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國際關係中用外交、經貿、談判等政治手段解決不了的問題,國與國之間往往採取戰爭這一特殊的政治手段。在春秋戰國這個文化大變革的時期,各國君主頻繁地使用戰爭的手段去解決政治所不能達到的目的以實現他們的政治抱負。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目的發生了變化,接連軍隊的構成,戰爭的規模、場地等也發生了變化。那麼春秋時期諸侯打仗,為什麼還要預先選好戰場呢,這又是基於什麼考慮?

一、春秋時期兵種組合的變化

1、春秋時期以車兵為主

周春秋時期軍隊的作戰主體是車兵,作戰的主要方式是車戰、車戰的歷史現在可以追溯到商代。從軍隊的主體和作戰方式來看,春秋時期和商周時期的情況大體相似,在形式上沒有根本的變化,但也體現出新舊軍制變革的時代特徵。

戰車通常由四馬駕馭,每車載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春秋時期的戰爭主要方式仍然是車戰,交戰的雙方多選擇在便於戰車行動的平坦之地作為戰場,排成整齊的車陣,然後交戰。

在交戰的過程中,如果一方的戰陣被衝亂衝垮,就很難重新組織軍陣繼續作戰,所以戰爭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決定勝負。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些著名大戰,如城關之戰、部之戰、鞍之戰等,都是在一天內決出勝負的。

春秋時期,為了應對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適應山地作戰,步兵開始脫離車兵作為獨立的兵種出現在歷史的舞臺。戎狄族多處在山地,這樣的地形適應步兵而不利於車兵,所以戎狄族多釆用步兵來作戰。

在於戎狄族的作戰實踐中,人們開始認識到車兵不適于山地作戰的侷限性。不過春秋時期步兵雖然在對付戎狄的作戰中作為獨立的兵種單獨作戰,但是當時的主要兵種仍是車兵。正是這種車兵到步兵的變化,戰場的選擇對於春秋時期的戰爭顯得格外重要。

2、地形對車戰起到關鍵

春秋時期,車兵仍是主力兵種。車、步兵結合編制,是春秋時軍事編制的一大特色。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戰爭手段的改進,春秋進入了車戰的鼎盛時期,春秋大國爭霸的戰爭無一不是以戰車為主力的車、步兵結合作戰。

春秋時期的車戰,對地形有很高的要求,一般來說都是地勢平坦的礦野。這樣才有利於戰車的行進,才能發揮戰車的巨大威力,山區、丘陵沼澤等向來都被兵家看作是戰車的“死地”。 “貴知地形”,就是對車戰特點的最好概括。

這一時代“結日定地”的戰爭形式,也為車戰提供了方便條件。交戰雙方戰前約好交戰的具體時間、地點,屆時列成戰陣。“結時定地”是春秋時期主要作戰方式,所以地形的選擇好與壞對於戰爭的成功就多出了一半的勝算。

二、戰爭環境如何?

1、戰場地域

西周春秋主要是車、步結合作戰,戰場地域的擴大,豐草長林、丘陵險險,以及深溝高全的要塞、田埂錯落的水鄉,這些都限制了戰車作用的發揮。車兵因受訓練和地形限制,以及新式武器的制約,在春秋後期戰國初期漸漸退居次要地位。

西周春秋時期那種“結時定地”的作戰樣式到戰國時期已不再適合形勢的發展。戰爭也不再像春秋時期那樣結時定地了,詭道方式被普遍採用。戰國時期,隨著城邑的發展,攻、守城戰也日益頻繁。

2、軍陣對地形的特殊性影響

西周春秋時期多是車、步兵結合作戰,這就要求車兵和步兵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成戰鬥隊形,也就是所謂的軍陣。西周時期,戰車的構造是輪大箱小且偏後,車體笨重單轅駕駁,戰車靈活度不高,再加上當時的弓箭射程有限,雙方的戰陣一般都是平列陣式,即戰車橫向排列。

如戰車作縱深配置,那將很難發揮弓箭的威力。到了春秋時期,是車戰的鼎盛時期,各國普遍採用了三陣、五陣。三陣就是把軍隊分為三個部分,即中軍、左翼和右翼。三部分橫向排列,通常是中軍為主力,兩翼為輔,配合中軍作戰。

春秋時代多用馬車作戰,往往雙方排列成了整齊的車陣然後交戰。春秋時期有一說法叫做“三陣”。 在三陣內部,也會根據戰鬥形式的變化,對戰術編隊做必要的調整,用以加強車、步兵的協同作戰能力,以達到軍陣整體戰鬥力的發揮。

《左傳》桓公五年記載的周、鄭縞葛之戰,鄭採用的“魚麗之陣”的特點就可以說明這一問題。這是以二十五輛戰車為一個作戰單元,把以伍為單位的徒兵配置與戰車之間的空隙,其位置稍後。三陣中的這種調整配置,很好的發揮了車、步協同作戰能力,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恰恰是這種整齊的軍陣,戰爭雙方一旦交戰,被衝亂車陣的一方,很難重新整頓隊伍列陣作戰,所以勝負很快就決定了。五陣是由三陣發展而來的,並有一個不斷的完善過程,五陣最早是一種行軍隊形。如《左傳》宣公十二年,把這種叫做“荊尸之陣”。

包括“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五個部分,即由先鋒部隊、右軍、左軍、主力中軍和殿後部隊組成的五陣。五陣由行軍隊形向真正用於作戰的軍陣過度是在春秋後期,晉國魏舒在與太原戎狄的戰鬥中“毀車以為行”,大敗戎狄。

三、戰爭地形的變化

1、生產方式與戰爭地形

駕車狩獵和乘車作戰都需要嫻熟的射御技巧,戰車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春秋末期鐵質兵器應用於軍隊。

再有春秋時期的作戰方式幾乎全是車戰,尤其是春秋前中期車戰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當時幾乎所有著名戰役都是以車方式戰來進行的。戰車是笨重的,地形的選擇只能儘量是平原地帶,這對於雙方都是利大於弊的選擇方式。

春秋時期,由於受當時生產力的限制,每次戰爭雙方投入兵力之和不足十萬人,戰爭持續時間也不過一兩天而已。戰爭時間的短暫使得雙方的戰場都不會暗地裡突襲,一定是大開大合的威懾對方的戰爭形式。

2、舟師與戰爭地形

春秋中期以後,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出現了舟師,即水軍部隊。這和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是分不幵的,南方地區水道縱橫,河汊眾多,利於行船,不利車馬,故有“以船為車,以楫為馬”的說法。

春秋時期的舟師一般都是由戰鬥部隊和運輸部隊組成。先來看一下戰鬥部隊的情況,《左傳》定公六年:“四月己丑,吳大子終累敗楚舟師,獲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雙方發生了水戰,吳國打敗了楚國,並且俘獲了其軍事統帥。

“乘舟”就是運輸陸戰部隊的船隻。《左傳》定公四年記載吳、楚柏舉之戰,吳、蔡、唐三國舍舟於淮灑,自豫章與楚軍隔漢水對峙。楚軍渡過漢水排成軍陣與吳國交戰,三戰皆勝,擊敗楚軍的吳國軍隊正是由水軍運送的。

結語:

在春秋西周春秋時期是寓兵於農、兵農合一的民兵制度,兵士真實身份是亦兵亦農,不會擺脫勞動者生產製造,每到戰爭時期部隊全是臨時性徵選。

除開兵士不擺脫生產製造對競技場挑選上的危害,對軍隊行軍速度的影響,地形不能影響戰爭的行進速度。春秋時期的戰爭還講究出師。軍隊出師前,各國將會做聚集糧草、修繕武器、集結軍隊與戰車等軍事準備。

這些制度很多承襲西周時期,但也存在一些新的變化,如步兵作用越來越大,軍隊出師規模也比以前大得多。春秋戰國間軍事戰爭各要素的變化和當時的社會變革有很大關係,戰爭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戰爭從誕生到西周春秋,再到戰國時期,戰爭日漸走向了成熟。

參考文獻:

《左傳》

《戰國策》

2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世民“貞觀之治”:鮮血中誕生的盛唐,終唐一朝埋下同樣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