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紅巾軍起義是元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同時,也是朱元璋得以壯大實力、推翻元朝的護身符。但龍鳳政權的主持人劉福通並非項羽,朱元璋確實因其得利,但他的成功主要靠的是自身,而非撿了龍鳳政權的便宜。
![](http://timg.juduo.cc/2021/03/9a4238c8d8ba487b861e5a4e3f809786.jpg)
朱元璋與九字王霸之道
韓山童作為白蓮教的首領,對這次起義起到引領作用。劉福通雖然家資龐大、杜遵道雖然才學頗高,但在起義初期的引領上則沒有韓山童的號召力。可惜,白蓮教起義剛剛起事就被發現,韓山童頃刻被抓,其後被殺。之後,起義軍在劉福通、杜遵道領導下日漸茁壯起來。
紅巾軍起義後,天下義士先後起事。其中就有郭子興等人。次年,化緣討飯的和尚朱元璋也加入郭子興的隊伍,最終由其繼承劉福通等人的心願滅亡元朝。
朱元璋以紅巾軍起義後建立的龍鳳政權為屏障,恰當地運用朱升提出的“九字王霸箴言”才最終得以成功。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在1357年,由朱升向朱元璋提出的方針政策。朱升的“九字箴言”屬於典型的“躲在別人背後壯大自己的行為”,按照成語就是“坐山觀虎鬥”。然而,“九字箴言”並非什麼多麼高深的政策,歷史上的劉邦就是以此成功,唐朝的李氏也是藉助別人的力量。所以,這一政策的核心是一種“聰明的弱勢者”的必然選擇。
![](http://timg.juduo.cc/2021/03/cdcb4c9638f54d919e0c1dbbf863fce5.jpg)
只不過,1356年的朱元璋已經佔據金陵,已經成為一路諸王。這時,如果沒有朱升的建議,朱元璋是否會飄飄然,從而過早地把自己暴露在元朝的刀鋒之下?過早地與各路反王向衝殺?這些都是可能的。
朱元璋聽了朱升的建議後,繼續臣服在紅巾軍的旗幟下,讓紅巾軍那碩大的身軀為自己抵擋元朝的刀劍。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逐漸成為三大反元勢力。
最終,紅巾軍被元朝砍倒在地。紅巾軍的失敗除了元朝外,還有內部的相互征伐。韓山童、劉福通是紅巾軍的一大主幹,但徐壽輝則是另一位紅巾軍領袖,而且徐壽輝在1351年就已經稱帝,韓林兒則在1355年,所以,當時的元朝是三個再次有意統一天下的政權的較量。最終,劉福通或者被張士誠部所殺;或者被朱元璋打敗張士誠部下後接走,其最終結局是和韓林兒一起被暗殺。
那麼,劉福通為何失敗呢?他又為何不是項羽呢?
![](http://timg.juduo.cc/2021/03/47d007f6ee524f8bba7c2f4880bf70e1.jpg)
龍鳳政權為何失敗
韓山童去世後,劉福通奉韓林兒為小明王為主號令天下紅巾軍。經過四年努力建立大宋龍鳳政權。郭子興的妻弟張天佑北上前往彙報。郭子興死後,其次子郭天敘被任為都元帥(大元帥)、張天佑任右副元帥、朱元璋任左副元帥。
藉著元廷與紅巾軍在華北、東北、朝鮮等地鏖戰之際,江南各勢力開始踴躍進攻元廷殘餘力量。元廷為了大都安定,也只好丟車保帥,利用各起義勢力之間的“心不和”延緩南方丟失的速度。在此期間,朱元璋先後攻佔鎮江、廣德、長興、常州、寧國、江陰、常熟、徽州、池州、揚州等地。從而建立了以長江中下游交通樞紐地區為核心的自身勢力,在龍鳳政權內部的知名度、地位也就越來越高。最終成為劉福通一派紅巾軍中勢力最強大的人。
朱元璋接受龍鳳政權的官職後,自然也要受其調遣、供給其物資,因此,小明王也曾派人見朱元璋,但朱元璋往往推脫掩飾。劉福通的計劃並沒有成功。到了至正十九年(1359年)劉福通的三路大軍都被察罕帖木兒擊潰。龍鳳政權北伐失敗後,朱元璋也已經完成原始資本積累。
![](http://timg.juduo.cc/2021/03/7e267c1ffae4468792ccd8132120b93a.jpg)
縱觀龍鳳政權的失敗,其失敗原因也是表面上的行政秩序統一,實際上,劉福通殺杜遵道造成紅巾軍起義缺乏知識精英的引領,也就無法擺脫紀律性、忠君性比較差問題。劉福通手下的義軍領袖,其實質上也是“大小軍閥”而已。
“大小軍閥”們藉助“大宋龍鳳政權”的旗幟,培植自己的勢力而已。朱元璋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具體地說,“龍鳳北伐”在進行過程中,並沒有做好調配賬下各路軍閥的配合工作;三路大軍盤子鋪得太大且不能形成合力,同時內鬥問題嚴重;後勤工作沒有做好。
首先,以朱元璋為代表的各路軍閥,雖然在“龍鳳政權北伐”時,對周邊元軍或元朝勢力進行攻擊,後世也有人評價說其配合了北伐。但實際上,這些行動都僅是“利己行為”,只是客觀上起到協助作用。
其次,三路大軍不僅進攻元朝,還殺向朝鮮半島,戰線鋪得太廣了。
最後,三路大軍各自解決糧草給養問題的本身,就代表“龍鳳政權”根本沒有能力解決後勤問題,只能依靠勝利之後的搶掠。
![](http://timg.juduo.cc/2021/03/7c9017986a454068868dac3229bbf5e8.jpg)
以上這些問題,朱元璋在李善長、朱升等人的建議下,已經給予了彌補。所以說,紅巾軍起義的失敗是因為“草根思維一直是絕對主流”,而朱元璋已經從“草根思維轉向了帝王思維”。帝王的思維無外乎:看勢、制衡、借力六個字。
元末明初系列
左宗棠李鴻章龍虎鬥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