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宋應星“貴五穀而賤金玉”,寫就《天工開物》;今有袁隆平心懷“禾下乘涼夢”,致力雜交水稻的研究。他們都為如何讓中國人吃得飽飯而奉獻一生,鞠躬盡瘁。
網友gjimlin:宋應星的服飾髮型相當不嚴謹。
網友來自黃山膽大的超新星:其兄廣州知府自殺殉國,宋應星拒絕出仕清,歸隱山水,到死入棺也是穿漢明服,何以辮子入棺收屍?
網友懶羊羊_蕉太狼:能不能走點心,宋應星是明代舉人,雖然活到了明朝滅亡,清軍入關,但其當時的服飾應該是明朝服飾啊,搞一個大背頭是什麼鬼?
網友G豆芽G:過分了!宋應星是明朝科學家,明亡之後隱世不出,你弄這個頭型宋應星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
網友們的抨擊,主要集中點就是在辮子上,網友們認為辮子是滿清入主中原後的產物,是清朝人的特徵,而宋應星是明朝科學家不應該有辮子。
那麼問題也來了,節目組為什麼要給明朝宋應星安上辮子,難道是節目組的編導歷史不及格,鬧了一個牛頭不對馬嘴的烏龍?
宋應星出生在1587年,正值明萬曆十五年,說宋應星是明朝人沒有錯,但宋應星比較長壽,他活到了清康熙五年(1666年)。而若我們把順治元年(1644年),滿清鐵騎入關拿下北京作為清朝的起點,1666年減去1644年等於22年,那麼宋應星是足足在清朝生活了22年之久。
為什麼宋應星在清朝,足足活了22年,卻不能有辮子?
主要是因為從宋應星的個人情感上來說,給宋應星的形象弄上辮子,是對他個人人格的一種羞辱。宋應星是典型的明朝讀書人,自萬曆四十三年起,心懷為大明江山社稷建功立業之心奔跑在科舉路上。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殺,大明江山陷入危難。但隨著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政權,大明滅亡的鐘聲彷彿停止。
此時的宋應星被薦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於省及府州之間的地區長官),且當滿清拿下北京城後,宋應星還特意撰寫《春秋戎狄解》一書,為反清戰爭做輿論工作。可以說在大明最危難之時,宋應星依舊竭盡全力為大明效力,希望守住大好河山。
然而事與願違,南明朝廷在內鬥之時,遭北方滿清政權猛攻,瞬間陷入土崩瓦解,宋應星的兄弟廣州知府宋應升在絕望中服毒殉國。對於宋應星來說,他跟滿清有家仇國恨,正因為如此,清朝官方多次招宋應星入朝為官,他都隱居不出。
面對已經不可抗拒的局勢,宋應星選擇用避世,守住自己作為大明子民最後的驕傲。
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三日,攝政王多爾袞在給故明內外官民的諭旨中下令:“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是為剃髮令,強制漢人剃髮,改變民族習俗。
剃髮留辮子,是滿清入主中原後,強制漢人做的民族習俗改變,並非自願的民族演變,極具征服意味或者說是對漢人的羞辱意味。所以考慮到宋應星的反清情緒,我們給他加上辮子,無疑是給他頭上扣屎盆子,使其渾身不自在。
逝者為大,可能宋應星在那個時代迫於局勢,自己剃了頭髮,但是他內心是不情願,他也是不願意看到自己以剃髮之姿態出現在世人記憶中,出於尊重,給宋應星保留明朝衣冠,不失為一種禮貌。
《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