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80年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出土二號銅車馬復原圖。

1990年山東淄博市後李村一號車馬坑出土四馬車復原圖。

商代的馬車大多是兩匹馬拉的車。從考古發現來看,四匹馬拉的車基本上是商代晚期出現的。四馬車中間的兩匹馬叫服馬,左右最外側的兩匹馬叫驂(c ā n)馬。

駕馭四匹馬的韁繩一共有六根,這就是所謂“六轡(p è i)”。六轡的繫結法是秦始皇陵銅車馬出土後才被人們所知的。

四馬車向前的驅動力主要由中間的兩服馬提供,而驂馬則起控制方向的作用。駕車的馭手透過最左轡和最右轡牽動驂馬馬頭朝向,驂馬拉動服馬嘴上的銜環,從而牽引服馬,帶動馬車轉向。

另外,圖中虛線表示的是從驂馬前胸直接連到車架的“靷(y ǐ n)”(傳遞拉力的皮帶)。四馬車和兩馬車相比,除動力效能大幅度提高外,方向控制和拉力傳遞上有了雙保險。如果服馬身上的“軛(è)”或“靷”在戰場上斷裂,驂馬仍可以拉車前行;如果控制驂馬的最左轡或最右轡斷裂,馭手仍可以用四轡完成對四匹馬的控制。

四馬車的六轡繫結法。

每匹馬身上都有兩根韁繩(轡),四馬車中四匹馬共有八根韁繩(“八轡”)。然而《詩經》永遠只說“六轡”。秦始皇陵銅車馬的發掘整理者拼對殘斷的韁繩,認為出土的兩套銅車馬都是將兩匹服馬的“內轡”系在車軾(sh ì)前的觼(ju é)環上。這裡說的“內轡”指的是八根韁繩中最靠近車輈(zh ō u)的兩根(即“左服”的右轡和“右服”的左轡)。餘下六根韁繩(所謂“六轡”)則牽挽在馭者。

古代的車的車軸是固定在車廂上的,並不旋轉。車行走時,套在軸上的車輪不斷旋轉。車輪與軸接觸的部位叫做轂(gǔ)。轂如果不加處理,完全由木製,強度是不夠的。古代車戰中用車軎,軎是套在車軸最外端的軸套)撞擊對方的車轂,這就是《晏子春秋》裡說的“轂擊”。一旦車轂開裂,車輪就會傾斜甚至脫落,車也就無法前進。

增加轂的強度的方法是在轂外和轂孔里加金屬套,轂外加的防止轂開裂的金屬套叫“輨(guǎn)”,轂內加的直接和車軸接觸的金屬套叫“釭”。與此相對應,為了提高軸的強度和耐磨性,軸上釘有“鐧”。車前進時,轂和軸實際接觸的部位就是釭和鐧。《左傳》和《史記》等書中還有往釭和鐧中加油膏的記錄。鑄鐵製的釭、鐧之間加入油膏,實際上相當於我們今天概念裡的“軸承”。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明月之光,蘊藏於中華歷史長河,照亮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