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國有很多的相同點。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發源地,都是世界人口大國,都是重視教育的國家。印度位於南亞大陸印度河流域,土壤肥沃,曾出現璀璨的文明。在強有力的農業發展之下,印度教育也蓬勃發展,形成了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教育體系。
印度教育最輝煌的時候,引得世界各國的人才前去求教,例如大唐的玄奘法師都曾西行學習。印度教育不僅發展了本土文化和宗教,更是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盛世。印度教育在歷史的洪流中集結了人民的勞動和智慧,為世界人民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宗教體系教育。
一、婆羅門教育01.什麼是婆羅門教育
婆羅門是印度第一大姓,也是印度第一階級。“此階級之人自認為是梵天的後裔,行祭祀,位居四姓最上位”。婆羅門是掌握古印度核心知識的統治階級,主要的職能:
1、掌握神在人間的統治權;
2、為國家占卜禍福運勢;
3、壟斷《吠陀》文化,在印度社會享有最高地位。
婆羅門教育,是印度統治階級對印度人民實行的宗教教育,按照教義為印度四個不同等級的人民,施行差異化教學的教育制度。婆羅門教義把印度人民分為四個等級,每個等級有一個統一的姓氏。第一等級姓婆羅門,是掌管國家宗教和教育大權的僧侶和祭司,享有國家最高權力,擁有最優教育權。第二等級姓剎帝利,是掌管國家軍事和行政的貴族,享有國家統治權,擁有學習知識的權力。第三等級姓吠舍,是古印度的平民階級,擁有學習技能的權力。第四等級姓首陀羅,是古印度的賤民階級,沒有學習的權力。
02.婆羅門的教科書
婆羅門的教科書為《吠陀》,是傳授學生探索法律和哲學的必學知識。《吠陀》由古老的梵文撰寫,記錄婆羅門僧人平時吟唱的讚美詩、朗誦的祈禱文和驅邪的咒語,是印度宗教、哲學和文學的基礎。《吠陀》的學習者透過教師口口相傳進行學習,學習過程只可背誦,不能謄抄。《吠陀》共有四部,分別為《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以第一部《梨俱吠陀》為主,後面三部基本為它的拓展和整理版。
《梨俱吠陀》是古印度最古老的詩歌集,相當於我國的《詩經》,成書時間為公元前1500年前後,大約收錄了千首讚美詩。其內容講述了作者所見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和對它們的思考。首先,《梨俱吠陀》認為世界是由一個整體分解而出,所以世上的萬物相對統一,密不可分,表達婆羅門教對世界的認知。其次,婆羅門僧人在詩歌中對世界的因果關係進行討論,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因中有果,因果不能分離。再者,婆羅門在詩歌中也對空間和時間的關係進行了闡述,它認為時間不是一條沒有終點的直線,而是一個圓圈,時間是一種輪迴,和空間相互作用,形成一個迴圈的輪迴圈。
03.教育目的
現代的印度主要分為兩種人,一種是開創哈拉帕文明的本土居民,現今被冠以首陀羅的姓氏。一種是推翻哈拉帕文明的雅利安人,現在被冠以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的姓氏。信奉婆羅門教的雅利安人,為了更好維護和鞏固種姓制度,需要在宗教和法律上強調不同姓氏之間存在不同的權力。教育就是用來區分姓氏,鞏固種姓制度的一個環節。婆羅門教透過對不同等級的人民進行不同的教育,來控制不同階層的人。
教育控制人民思想主要有三大好處。第一,只有統治階級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使得被統治階層沒有能力進行反抗,從而維護政權。第二,如果教育的根基建立在人民權力的不平等上,可以使人民習慣不平等的宗教條規,並把人民洗腦成統治階級希望的樣子,從而達到思想控制。第三、分等級教學,可以強化統治階級的權力。
04.教育方式
婆羅門的教育方式主要分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以家庭為單位,在孩子幼年的時候,由父親充當教師的角色,對孩子進行口頭教育,主要是幫助孩子學習和理解《吠陀》的含義。由於《吠陀》被規定不能被抄寫下來,所以增加了教學的難道。學生只能跟著父親一句一句的學習,不僅要文意相熟,還要字字背熟。一般這樣的家庭教育需要10年左右才能完成一部《吠陀》經典的學習。眾所周知,最重要的《吠陀》分為四部,這麼算,家庭教學可能要持續幾十年之久。
學校教育是從公元8世紀才在印度興起,主要分為吠陀學校、圖洛司學校和古儒學校。第一,吠陀學校俗稱僧侶訓練學校,不僅招收婆羅門學生,也招收剎帝利和吠舍的學生,也就是專門招收雅利安人的學校。由婆羅門的僧人擔任教師,為國家培養官員和神職人員,主要是為統治階級輸送人才。第二,圖洛司學校是國家籌辦的免費學校,主要為農村的孩子進行教學。一所學校一般招收25名學生,提供免費教學和免費食宿,學習《吠陀》,為婆羅門統治農村輸送人才。
第三,古儒學校是教師培訓學校,主要學習《奧義書》,從小傳授學生較難理解的哲學。課程設定也比前兩種學校豐富,除了學習《吠陀》和《奧義書》,他們還學習歷史、文法、數學、祭祀禮儀、倫理、禮節、天文、美術和武術等,主要為國家輸送專業的教師人才。
除了以上三種學校教學,在奧義書流行時代,圖洛司學校的學霸們又聯合組成了學術教育中心,形成一種新型的高等教學,按照所授科目進行辦學,分設森林學校、語法學習、法律學校、天文學校、邏輯學校、哲學學校等,成為共同研習,共同進步的學術專業學校。高等學校的出現,也證明古印度的教育發展到了一個高峰。
二、佛教教育01.佛教教育與婆羅門教育的不同點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國力的強盛,印度奴隸主的專權和欺壓越發嚴重。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因此越發尖銳,第四等級首陀羅飢寒交迫、生存困難,連平民吠舍都遭受到普遍的剝削和欺壓,於是爆發了反種姓制度運動。印度官職貴族剎帝利也加入了反抗陣營,力求打破婆羅門在國家各個方面的特權,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此時,冠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眾生平等”的佛教符合人民群眾的普遍需求。所以,印度國內開始盛行佛教,推崇佛教教育。大家希望透過實行教育民主化,削弱婆羅門的特權地位。
區別於婆羅門教育只教育本階層的學生,佛教教育在招生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佛教教學招生不看中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種族姓氏,按照學生能力開展教學,甚至還為女性開設尼姑庵,為女性開啟學習的大門。 佛教教育相較於婆羅門教育在招生上更有普及性,可以算得上“有教無類”。再者,佛教教育在教學地點上區別於婆羅門教育。佛教教學一般在寺廟中進行,一所學校可以容納上千人。婆羅門教育就不同了,一般都在教師的家中上課,或是在教師家的附近找地方,就近教學。圖洛司學校一年才招收25個學生,名副其實的小眾教學。佛教教育相較於婆羅門教育更具廣泛性。
02.教學內容
佛教教學允許百家爭鳴。兒童時期,學生學習“先導十二章”開蒙,“七歲之後,學習五明大論”。五明也就是“曰宣告”、“工巧明”、“醫方明”、“曰因明”、“曰內明”五個科目。“曰宣告”傳授的是語音、語法和修辭的學問,“工巧明”學習工藝、數學、天文、音樂和美術的學問,“醫方明”授以學生醫學方面的課程,“曰因明”主講倫理學,“曰內明”主講宗教哲學。佛教教學也是採用口耳相傳的方式,教師講授,學生背誦。史書上記載,印度佛教老師們的教學要求:“師必博究精微,貫窮玄奧,示之大義,導以微言,提撕善誘,雕朽勵薄”。
印度佛教教育也提倡家庭教育,不侷限學生學習的場所,只要按照寺院的規定,長期為行乞的僧人提供飲食的人家,就會有僧人的上門教學,也就是中國的化緣。印度佛教教育風靡亞洲,在中國也享譽盛名,大唐的玄奘法師就是不遠萬里來到此時的印度求經和學習。寺廟的學術氣氛濃郁,師生在此潛心鑽研,能人輩出。大家除了研習佛經以外,還共同學習其他學科,不論是婆羅門教義還是佛教教義,不論是哲學知識還是醫學學問,都可以寺廟討論和學習。
三、古印度教育的啟示01.古印度教育的屬性
首先,古印度教育具有階級性。印度按照種族姓氏開展教育,為本國統治階級培養有一定政權意識的人。學校的建立往往是為統治階級服務,表達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願望和要求。其次,古印度教育具有歷史性。社會發展到不同的階段,教育的目的、性質和內容都會發生轉變,教育也是根據歷史的發展而進行變革。再者,古印度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雖然,教育會根據歷史和政權的變更而變化,但是教育的基本內容具有傳承和接續性質,這方面不會因為政權和歷史的變化而變化。
02.古印度學校教育的特徵
首先,古印度學校教育脫離生產勞動。統治階級是以學習宗教典章和禮儀為主,並不涉及社會生產勞動,只有平民和賤民才會從事勞動生產。其次,古印度學校教育具有階級性。婆羅門教育完全是跟隨教義,按照人的社會地位進行教學。再者,古印度學校教育具有等級性和宗教性。印度教學是宗教權威之上,一切都是為了加強等級制度觀念和維護宗教統治思想。
四、總結古印度的教育深受宗教的影響,不論是婆羅門教還是佛教,都充滿在古印度教育的各個方面。古印度的教育不僅侷限於宗教,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在數學、醫學、神話、文學和哲學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學習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來自歐洲、蒙古和中國。大批迴國的留學生把印度文化傳遍了世界,同時也將印度的教育體系傳到了歐洲。十九世紀的英國,就按照印度的家庭教育方法,發展出了“導師制”,至今世界的各大高校都還在使用這種方法,古印度的教育可謂是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中華佛家百科全書》
《大唐西域記》
《簡明外國教育史》
《外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