢為天下先,這不就是逆時代潮流而動嗎?

可是如果放下老子,再去看英美保守主義,它也確實就是這麼一個觀點,就是傳統最珍貴,不要去妄想什麼美好的理想社會,大同世界,尤其要防止那些劇烈的變革,更不要提什麼革命。所以你看,在這一點上,老子的核心思想和英美保守主義是完全符合的。

我們來講一個大的歷史事件,就是法國大革命。

為什麼呢?因為英美保守主義的傳統它之所以能夠確立,正是因為它有了一個對立面,原來它只是一個思想潮流,表達自己的主張。直到法國大革命出現的時候,保守主義才跳出來說,那樣搞是不對的,應該用保守的方法。

所以你看,法國大革命可不僅僅是一場革命,它還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個最重要的分水嶺,從此西方政治思想主要就分成兩個大的派別,一個是理想主義的革命派,還有一個就是經驗主義的保守派。那革命派主要是在法國,保守派主要是在英國和美國。

不過這個理想主義和革命,這兩個詞聽著好聽,我們中國人都有感覺。我們一向認為這一派才是正確的,可是為什麼羅輯思維我們反覆提醒大家要注意,保守主義的這種思想傳統?這就要回到法國大革命的具體過程,我們聽完了,您再做一個決斷。

這就讓我們回到那個火熱的革命年頭,1789年的法國巴黎。我們先為大家簡單覆盤一下這十年法國大革命的過程,也是中學歷史教科書希望我們記住的那個法國大革命,是一個什麼模樣,大概分成四段。

第一段,首先我們知道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他那個老婆荒淫無恥,搞得老百姓活不下去,而且國家財政也瀕於崩潰,就只好召集三級會議,要收稅。可是老百姓誰要跟你討論收稅的問題啊?只跟你討論革命的問題,起義了,攻佔了巴士底獄。

但是革命的這第一個階段呢,大家對於國王還抱有一些幻想,所以主要革命的內容還是搞君主立憲。但是很快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就是吉倫特派掌權的階段,導火索就是國王路易十六逃跑了,這很明顯是要勾結國外的反對勢力對革命反攻倒算。於是把國王抓回來一刀給砍了,然後搞了吉倫特派的統治。

路易十六上斷頭臺

但是這一派實在是太窩囊,國內的反動派也搞不定,是國外的反對勢力也搞不定,於是又換了另外一派,這就是第三個階段,叫雅各賓專政時期。雅各賓派的那個頭兒,我們老羅家的,叫羅伯斯庇爾。但是後來覺得這個人實在是太獨裁、太專制,而且搞恐怖主義,所以他這段統治時間也不長,很快因為熱月政變他下臺,然後也被推上了斷頭臺。

馬克西米連·佛朗索瓦·馬裡·伊西多·德·羅伯斯庇爾

到此為止,法國大革命的高潮就算是過去了,緊接著就是四到五年的督政府統治時期。一直到了1799年,由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拿破崙上臺,長達十年的法國大革命落下帷幕,最終革命的果實被拿破崙這小子給篡奪了。這就是過去的歷史教科書試圖讓我們了解的法國大革命。

拿破崙·波拿巴 政治家 軍事家

可是下面我要講的可不是羅胖的發明,而是現在歷史學界的主流共識。我們先回到一個問題,就是為啥發生大革命呢?通常而言無非兩點,第一有壞事,第二有壞人,幹革命就是要把壞事解決,把壞人幹掉,對把?我們先來看發生了什麼壞事。

通常的解釋是這樣的,就是到路易十六統治時期,法國的財政要崩潰了,那為啥要崩潰了呢?第一,國王和王后奢侈無度;第二,貴族有特權,欺壓老百姓。

可是後來的歷史學家,也不用到後來了,其實法國大革命剛結束,有一個著名的歷史學家叫托克維爾,在以前的節目中我們也介紹過他的思想。他寫了一本書叫《舊制度與大革命》,他發現有一個悖論,就是大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法國經濟狀況最糟糕的時候,而是經濟已經開始好轉,統治者已經開始願意搞改革的時候,反而把大革命給弄出來了?所以這個悖論在歷史上就稱之為叫托克維爾悖論。

確實,法國最糟的時候是18世紀的早期,也就是路易十四那個著名的太陽王統治的晚期。因為路易十四愛打仗,然後還特別愛搞建築,你想一個國王要熱衷於搞建築,這國家財政可好不了。所以路易十四臨死的時候,把他的繼承人路易十五叫到床邊,這倆人可不是父子關係,是曾祖父和曾孫的關係。

跟小孩講,說我這一生兩個經驗傳授給你。第一,你要對人民好;第二,不要熱衷於打仗,我這輩子吃虧就吃虧在這兩點上,這跟漢武帝臨死時候那個後悔的心情是類似的。所以路易十四統治的晚期,真的是各處民變,大家抗稅,他的軍隊到處忙著鎮壓。

太陽王路易十四

可是這個問題漸漸地好轉了,到路易十六統治時期,已經不是一個主要問題,當時國家的主要稅收來源已經變成了商業稅,而不再是農業稅。而且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面,國家的整個GDP是長足地發展,甚至可以這麼講,除了東亞的中國我們排在一邊,當時法國的GDP是當之無愧的歐洲第一大國。雖然人均不如英國,但是因為法國人口基數大,所以從總量上講,它是最富強的歐洲大國。

而且還有一個旁證,就是你想想看,革命爆發如果是因為經濟原因,那它一定民變是產生在那些老少邊窮地區。你想想看,中國的那些革命,從明末農民戰爭一直到太平天國,再到現代史上的那些革命戰爭,它都是在窮地方爆發。

可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在哪兒?巴黎,巴黎附近那片地方號稱叫法蘭西孤島,向來在歷史上都是法王的直接領地,受其他貴族的盤剝相對來說比較輕,確實也是整個法國裡面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所以革命爆發在這兒,你能說它一定是因為經濟原因嗎?

當然話說回來,法國當時確實面對財政問題,可是這個財政問題是怎麼來的?它不是過去那個解釋,說國王奢侈無度,國王再花錢能花多少?關鍵是打仗,打得國家債臺高築。

什麼仗呢?先是一場七年戰爭,這是法國和英國爭奪殖民地,比如在美洲大陸,包括在印度打一些仗,這場仗打得大敗潰輸,那當然就欠下了很多軍費了。更重要的一點,是怎麼欠的債呢?是法國人幫美國人打獨立戰爭欠的債,這是站在革命的一邊站的債。

當然你說欠下來多少呢?統計的口徑我看到有很多,我們本期節目的策劃人李元查證到了一個最可信的數字,十二億五千萬法郎,這是一筆鉅債。那欠下了這筆債怎麼辦呢?過去的解釋說,說剝奪老百姓。你用大腦殼想一想,老百姓沒有錢,法王如果想改革財政,多徵稅收,他肯定是向貴族開刀。

在這兒我們要確立一個政治觀念,就是歐洲的中世紀結束之後,從封建領主制向中央集權制過渡的過渡的過程當中,國王的那個政治角色其實很微妙的,他的真正的敵人是誰?不是底層老百姓,而是那些貴族,因為只有這些貴族要獨立,要搞自己的山頭,要跟國王分庭抗禮。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國王當然是號稱我跟底層老百姓是一頭的,我是捍衛老百姓的利益,他才有跟貴族鬥爭的合法性。比如說沙皇俄國的沙皇,沙皇在俄國當時的歷史當中,也是號稱農民的慈父,他是替農民利益喊話,去制約那些貴族的。

在法國也是一樣,剛才我們講的托克維爾在寫他那本著名的《舊制度與大革命》的過程當中,就到各地查閱了大量的檔案。他發現在路易十六統治前期,包括之前很長時間,法國國王釋出的那些法令,都是替老百姓說話,向那些貴族們喊話的,你們不要欺負老百姓。

可是你說,法國國王很專制嗎?他恰恰不專制,他才收不上來稅。如果他說殺誰就殺誰,說沒收誰的財產就沒收誰的財產,他還至於有國家財政問題嗎?像中國雍正爺,對把?財政問題,抄幾個大臣的家就解決了。可是法國國王他恰恰因為沒有那種專制權力,所以跟貴族搞來搞去搞不清楚,貴族不肯把錢交上來。

而且我們再來看,路易十六統治時期,他換了好幾個財政大臣。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也是一個歷史上著名的經濟學家,叫杜爾哥,這個人我們稍微多說兩句。杜爾哥這個人他在當時的經濟學派當中,號稱叫重農學派。熟悉經濟思想史的人都知道,重農學派的很多思想跟後來亞當斯密的那一派思想是完全一樣的,他主張的是自由放任,講究的是自然秩序。

聽到自然秩序這個詞有點熟吧?對,上一期我們講老子的時候,它就是在講自然秩序。可是要知道老子,老子《道德經》翻譯到歐洲,翻譯者是誰啊?就是這個杜爾哥。而且他此前和此後的幾任財政大臣,都是當時法國有名的明白人,他們都知道這個國家的病灶在哪兒,就在貴族特權身上。貴族特權所以導致民間的自由市場經濟不得建立,國家的總體實力受到影響;因為貴族特權,所以他們都不給國王繳稅,導致這個國家的財政基礎不是很牢靠。

所以這幾任財政大臣的改革方向非常清楚,就是向貴族特權開戰。他們雖然屢次上臺,屢次下臺,往往被貴族鬥敗,但是幾十年下來,鐵杵也磨成針,很多貴族特權已經被廢得差不多了。

所以你看,法國革命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個八月法令。你想,7月14日剛革命,所以8月份就趕緊頒佈了一系列的法令,號稱要徹底廢除貴族特權。可是廢除啥呢?該廢除的已經廢除得差不多了,所以在8月法令當中,我們看到廢除的都是比如說鴿舍權,就是給鴿子做一個窩的那個權利;還有兔囿權,就是畫一塊地,給養兔子的那個權利;還有狩獵權,都是這些零零星星的,甚至我們可以說僅僅是禮儀意義上的這種特權了。

那聽到這兒你可能覺得腦子有點亂,讓我想想。你想想看,大革命它不是因為老百姓飢寒交迫,大革命不是因為國王太專制,大革命還沒有解決貴族特權問題;或者說大革命不發生,貴族特權也解決得差不多了。那請問為啥還要大革命呢?你看,這就是問題,這就是壞事。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壞人吧。過去我們理解革命,那總得有幾個壞蛋吧,反派嘛。當時法國的反派主要就是兩撥,第一就是國王他們一家子,首先是路易十六,然後他那個著名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這兩個人你說有多麼劣跡昭彰嗎?在歷史記載上真的是看不出來。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這個人在宮中當王太子的時候,就是飽受啟蒙思想影響,什麼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這些人的著作,他都經常讀。而且美國大革命,路易十六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他是1774年上臺當的國王;1776年,兩年後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然後法國就堅定地支援了美國人,當然主要是為了跟英國人搗亂。

但不管怎麼講,路易十六作為一個封建君主,他在和美國的那些開國元勳,那些講平等、講自由、講獨立的人打交道的時候,毫無障礙。後來富蘭克林、亞當斯跑到法國巴黎,去申請援助的時候,那路易十六也是親切接見。路易十六後來被砍頭,上斷頭臺之前,求助的物件甚至就包括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

當然後來很多歷史學家在找來找去,覺得路易十六總得有點什麼劣跡吧?找出來一個。說這個傢伙愛做鎖,是一個鎖匠。你想,一個國王天天去做鎖,那肯定無心治理朝政。你這一點還真的是冤枉了人家路易十六,路易十六做鎖,和中國明朝的天啟皇帝愛當木匠,可是兩回事。天啟是天天當木匠,不理朝政;人家路易十六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國王,天天去主持御前會議,做鎖、打獵那些東西僅僅是他休息的方式。

而且如果一定要追源論始的話,他做鎖其實是受盧梭的影響。因為盧梭有一本著名的著作叫《愛彌兒》,講孩子的教育。他年輕的時候就聽了盧梭那一套,說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門獨立的手藝,那選來選去就愛上了做鎖。所以實際上,是一個啟蒙思想的產物。

我們再來看瑪麗王后,這個女人在歷史上真的是被抹黑得一塌糊塗,說她愛花錢,花錢如流水等等。但是你得分這個話到底誰說的,如果出自那些革命家、宣傳家之口,我們真還就得打個問號。你看中國的慈禧太后,也是被那些革命者編排,說他什麼挪用海軍軍費建頤和園,亂搞男人,跟榮祿有一腿等等,這些事情到後來發現都不是那麼回事。

瑪麗皇后

瑪麗王后其實情況也類似,這個女人一生在歷史上可能留下兩句話是比較著名的。第一句話就是說,窮人沒有面包吃,他為啥不吃蛋糕呢?你看,這麼腦殘的話他都說得出來。但是後來歷史學家考證,她壓根沒說過這個話,這話是誰說的呢?這話是路易十五的那個王后,那個王后是波蘭人,她說的,而且原話也不是這個。她說的是什麼?窮人沒有面包吃,為什麼不吃麵包皮呢?當然這個話說得也很沒有水平。但是後來這句話就被改頭換面,換成了蛋糕,對窮人來講,蛋糕是一種更高階的食品,就安在了瑪麗王后的頭上。所以這是革命宣傳家的一個口吻。

包括慈禧太后,說她亂搞男人,瑪麗王后也被這麼說。後來她受審,就是上斷頭臺之前,那個議會在大審的時候指責,她跟她自己的兒子通姦。這瑪麗王后別的罪名她都不吱聲,唯獨這一條實在是情緒太激動,說你們不能對一個母親去做這樣的指控,這樣的指控恕我不能回答。這也是激憤到了一定程度。

瑪麗王后在歷史上還留下了另外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她上斷頭臺的時候,因為她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她說對不起,抱歉,我不是故意的。那你說這句話是真是假呢?這句話還真就是真的,為啥?因為當時那個主持斷頭臺的劊子手當中有一個很著名的人,叫桑鬆。這個人有一個使命,就是把那些貴族最後時刻留下來的話要記錄下來,這是他的一個職責。這句話就是他記的,所以這句話算是靠譜的。

所以你看,這個女人至少是一個講禮節的女人吧,她到底能壞到哪兒去,可能也談不上。而且當時法國宮廷的支出,佔整個國家財政支出不足10%,她就是再花錢,能花到哪裡去呢?這是國王他們一家子。

再給大家聊聊貴族,這個話題就更有意思了。理論上來講,大革命之所以爆發,就是因為貴族有特權,欺男霸女,所以老百姓才揭竿而起。可問題是,你回到大革命當時所有的歷史記載當中,你還真就找不到一個有名有姓的惡霸貴族。

那真要找也有,哪兒啊?小說裡面。比如說對岸的狄更斯後來寫了一本叫《雙城記》,裡面就說到一個法國貴族,那真是個壞蛋,欺男霸女,魚肉鄉里。可問題是那是虛構的,你回到真實的歷史記載當中,找到的第一等級的人就是教士和神父,第二等級的人是貴族。只要在歷史中留下名姓的,基本上都是正面人物,奇了怪吧?

隨手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個人叫孔多塞,這個人是法國大革命前期最重要的一個思想家和理論家,他當時寫的一本書,叫《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現在在商務印書館的漢譯名著裡面還有,在當時是一份重要的指導性檔案。可是這個人是個貴族,他號稱是法國大革命的擎炬人,就是手裡拿著火炬,幫大夥兒照亮革命道路的人,貴族,是個侯爵。

再比如說,三級會議剛開始開的時候,還是等級森嚴,一級是教士和神父,二級是貴族,三級才是普通人,對吧?可是當第三等級說,說我不跟你們玩了,我們自己開會去了,搞了一個網球場宣誓。可是你知道,迅速地領導第三等級的人是誰嗎?恰恰是一個第一等級的一個教士,這個人叫西耶斯。

這個人後來很傳奇,以後有機會跟大家講拿破崙的時候,我們還會要提到他。但是他就是網球場宣誓的一個組織者,他帶領幾乎所有第一等級的教父加入了第三等級。

再比如說第二等級的貴族,這幫人也跑來加入第三等級,他領頭的人是誰呢?是路易十六一個堂叔,叫奧爾良親王。這個奧爾良親王是一個大名鼎鼎的革命派,或者叫自由貴族,後來殺掉路易十六投票的時候,他還投了一票。

這是波旁王朝的親戚好不好?也幹了這個事,當時他帶領是四十六個貴族加入了第三等級。所以你怎麼理解這個事情?怎麼那些貴族他們就那麼熱衷於背叛自己的階級呢?

再比如說當時最最有名的一個人,在法國大革命第一個階段,叫拉法耶特。拉法耶特這個人在大革命爆發之前,基本上已經是自由的代表,而且他的名聲可是全球性的,因為他當年代表法國人就參加了美國的獨立戰爭。在剛開始的時候,美國大陸軍剛起來的時候,就封了他一個少將軍銜。

你知道這個少將多值錢嗎?因為20年後,華盛頓才被封為中將,他是美國人民特別喜歡的一個法國人。所以後來一戰的時候,那個潘興元帥帶領美國大兵登陸法國,參加一戰,當時喊出來的一句口號,就是拉法耶特,我們來了,We are here。

拉法耶特這個自由的名號就是因為他參加了美國獨立戰爭,然後他回到法國之後,就到處跟大家演講,講自由、講民主,講我在美國的經歷,講我怎麼樣見證了一個神奇的制度的誕生,所以他擁有那樣的一個地位。但是他是什麼人呢?貴族,所以巴士底獄一旦被攻陷之後,這個拉法耶特是第一個站出來,作為一個立憲派的革命家,以這樣的形象登上了法國的歷史舞臺。

現在拉法耶特仍然是自由的象徵,在美國被大量的美國人民懷念。比如說紐約,僅僅紐約,有五條街道叫拉法耶特街,當然巴黎也有,拉法耶特路就是著名的老佛爺,你聽這個詞拉法耶特,其實翻譯過來就是老佛爺,所以那個老佛爺百貨指的其實就是拉法耶特百貨,就是這個著名的人,也是貴族。而且人權宣言,這是法國革命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文獻,誰寫的?拉法耶特寫的,貴族。

所以說到這兒,你有沒有覺得有一點奇怪,一場轟轟烈烈,後來又演變得極其血腥的革命,居然沒有反革命,那它革的是誰的命呢?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雍正:我活著就沒人敢殺你,乾隆剛即位:我爹不殺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