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什麼是歷史?我認為歷史就像一個天平,兩端的此消彼長就是歷史。大方面講,是朝代更迭時雙方綜合國力的比拼;小方面說,是朝廷內部群臣勢力間的角逐!歷史就是在這樣的迴圈過程中產生、發展、壯大、沒落、繼而湮滅的!
關於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的爭論,永遠都是歷史愛好者的一個焦點話題,作為滿清奠基人的努爾哈赤自然也很難置身事外。“十三幅鎧甲起兵”的牛,夠努爾哈赤吹一輩子,可是,以當時努爾哈赤的實力,別說明朝、就是一個遼東總兵要滅了他,也是易如反掌。可為什麼他非但沒被限制、勢力反而越來越大呢?這就不得不說到當時的遼東總兵李成樑。關於二人之間的恩怨是非很多,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如果沒有李成樑,努爾哈赤的崛起也只能是個夢而已
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曾經是大明帝國真正的英雄,努爾哈赤和李成樑之間的恩怨糾紛,錯綜複雜,極為詭異,至今無人能夠完全考證清楚。誠如我們所知,早期的努爾哈赤,遠不像後來人民所看到的那樣強大與傳奇,而早期的李成樑則是一位真正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
可惜,當努爾哈赤日益強大起來時,這位英雄卻在大明朝萬曆10年之後撲朔迷離的政局中沉淪,如英雄遲暮般無可挽回地走向末路。努爾哈赤崛起的整個過程,幾乎貫穿在李成樑沒落的全部過程之中,雙方就像天平一樣,此消彼長,在李成樑的沉淪裡,遼東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向著有利於努爾哈赤的一端發展,李成樑甚至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就揭開了明朝滅亡的一幕。
歷史上的李成樑李成樑,字汝器,號銀城,他的先祖李英是北韓人,明朝初年從北韓渡江來到中國,定居在遼東鐵嶺衛,並且以軍功當上了大明帝國的中級軍官。按照明朝制度,軍職是可以由子弟承襲的。可由於家道中落,到了李成樑時,李家竟然窮的連到京城辦理世襲手續的盤纏都沒有。40歲的李成樑,空懷一身本領和滿腔雄心大志,卻只能在窘迫中長吁短嘆。
恰在此時,李成樑遇到了他感恩一生的“伯樂”李輔。李輔當時是巡按御史,他看李成樑氣宇不凡,於是很慷慨地拿出一筆錢,贈給這位在貧困之中已經蹉跎到不惑之年的士家子弟。有了這筆錢,李成樑才得以到京城完成襲職,獲得了遼東軍事要塞險山堡參將一職,這一年是公元1566年,是大明嘉靖四十五年。這一年,努爾哈赤8歲。
·嶄露頭角
參將一職是明代鎮守邊疆的領兵官,職位在總兵和副總兵之下,負責一地或一路的防務與策應。就是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的官職,成為李成樑步入仕途的“跳板”,讓李成樑成為大名帝國晚期最耀眼的一個將星。
第2年,公元1567年,41歲的李成樑在第一次對抗蒙古騎兵入侵中嶄露頭角,他由於“馳援有功”而一戰成名,雖然戰後他依然駐守險山要塞,卻已經從參將升為副總兵。明朝時,邊境將領的大致劃分是這樣的:
總兵負責統率整個地區為正兵;
副總兵分領三千兵,為奇兵;
遊擊略低於副總兵,分領三千兵往來防禦,為遊兵;
參將分守各路,東西策應,為援兵;
可見李成樑在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實權,雖然能自由排程的兵馬只有3000人,但是和參將相比,已經有了太大的轉變
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對明朝影響深遠的事,那就是43歲的張居正在他老師徐階的提拔下,由禮部侍郎升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開始參與國家政務的決策與制定,這在明朝歷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任命
在之後的16年中,前6年名臣雲集,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先後聯手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隆慶新政”;後10年則完全成為張居正個人表演的舞臺。與此同時,這16年也是李成樑從默默無聞走向功成名就的16年,張居正給予了李成樑極大的支援和幫助,這種支援除了人與人之間的欣賞、信任之外,也和張居正推行的新政密不可分。新政中的“考成法”對李成樑的崛起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造就李成樑的人卻是屢屢侵犯明朝、又倒黴透頂的蒙古酋長速把亥
·倒黴的蒙古酋長
速把亥當時是蒙古部族中最為彪悍凶猛的一位酋長,多次進犯明朝邊塞地區。這些遊牧民族大家知道,搶完就走,非但如此,他還親手將一位明朝總兵斬於馬下,並多次重創前來阻擊的明朝軍隊。他為患明朝邊疆長達二十年,成為邊疆地區軍民心中揮之不去的一個陰影。
萬曆六年,速把亥又率兵大舉進犯,可這次他遇到的總兵卻是李成樑,李成樑聞報後,飛兵出塞,晝伏夜行,長途奔襲200裡,將速把亥軍一舉擊潰,此戰斬殺敵方五位首領,蒙古兵更是死傷無數;
年底,速把亥為了報仇,又糾結了一支軍隊前來,李成樑故技重施,再度長途奔襲,又將速把亥殺的措手不及、狼狽逃竄,這一次的傷亡比上一次更嚴重;
一年之內,兩次率兵出塞,並大獲全勝,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大功,明朝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為此,皇帝專門登上皇極殿舉行大典,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在張居正的主持下,按照“考成法”,對有戰功的軍士進行封賞,李成樑先是被加封太保,世蔭本衛指揮使,繼而晉封為寧遠伯爵,歲俸800石。
受到朝廷如此大張旗鼓的表彰,李成樑欣喜之餘,為了表示對張居正賞識提拔的感激之情,給張居正送去了一筆數額不小的禮金,結果,被婉言謝絕。張居正的理由是:李成樑獲得的殊榮全是靠他自己一刀一槍、出生入死換來的,不需要感謝別人。如果我收了他的錢,就是對他的一種侮辱!這個故事讓人感動,至少讓我們明白了李成樑能夠成為一代名將和張居正能夠成為一代名相的部分理由。將領不怕死、內臣不貪錢,這樣的朝廷想不強大都難!
從這兩次事件中可以看出,長途奔襲是李成樑善用的戰法,在冷兵器時代,這位將領帶領以步兵為主的部下,曾經多次星夜出擊,將敵人打的措手不及、一敗塗地。要做到這一點,除了驍勇善和出色的情報工作外,也是統帥判斷力、組織力、執行力、親和力的最有力體現,而這一切李成良都做到了,在數10次戰役中,李成樑出師必捷,在職業生涯前期幾乎百戰百勝地捍衛了明朝邊疆,立下了顯赫戰功,甚至成為與同一時代的戚繼光並駕齊驅的一代名將,因此在當時也有“南戚北李”一說。他們成為大明帝國後半葉軍事成就的最高代表,受到人民普遍的真正和愛戴
·加官進爵
這邊加官進爵,那邊速把亥還沒完,他不甘心屢屢敗在李成樑手下,最丟人的是敗在同樣的戰術中。在經過四年的準備後,速把亥捲土重來,要與李成樑一決勝負。這次他幾乎動用了所有的兵力和人力,準備一舉拿下李成樑。李成樑改變戰術,誘敵深入,結果,正式開戰後沒多久,這位聞名大漠的蒙古首領就被一箭射死,他的弟弟抱著他的屍體離去,從此一蹶不振
就這樣,依靠平息蒙古的功勞,李成樑躋身權臣行列,在當時,他的地位、名望,甚至要比戚繼光還高。不過歷史上也有種看法,那就是正因為戚繼光的戚家軍太過勇猛,才使得有心入侵之人不得不轉道遼東,給了李成樑成名立萬的機會。不管怎麼說,李成樑確實是憑著自己的軍事才能守住了明朝的邊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當時張居正推行的“考成法”,最大的特點就是賞罰分明。為了表彰李成樑,朝廷在遼東總兵所在地——廣寧,為李成樑修建了一座大牌坊,上刻“鎮守遼東總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寧遠伯”,給李成樑了極高的榮譽。在《李朝實錄》中記載“遼光之人,但知李大爺而不知他人”,《明史》中更是將李成樑稱為“二百年來未有也”。這些褒獎可能有些誇張,但是,卻是對李成樑的一種肯定
明朝轉折點——張居正去世轉眼就到了萬曆十年,這是明朝歷史的一個轉折點,沒有什麼大事,少了一個人而已,五十八歲的張居正在這年因病死去!張居正的去世讓朝廷政局陷入混亂,一些人不但慫恿朝廷展開了張居正的“清算”,張居正在世時致力推行的各種政策、法規、制度也被一一廢止。除此之外,被張居正重用的一些賢臣也開始遭到排擠和汙衊,就像居功甚偉的戚繼光,也迅速被邊緣化、排除在權利之外,戚繼光一生為國,最終卻鬱鬱而終。令人意外的是,同樣是被張居正提拔的李成樑卻穩如泰山,沒有受到這次動盪的波及
其實,說意外也不算意外,李成樑之所以能夠避免迫害,一方面是由於他遠離京師,與張居正沒有太多的私人交往;另一方面,他的赫赫戰功就是他的“金字招牌”,偏偏萬曆皇帝還很欣賞這一點;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遼東形勢錯綜複雜,經過李成樑10餘年的治理,剛剛穩定,遼東,離不開李成樑!這些原因綜合在一起,就成了李成樑的“保命符”
萬曆十年在歷史上的影響絲毫不亞於一場政變,這是明朝滅亡的開端,從此明朝吏治進入徹底腐敗的頂峰時期。鎮守邊疆的李成樑不僅親眼目睹了張居正和戚繼光的鞠躬盡瘁,也見證了他們的死而後已,只不過是以“身敗名裂”的方式。這些人的人生起伏對李成樑產生了極其微妙的影響,從謊報軍功開始,他也走上了全方位的墮落之路。李成樑的墮落,也給了努爾哈赤一個難得的機遇,他抓住了,由此拉開了後金的崛起
努爾哈赤不知冥冥之中是否早已註定,在明朝和李成樑共同沉淪的同時,在白山黑水之間,發生了努爾哈赤父、祖被李成樑部下誤殺的惡性事件,當時誰也想不到,這將成為明朝滅亡和清朝新生的轉折點,更想不到,這會對女真、後金、乃至整個中國的形勢走向產生重要影響
這一年,努爾哈赤25歲,不久就開始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復仇故事,這個故事後來被稱頌“以13幅鎧甲起兵”。而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努爾哈赤還太年輕,太無足輕重。如果不是因為他的父親和祖父被軍官誤殺,如果被誤殺的不是朝廷認可的建州酋長的話,那也許根本就不會有人知道“努爾哈赤”這個名字,大約也就沒什麼人會把這個滿腹悲傷、委屈和憤怒的小夥子放在心上,因此,關於他在此間的記載和實錄,大體上都不怎麼符合事實。這些後來流傳下來的東西,充滿了各種英雄式、忠誠式、叛逆式的激情,有點像“臥薪嚐膽”的故事,帶著些許悲傷而陰冷的人生智慧;還有點像金庸的小說一樣,主人公通過不懈努力報了血海深仇,激動人心的同時還充滿了一些浪漫色彩。
·對清史的見解
誠如我們所知,清代官方與民間史記的可信程度太低太低,低到什麼程度呢?大約可以排在二十四史之首。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有意貶低,原因來自於到那時為止,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酷、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字獄。這種註定要留下惡名並受到歷史詛咒的文字獄,在順治越過山海關、遷都北京後就露出端倪;在康熙皇帝時期鋒芒小試;在雍正皇帝手裡逐漸展現出猙獰的一面;到了那位“十全老人”乾隆皇帝時登峰造極。拿青史留名的《四庫全書》來說,以“編書”為名蒐集史料,毀去的史料幾乎和存留的史料持平,所以,我一直堅持認為《四庫全書》光亮的表象背後,其實是一場文化的浩劫
在編書過程中,出於統治需要,刪去和修改的歷史更是多不勝數。“隱惡揚善”便成為這一時期以後中國主流知識分子和史家們的主要任務,因此這些記載中的許多史料都被刻意扭曲和修飾, 將這樣的史書留給後人,大家覺得有多少的可信度?這也可能就是“清朝無昏君”、“清初皇帝沒大錯”的原因
不過,這種情形反證了清朝官方史料中所不願承認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努爾哈赤所在的愛新覺羅系建州女真,曾經受到明朝長時間的優待和漢族人士的長期幫助!這些歷史事實常常受到後來清朝權貴們的刻意扭曲與打壓,為的只是襯托努爾哈赤起兵的“不得已”和“師出有名”、以及努爾哈赤的英明神武,再直白點說就是證明明朝的“滅有餘辜”
·“官六代”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是明朝遼東建州左衛指揮世家的子孫,“衛”是朱元璋制定的一個軍事制度,在理論上講,一個衛應該有5000人左右,但是由於多種原因,到了努爾哈赤那時,根本就沒有這麼多人了。努爾哈赤的愛新覺羅氏一族受到朝廷封賞和扶持,時間可以追溯永樂年間,而人物可以追溯到他的六世祖,他們統領的女真部在歸順明朝後,被永樂皇帝封為建州衛指揮使。
明朝在正統年間,設定了建州三衛: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努爾哈赤家族承襲的是建州左衛指揮使,形成了建州左衛世家,雖然名頭不小,但當時的實際控制範圍,和我們現在的一個北方鄉鎮差不多;而指揮使的權利,一旦離開他們的各自屬地,簡直是微乎其微。那他們的生活怎麼辦?畢竟是朝廷認可的官職,所以每年也會有些少的可憐的俸銀和補貼,他們最大的實惠其實是朝廷下發的“敕書”。
敕書相當於後來的通行證、或者通關文牒之類,當時敕書的最大作用就是貿易許可。只有拿到敕書,愛新覺羅的女真部才能把部族豐富的人蔘、貂皮、鹿茸等特產交換成他們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部族首領也是憑藉獲得證書的特權來控制各自的部眾。朝廷用這個控制首領,首領用這個控制族人,這個是環環相扣的,這也折射出敕書的重要性
可當時這些散落的部族太多,愛新覺羅只是其中之一。《明史》記載,朝廷發給遼東女真部的敕書大概是1500道,建州三衛共計可得到500道左右,愛新覺羅族也只能拿到30道。橫看豎看,建州女真都沒有任何值得被高看的優勢,可是在和遼東總兵李成樑建立“良好的關係”之後,事情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傳說中的緋聞
究竟是哪一代和李成樑有了親密來往,我查不到,但是努爾哈赤進入總兵府的時間絕對要比清史中承認的時間要早,很有可能是在他19歲分家出來獨立生活後就開始的,絕對不像清史中所說,是在其祖父、父親被殺的那場衝突後被“俘虜”進去的。在一些野史中,努爾哈赤還曾經做過李成樑的書童、侍衛、侍衛長等職位,甚至還有被收為義子的說法,記載的十分詳細。野史不可全信,但是,如果說全部是空穴來風的話又難以讓人信服。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在他祖父、父親被誤殺後的很長時間裡,依然深得李成樑賞識,起碼是兩人之間維持了很好的關係,那為什麼他要逃到葉赫部呢?作風
有些說是努爾哈赤在總兵府中與李成樑的六夫人有染,激怒了李成樑;也有些說是六夫人“獨具慧眼”,早早就看出努爾哈赤不是一般人,為了救他脫離總兵府,不幸喪命;《汗王的傳說》中更更離奇,完全把六夫人說成了“天命”的守護者,而李成樑則成了魑魅魍魎式的人物。如果說這些都不可信的話,那咱們來看看《清史稿》中的描述,其對努爾哈赤的介紹是這樣的:
儀表雄偉,志意闊大,沈幾內蘊,發聲若鍾,睹目不忘,延攬大度
描寫萬努爾哈赤的過人之處,在努爾哈赤脫離總兵府寫成:“成樑妻奇其貌,陰縱之歸”。也就是說,李成樑的妻子驚異於努爾哈赤的儀表,於是,偷偷放了這個人。
這種前言不搭後語的記述,顯然讓人們有理由去做出更符合邏輯的推理,這麼一比,那些神乎其神的傳說好像更能說得通了。一段出逃總兵府的經歷竟能被後世渲染的轟轟烈烈,唉,歷史,有時真的不堪回首!
李成樑的沒落和努爾哈赤的崛起公元1587年,也就是明萬曆十五年後,萬曆皇帝開始了“大甩手”政策,他老人家不上朝了,而且一直延續了近30年,臣子們急的都快要上火了,可是他依然無動於衷。
這怪誰?我覺得怪秦始皇和漢武帝,秦始皇確定了“皇帝”這個職業的特殊性和權威性,而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又將所有臣民都牢牢釘在了“忠君愛國”的十字架上。別說皇帝不上朝,就是他玩忽職守、消極怠工、甚至說丟了江山,那也是他自家的事,做臣子的根本沒資格去管,臣子只要做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很合格了。
這時的李成樑也年過花甲,經過歲月的打磨和對權力爭鬥的耳染目睹,他已經猶如“老狐狸”般地存在了,而且還穩如磐石。在時間上,他的沉淪和大明帝國基本是一致的,但他的墮落則是從謊報軍情開始
這件事也並不算大,萬曆十八年,一股敵寇侵入遼陽、瀋陽、海城、蓋縣一帶燒殺搶掠。李成樑得知後祕密派遣了一支奇兵出擊,沒成想,遭遇伏擊,戰死了近千餘人。按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況且,這是有史記載中李將軍的第一次敗仗,即使上報了,也不會掀起太大波瀾,但是,老年的李成樑好像對名聲格外重視,尤其是那個“常勝將軍”的稱呼。所以,他在向上奏報的時候,成了“殲敵二百八十人”。敗仗瞬間就變成了大捷。而朝廷好像也已經適應了李將軍的大捷,沒有人懷疑,也沒有人追查,又是一連串的獎賞。
自此之後,李成樑的奏表中就沒有出現過“敗”這個字,謊報軍情、謊邀戰功的事就開始頻繁出現,與此同時,一些不法行為也開始在李成樑的生活中出現,《明史》中記載,李成樑鎮守遼東二十年,不但他的子弟都成為遼東高官,連他家的僕人也成為當地官員。他9個兒子中,有5人當上了總兵,其他4人官居參將;4個兄弟和子侄也都成為副總兵或參將,當時遼東幾乎成了李家天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貴極而驕”,李成樑就是例子,他居住的鐵嶺衛起初只是一個小縣城,可後來李成樑在那裡興建了大片的亭臺樓閣,整日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繁華程度完全可以和江南大城市相比
謊報軍情、貪圖享樂只是一個開端,之後李成樑的腐敗越來越嚴重,他開始利用職務之便殺良冒功、行賄受賄,到了最後,遼東的商民利稅都被他一個人侵吞。
難道就沒人彈劾他嗎?有,可是經過多年經營,他已經構建了一個穩固的利益網,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包括熊廷弼在內的眾多彈劾奏摺最終都如同石沉大海、不了了之。李成樑,再也不是那個受人敬仰的將軍了
投其所好蒼蠅不叮無縫蛋,可現在這麼大的縫隙誰都看在眼裡,其中就有努爾哈赤。為了拉攏李成樑,他將自己弟弟舒爾哈齊的女兒嫁給了李成樑的二兒子李如柏;除此之外,他還不斷在物質上滿足李成樑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將牛羊、馬匹、奴隸、人蔘、珍珠等送進大明遼東總兵府。《明清史料》中記載“太祖求媚於成樑,自亦無所不至”。
在努爾哈赤的“腐蝕”下,李成樑放棄了該有的職守,在他鎮守遼東的時間裡,完全預設和縱容了努爾哈赤的發展,使得這個最初只能靠十三幅鎧甲起兵的人,得到了30年的快速發展。非但如此,在努爾哈赤的擴張過程中,李成樑甚至還多次派兵討伐了那些實力強大、有能力和努爾哈赤抗衡的部族,可以說,努爾哈赤能統一女真也有李成樑大人的一份功勞,李成樑的幫助或多或少都為努爾哈赤掃清了道路,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一種“潛交易”的基礎上。
“十三幅鎧甲起兵”,這個傳說來自清史,大家可以想一下,就這點兵力,如果李成樑願意的話,分分鐘可以滅了他;再看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即使在李成樑的幫助下依然用了將近30年,由此可見,努爾哈赤所率領的建州女真其實根本沒有傳說中那麼強大,如果不是遼東總兵李成樑的刻意扶持,努爾哈赤能否統一女真都可能是個未知數。
李成樑在遼東總兵的位置上呆了29年:上任22年時調回京師,而後更換了8個總兵都未能維持遼東的穩定,只好又將他調回,第二次在任7年。他不但帶壞了遼東地區的官場風氣,對於努爾哈赤肆無忌憚的擴張也置若罔聞,絲毫沒有防範之心,後來,他索性直接放棄了遼東六堡以及周邊近八百里的國土,這才引起了朝臣的“公憤”。要知道當年為了保護遼東,正是李成樑向張居正提議重建六堡的,可現在將這些戰略位置十分突出的地方拱手讓給了努爾哈赤,這不是“自廢武功”、“助紂為虐”嗎?而且當時的六堡地區的居民達到近20萬人,為了逼迫他們離開,對努爾哈赤都未曾調動過的軍隊被用在了這些百姓身上,搗毀房屋,強制遷移,致使當地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不得已,不少人紛紛投向了努爾哈赤,這無疑又壯大了努爾哈赤的力量
可笑的是,李成樑又以此邀功,還真得到了萬曆皇帝的恩准,沒辦法,就是這麼個性!
尾聲李成樑是在83歲時離任的,他一直活到了90歲,直到萬曆四十三年才去世。
李成樑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解讀:
第一階段:張居正在世前,他是位盡心竭力保衛遼東的好將領;
第二階段:張居正去世後,失去約束的李成樑也開始自甘墮落;
其中第二階段又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他在墮落的過程中不但敗壞了官場風氣,還無視努爾哈赤的擴張和崛起,正因為他的包庇和縱容,使得努爾哈赤有了30年的時間在毫無阻力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意願任意發展,最終形成一股新的勢力。李成樑想不到的是,最終推翻大明王朝的,正是這股勢力。
當我們正視明清交替的這段歷史時,往往將明朝的滅亡歸咎在熊廷弼、袁崇煥、於文龍、甚至是魏忠賢的身上,可我們卻忽略了根源所在。正是由於李成樑的失職,才為大明埋下隱患。也許,明朝的滅亡有其自身的歷史性和必然性,但李成樑的所作所為無疑加速了明朝的衰敗過程。
沒有李成樑,努爾哈赤的崛起只能是個夢
-
1 #
-
2 #
事實證明:大軍區司令必須互調。
-
3 #
最失職的是萬曆,但最失職的人永遠不用背鍋!
-
4 #
寫的極好!李成樑確實被努爾哈赤收買拉攏到了!確係如此!尤如蘇聯宣傳部長雅科夫列夫被中情局收買!
-
5 #
沒有李成樑會有其它人,一個朝代的更替有它自已的執行規律,有些非人力可為。
-
6 #
他的兒子李如鬆也很厲害,萬曆年間重創豐臣秀吉
-
7 #
沒有李成樑遼東可能在萬曆朝時就丟了!蒙古人
-
8 #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看到明末種種事件,的確很無奈
-
9 #
脈絡和觀點都很清晰,好文!
-
10 #
李自成如果及我黨偉人戰略的萬萬分之一,皇太極,多爾袞的機會比中五百萬彩票都難。
-
11 #
上朝其實和辦公沒什麼關聯。正常該辦公辦公
-
12 #
的確,所以李公不能如戚繼光般名垂青史
-
13 #
天道輪迴!氣數已盡,不是個人所能夠阻擋的
-
14 #
李成樑啊?西線無戰事啊!
-
15 #
李成樑打算把努爾哈赤當狗養著對抗女真人,結果整合努爾哈赤意願,看來還是強大自身最靠譜,玩弄權謀者…
-
16 #
分析的很到位,臥榻之側豈能容他人鼾睡。李成樑罪人也
沒有李成樑,努爾哈赤的崛起只能是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