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的偉大之處在哪裡?他是如何做到如此長壽的?
公元652前後,已經70多歲的孫思邈寫下了《備急千金要方》。這是一部在古代並不多見的傳奇醫書。在三十年之後,已經百歲之上的孫思邈,竟然又寫下了一部《千金翼方》,這兩部書被後世的人們稱為《千金方》。
這樣一位極為少見的古代百歲老人,在書中究竟寫了什麼?為何用“千金”來命名書,又是怎樣做到如此長壽的?
孫思邈年幼時體弱多病,深受病痛之苦,他立志學醫識藥,於是到深山去,向一位有名的藥師學習。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知道翻過多少山,走過多少路,採了多少藥,醫了多少人。
有一天孫思邈外出行醫,看見一行出殯的隊伍迎面走來。他按住棺材說:“人還沒有死,你們怎麼忍心埋了呢?”眾人就開啟棺材請他看。
只見一個婦人面黃如紙,腹部高隆。孫思邈試了病人的鼻息和脈象,取出三根銀針,一根刺人中,一根刺中脘,一根刺中極。
三針紮下去,孕婦很快甦醒過來。眾人把孫思邈當成了神仙,一齊跪下磕頭。孫思邈讓他們起來,又送給病人的丈夫一劑藥、一幅圖。
結果,病人不但沒死,回去還生下了一個大胖娃娃。
一根銀針救兩命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從此,孫思邈看病果真是手到病除。
一般人就知道孫思邈的醫德醫術高明,對天文、地理、易學、道法、陰陽占卜等諸方面學問無不精通,對事物的發展變化有著深刻的洞察力,甚至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終身不仕的孫思邈深入民間,普救蒼生,親自採製藥物,經常隱於山林。晚年隱於故里五臺山,專心修煉著書。
孫思邈認為人類生命的價值貴於千金,而一個處方往往能救人一命,因而用“千金”二字作為書名的一部分。
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百科全書,後人至今難以超越。成為中國藥學的重要著作,並流傳海外。
對於長壽的秘訣,《孫思邈方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裡食少、自然睡少”,寥寥16字,道出孫思邈真正的長壽原因。
他漫長的一生一直致力於醫學研究,以濟世活人為己任,心懷慈悲地對待每一個病人,在晚年最後的時光依舊在努力為後人留下更多的著作。他的著作特別之處在於把養生和臨床結合治療起來來研究防病治病,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