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一戰,周幽王被西成部族所殺,在參與叛亂的外祖父申侯的擁護下,廢太子宜臼成為周朝天子。
然而,在部分諸侯朝臣的眼中,平王的天子之位,沾滿了其父親幽王的鮮血。在這個注重禮法的社會中,這種行為是十分不為世人所接受的。
故而,在宜臼繼位的同時,在攜地,朝臣虢公翰等人擁立了周幽王的弟弟餘臣為天子,是為周攜王。
於是,周朝出現了“二王並存”的局面。
但事實上,二王間實力是存在一定懸殊的。
當時,周平王的天子之位得到了晉、衛、鄭等諸侯國的承認,遂成了名正言順,而攜王勢力則較為單薄,幾乎無人認可。
後來,鎬京屢遭西戎部族侵擾,平王被迫東遷至洛邑。王室的衰落使平王始終未能分出心來解決周王室的內部分裂問題。
直到公元前750年,晉文侯主動請纓,討伐攜王之眾。
當時,晉文侯對平王言道:“攜王雖然是周氏子嗣,但並未得各諸侯國承認,這種自立為太子的行徑實屬謀逆,應當嚴懲。”
於是,還未等平王批准,晉文侯便自作主張討伐攜王。攜王毫無準備,率眾慌忙應戰。最終,晉軍所向披靡,攻破城池。攜王自刎而死。
事實上,周攜王深知平王是尚無實力前來進攻的。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一個諸侯國君竟然能夠跳過周天子的批准,直接發兵攻打。後來,晉文侯將城中寶物全都收入囊中,搬回了晉國。
至此,二王並立的局面正式結束,周平王形式上獲得了一統的權力。然而,現實總是事與願違。攜王被殺,周王室的衰弱暴露得更加淋漓盡致,東周的混亂政局也隨之拉開了帷幕。
好了,本期古史講到這裡就結束,承蒙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