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很多民族都是多個融合而成的,比如蒙古族。蒙古人原本只是草原上的一個小民族,成吉思汗把整個草原統一起來,這片草原上的人就全部變成了蒙古人。
從匈奴、突厥,到蒙古,草原上的大帝國從來都不是純血的,凡是臣服於強者的人,都可以變成強者的一分子,無論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都一樣。
在青海的互助縣一帶,曾經有一個自稱是蒙古人的族群,經過考證卻發現,他們應該是一千多年前吐谷渾人的後代,同時也是鮮卑拓跋氏的後代。
鮮卑族在南北朝時期創立了多個政權,其中拓跋氏的北魏王朝統一中原,深刻影響中國歷史數百年。而慕容氏建立的吐谷渾一直延續到唐朝初年,一度稱霸西北。
拓跋氏還在草原上的時候,老汗臨死前將汗位傳給嫡子慕容廆。慕容廆還有一個庶出的哥哥慕容吐谷渾,本來兩個相處得很融洽,卻因為繼承汗位而出了間隙。
慕容吐谷渾是個有能力的人,遭到了慕容鬼手下的猜忌,經常在慕容鬼面前說他的壞話。這一次因為馬匹糾紛,慕容鬼下旨訓斥了吐谷渾的一番。吐谷渾覺得這裡再也待不下去,便帶著1700戶部眾離開了,向西遷徙尋找新的放牧地。
慕容氏是鮮卑的一個大族,能人輩出,慕容鬼的兒子慕容皝首先建立前燕政權,然後又有後燕、西燕、南燕等多個政權,是南北朝時期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滅掉了很多王朝。
吐谷渾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帶著僅有數千人的隊伍,從遼東出發,一路跋山涉水,最後來到了青海。這一路艱辛自不必說,最重要的是沒有被其他部落所吞併,吐谷渾的領導能力和外交能力顯然十分出色。
到達青海後,吐谷渾東征西戰,兼併了當地的遊牧民族,終於建起一個強大的政權,疆域範圍包括幾乎整個青海省,及甘肅西藏等部分地區,他的名字也變成了整個民族的名字。
此後三百年間,吐谷渾都是西北最強大的遊牧政權,並與同為鮮卑族的北魏保持著友好關係。隋朝建立後,吐谷渾多次發動進攻,想為覆滅的拓跋氏報仇。
隋朝也不是善茬,打了幾仗,沒讓吐谷渾佔到便宜。楊廣繼位後,親率50萬大軍西征,不但震懾住了吐谷渾,還下嫁公主,把吐谷渾變成自己的死忠粉。
沒想到貌似強大的隋朝很快就倒了,吐谷渾沒有認清局勢,想為隋朝討個公道,卻惹惱了李世民。李世民先用財物穩住吐谷渾,先集中力量解決北面的突厥,然後殺了個回馬槍。
強大的唐軍三下五除二就打敗了吐谷渾,使其成為大唐的藩屬。吐谷渾從此衰落,一部分內遷入中原,一部分被新崛起的吐蕃吞併,剩下的一些人躲在偏遠地區,慢慢形成了土族。
土族向吐蕃臣服,文化宗教都很快向吐蕃靠攏,信仰藏傳佛教,習俗也類似於藏族。吐蕃強盛的時期並不長,分裂衰落後,土族得到了較為寬鬆的環境,保持住了自己的民族特點。
元朝時,蒙古大將格日利特率部進入土族領地,格日利特很多久就病死了,他的部下覺得這裡是個很不錯的家園,便定居下來,與吐谷渾遺民漸漸融合。因此土族傳說自己的祖先是蒙古人,也不能說是錯。
元末明初,官方的史書上開始出現“土人”等相關記錄,證明他們已經有獨特的習俗,與其他民族,尤其是藏族有所區別。“土”這個名稱很有可能就是吐谷渾的轉音和簡化。
土族的語言受到蒙族和藏族很深的影響,原本沒有自己的文字,直到1979年國家才為土族創制了專用的土族文字,以便於發揚土族文化。
元明兩代,土族有自己的土司,接受朝廷的冊封。最大的土司家族是李氏,因此大部分土族都姓李。李氏在元明兩朝都有不少人當官,對朝廷忠心耿耿,多次征戰沙場,立下汗馬功勞。明朝中期的土族將領李英還被封會寧伯,成為國家的勳臣。
現代的土族主要分佈在青海的互助、大通、樂都和甘肅的天祝等地區,2010年普查時有29萬土族,屬於人數較多的小民族。土族生活地區的海拔不算很高,與漢族的交往比較方便,目前已經有很多土族人進入城市生活,留在草原上的牧民也能享受到現代文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