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下)
題圖:至“一戰”結束,歐洲交戰各方兩敗俱傷,只換來皚皚白骨……
“一戰”在開戰之初,被歐洲人看作是一場平常而該打的戰爭;並認為它會很快結束。各國首腦有信心,百姓興奮衝動,踴躍報名參軍。彷彿這場戰爭與1806年,拿破崙用1500發炮彈打垮普魯士軍隊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條戰線上懸而未決又看不到盡頭的戰事,時刻考驗著歐洲各國的政權和國民的耐心。1917,本就在日俄戰爭中積怨叢生的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退出戰爭。一直想在戰場上放手一搏的威廉二世,放任海軍的潛艇進行“無限制潛艇戰”,他們不分差別的擊沉海上運輸船。結果在1917年4月,讓早就躍躍欲試的美國,拾到了可乘之機,以“齊默爾曼電報”為藉口向德國宣戰!
此後,美國就像“二戰”中所做的那樣,將源源不斷的穀物、油脂、副食品,資金,以及武器彈藥、士兵,輸入給英法(二戰中則包括了蘇聯、中國)。雖然德國潛艇擊沉了協約國總計50萬噸的商船,美國卻最終避免了協國國的崩潰。
1918年夏,德軍發起了最後一次戰役,卻徒勞的得來了“一戰”的結束。
很多年來,有無數的學者在研究“一戰”而非“二戰”,可能很多人也會問:“一戰”在打什麼?明知無望的情況下,各方為什麼不選擇和談停戰呢?
英法在財政瀕臨崩潰時;威廉二世在想到可能皇權不保時;沙皇想到革命黨人時;奧匈想到會因此戰亡國時;都曾考慮過停戰!1917年,美國更是提出“沒有勝利的和平”的和談建議。不過歐洲這群一直奉行“勝者通吃”和“零和博弈”的、傲慢的大佬們,因為政治野心和經濟上的無限貪婪,將戰爭與政治目標置之腦後,顯然一副輸光家底的賭徒心態。這一點從戰後“巴黎和會”上,法國對待德國的舉止就可看出。
但是從美國人的角度看,不和也不是壞事,讓歐洲人把血流透,才是和平最好的結局。只不過歐洲各國後來不爭氣,還是過早的草草收兵了,造成意氣風發的美國人,在“巴黎和會”上毫無話語權可言!
那麼,“一戰”改變了什麼?首先,帝國時代,政治與經濟已經成為一體。權和錢的融合,讓經濟可以跨越疆域,使戰爭和政治目標具體的邊界和盡頭消失了……
第二,“總體戰”的來臨。此戰,英國動員了12.5%的男性,法國動員了17%,德國動員了15.4%。“一戰”前,法國軍工一天能生產1-1.2萬發子彈;可是至“一戰”末期,每日則可生產20萬發。此戰,英國80萬、法國160萬、德國180萬、美國11.6萬人陣亡。自此之後,百萬以上傷亡的戰爭,均發生在爆發“一戰”的20世紀。
第三,兩國或多國間的衝突,轉變為全體國民參與的“人民戰爭”!
第四,高生產率的現代化工業,以及大部分經濟活動,開始掌握在非戰鬥人口手中,即:各國的工人階級。也就是說,抑制戰爭的最有效辦法是發動工人抵制,而非繼希望於西方政客!
美國則憑藉“一戰”,不僅近一步增長了國內的經濟實力,成為英法的債權人,還贏得了一定的國際話語權,奠定了“二戰”後勝出的基礎!
“一戰”是落後貧困的舊中國自1840年後,因為勞工輸出和站對邊兒而贏得的一場勝利!“巴黎和會”上西方列強的嘴臉,近一步喚醒了國人,“五四運動”促成我國第一次沒有在屈辱條約上簽字,也因此保住山東不被日本所侵吞.....
備註:齊默爾曼電報
自1917年2月1日,德皇命令重啟“無限制潛艇戰”後,為防止美國參戰。德國外交秘書阿瑟·齊默爾曼想出了一個自以為能“拖住”美國的辦法。他在1917年1月16日,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海因裡希·馮·厄卡德特寫了一封信,並以密電報的形式發出。電報的主要內容是:德國希望與墨西哥結成軍事聯盟,共同對抗美國。
結果,這封電報毫無懸念地被英國“40號房間”截獲,近而被美國知曉。美國人假戲真做,藉此機會參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