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二戰大西洋之戰,一場軸心國潛艇與盟國護航船隊之間驚心動魄的大戰。一旦德國U艇成功切斷了通往大不列顛的同盟國海上航運線,那麼大戰的勝者或許將是他們。

1933年,希特勒上臺。1935年3月,希特勒斷然宣佈退出《凡爾賽和約》。同年德國與英國簽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該條約允許德國擁有約為英國皇家海軍45%的規模,潛艇數量則完全相當。考慮到英國人在1914至1918年期間痛苦不堪的戰爭回憶,這一條約的達成顯然令人大跌眼鏡。1936 年,德國又祕密簽署了《倫敦潛艇條約》,條約宣告德國潛艇戰時將尊重國際法,營救沉沒船隻的船員。

(上圖)VIIA型潛艇U-30號:U- 30號潛艇與薩爾茨韋德爾(Salzwedel)艦隊的其他潛艇一同停靠在漢堡,計劃前往新基地威廉港。照片攝於1937年12月。

德國人很快開始根據已有的計劃大量建造潛艇。第三帝國的第一支潛艇艦隊的指揮權理所當然地落在了一戰時期德軍潛艇部隊的老將——鄧尼茨手上。從1935年起,鄧尼茨就開始深入研究如何將潛艇打造成卓有成效的海戰兵器,而這一點在大戰期間也一直為眾多德軍潛艇艇長們所津津樂道。

從1917年起,協約國就發現護航船隊可以有效發現潛伏在附近的德國潛艇。然而如果面對的是一大群德國潛艇(即“狼群”)的話,其護航艦艇組成的防禦圈將很容易被德國潛艇滲透突破後遭受攻擊,從而造成巨大的損失。鄧尼茨還進行了許多課題的研究,其中就包括盟軍ASDIC系統的有效性。鄧尼茨認為,如果想在大戰期間完全切斷英國人的海上供應線,將需要至少300艘遠洋潛艇。這一目標至少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然而鄧尼茨很快也發現潛艇的建造並非德軍最高指揮部的優先發展方向。

IA型潛艇(U-25號和U-26號)的設計早在希特勒上臺前就已經展開,1934年該型潛艇正式開工建造。IA型並不成功:不僅操控困難,而且在潛望鏡深度上保持深度也不容易,特別是穩定性不足。IIA型(U-1至U-9號)於1935年相繼建造完成。其實該級艇的設計早在德國利用其駐海牙的公司時就已祕密完成,而且還通過於1933年5月在芬蘭土爾庫建造完成的一艘CV-707號潛艇上得到了效能驗證。

該艇後來被售予芬蘭海軍並更名為“維希克”(Vesikko)號。U-2號潛艇則與其他早期德國潛艇一樣,主要用於訓練。該艇噸位較小,執行近岸巡邏任務十分勉強,前往北海和波羅的海活動非常困難。1944年4月,隸屬於第22潛艇艦隊的U-2號潛艇在一次碰撞事故中在波羅的海沉沒。鄧尼茨手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作戰潛艇群是U-7至U-9號組成的艇群。

U-25號潛艇:德國海軍,IA型巡邏潛艇,北海

1935年6月,該艇在不萊梅德西馬克(Deschimag)船廠動工,不到一年後的1936年4月完工。該型艇採用鞍狀壓水艙設計,不攜帶魚雷時可攜帶28枚TMA或42枚TMB型水雷。1940年8月3日,U- 25號潛艇在誤入英軍在北海泰爾斯海靈島附近海域佈設的雷場後觸雷沉沒。

U-2號潛艇:德國海軍,IIA型近岸潛艇

U-2號並非大型潛艇,因而很快建造完成。1935年2月開工,同年7月25日即在基爾德意志船廠完工並宣告服役。U-2號的整個服役生涯都用於訓練,歷任10名艇長。1944年4月8日,U-2號與一艘拖船相撞後沉沒。次日打撈出水後被除籍。

U-3號潛艇完成了5次戰鬥巡邏任務,擊沉了2艘中立國船隻,分別隸屬丹麥和瑞典。其他幾艘潛艇主要用於支援德軍於1940年4月入侵挪威的作戰行動。U-3號後來轉至第21訓練潛艇艦隊,1945年5月被英軍俘獲,同年拆解。

訓練潛艇對於打造新一代德國潛艇官兵而言至關重要,但大戰初期更緊迫的是建造具備遠洋作戰和海上貿易破襲戰能力的比II型更大的潛艇。這一戰術需求在VII型潛艇身上得到了基本實現。VII型潛艇未來將要投身的戰場將是廣袤的大西洋,因此排水量要大得多。

U-32號潛艇於1937年下水,是一艘早期的VIIA型艇,也是1939年大戰爆發時少數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潛艇之一。VII型潛艇上採用了一系列較大的改進措施,其緊急下潛時間僅為30秒,最大潛深可達200米(660英尺)。該級艇可以以7.6節的航速持續潛航2小時,2節航速下更可持續潛航130個小時。航程可能是該級艇唯一的不足:僅為10000公里(6200英里)。

U-32號潛艇:這張模糊不清的照片顯示了U- 32號潛艇在己方水域(可能是德國北部)航行時的情景。指揮塔上明顯的豎條紋標誌用於標識1938至1939年期間在西班牙海岸航行的作戰艦艇“不干涉委員會”的身份。

U-32號潛艇:德國海軍,VIIA型巡邏潛艇

U-32號潛艇為VIIA型潛艇首艇,1936年3月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工,1937年4月15日服役。VIIA型艇共建造了10艘,由於比以往任何艇型都先進許多,因而很快便大受德軍潛艇官兵歡迎。該型艇可裝載11枚魚雷,或22枚TMA或33枚TMB型水雷。U-32號潛艇共執行了9次戰鬥巡邏任務,擊沉敵船總噸位數共計116836噸。

U-4號和U-6號潛艇

位於基爾港的IIA型訓練潛艇U-4號(中)和U- 6號(右),攝於1937年。兩艘潛艇均隸屬於德國潛艇訓練學校,後於1940年7月轉至第21潛艇訓練艦隊。儘管航程較短,IIA型潛艇還是在1939年大戰爆發時參加了初期的海上行動。U-4號執行了4次戰鬥巡邏任務,擊沉了3艘盟軍船隻和英國皇家海軍“薊”號(HMS Thistle)潛艇;U- 6號完成兩次戰鬥巡邏,但沒能取得戰果。1940年7月,第21潛艇訓練艦隊成立後,兩艘潛艇隨即轉作訓練用途。

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的振興計劃始於1935年。儘管英國人的反應出奇的溫和,德國潛艇部隊的統帥——卡爾•鄧尼茨(Karl Dönitz)卻依然沒能在大戰爆發前得到他所需要的足夠數量的潛艇。

從1939年底開始,德國啟動了大規模的潛艇建造計劃,其中主要包括VII型和IX型潛艇。不過在大戰的最初兩年裡,儘管戰績突出,德國海軍卻依然缺乏遠洋型潛艇,而且同時保持海上作戰巡邏的只有3至5艘。直到1940年年中,新艇的服役數量才開始超過作戰損失。

1939年8月至1941年4月這段歲月成就了德國海軍VIIB型潛艇U-48號的二戰期間單艇最高戰績。在1939年9月至1941年6月之間展開的12次戰鬥巡邏任務中,U-48號總共擊沉了51艘同盟國船隻,總噸位共計306875噸,其中還包括一艘英國皇家海軍護航艦隻。從1941年6月起,該艇隸屬第26潛艇分艦隊作為訓練艇使用,1943年10月退役,1945年5月3日鑿沉。相比之下,其他24艘VIIB型潛艇則短壽得多。

1942年1至7月間,共計681艘同盟國船隻被德軍U艇擊沉,總噸位共計約350萬噸,而德國人只損失了11艘潛艇。然而盟軍在美國沿岸開始採取護航措施以及反潛力度越來越強,開始在1942年年中開始發揮強大的效力。儘管德軍U艇的數量仍在不斷增加,損失也開始攀升。到1943年年中,德國潛艇的損失數量終於開始超過服役數量。

本文摘自《潛艇100年》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羽林出戍死忘家——波多利斯克軍校學員的苦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