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吾大戰三百回合?”
張翼德便是三國蜀漢將領張飛,在名著《三國演義》中講述了葭萌關張飛大戰馬超的事情,兩人打了一整天,從白天打到夜晚,點起火把,換馬再戰,結果還沒有分出勝負。
後來還是諸葛亮設計派人去賄賂了張魯的謀士楊松,讓楊松告訴張魯“馬超要造反”,致使馬超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而劉備則趁機勸降了馬超。
事實上,“大戰三百回合”這個豪言壯語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通常也是由古代的將軍所說,但一回合又是什麼概念?真實情況與你所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樣。
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以車戰為主要戰爭形式,而據《司馬法》所載:“車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即戰車上左面的“射”,也就是弓箭手;中間的“御”,駕駛戰車的人;以及右邊的“車右”,即拿著戈盾作近戰防禦計程車兵。
而當車戰開始後,戰車便駛向對方,兩者便開始交戰,但交戰也是有順序的:首先是遠端交戰的弓箭手對打,繼而是車右打近戰,然後戰車擦身而過,又是雙方的“箭”互射;這一過程便叫做“合”,“合”即為“交戰”的意思。
接著戰車再兜過頭,準備第二次的對攻,而戰車掉頭的這個過程,便是“回”。
但如果有一方認為自己打不過了,就直接駕駛著戰車逃離了戰場,也就不存在“回”,因此有“回”必有“合”,但“合”後就未必有“回”了。
這麼打下來,大戰三百個回合,都不知道打到什麼時候去了,並且為了防止兩輛戰車相撞,又或者“合”不到一塊去,那麼戰車掉頭對戰,還得按著前一次的車轍印而行。
不過《孫子兵法》中是不講“武德”的,講究各種戰術,陰招也好明謀也罷,目標就是取得勝利,並且西漢武帝后,作戰的物件變為了北方的匈奴,匈奴都是騎馬作戰,也不可能再以“禮”作戰。
因此“大戰三百回合”就變為了兩個人的對決,而這個“回合”與車戰的“回合”又不一樣,簡單來說,就是兩將交鋒時,一方用兵器攻擊對方一次,另一方則招架一次,便是一個“回合”。
如果一將使用兵器攻打對方一次,而對方卻沒有招架住,就不是一個回合了,通常會被認為,對方的實力弱小。一個“回合”是兩名將領同時進攻,又或者一方進攻,另一方防禦住了。
如果沒有招架住,往往就是被斬殺了,也就有了關羽千軍之中斬殺顏良那一幕。
雖然一個“回合”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幾個回合下來也是吃力的,對打時講究進攻和防禦,還得去找對方的弱點,挺費腦筋。那麼古代的將軍又為什麼喜歡說“大戰三百回合”?
這就源於古人的一個說話習慣了,其實不難發現,古人喜歡誇大了說,以此顯示出自己的力量,也可以理解為我願意多打幾場。“三百回合”其實指的是多個回合,通常是十幾個或幾十個回個回合就結束了。
畢竟兩名將領對決,不是拿著兵器無腦對打,通常將領是要看兵書的,要懂得排兵佈陣,如何統帥全軍。在戰場之上,進攻、防禦以及撤退,都是要聽將領的指令,而且將領是習武之人,將領即代表這個軍隊的力量。
因此兩將對打,也是想著如何把對方擊敗,而當一方將領呈現出弱勢,就會影響到士氣,也就不戰自敗了。
如果你較真說一定要打個三百回合,其實還挺耗時間的,然而人不是機器,體力未必跟得上,打久了也會感到疲乏,並且兩方計程車兵也不可能從白天到黑夜,看著自己的將領大戰個三百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