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朝代頻繁更替的年代,五代十國是一個弱者強食的歲月,其中後晉、後漢以及北漢差不多是依靠北方遼國為依靠的政權。而遼國人天生強悍彪悍,善於騎射,尤其是喜歡喝酒,那喝起來簡直是不醉不休。
劉旻因為兒子被殺,郭威稱帝,於是也是晉陽稱帝建北漢政權,而偏安一隅的新政權,要地沒多少,要人人不夠,是沒辦法和郭威的後周相比的。但是也沒辦法,郭威先弒君,又殺我兒子,此仇不共戴天,於是也想學著後晉石敬瑭討好遼國,稱遼國為叔皇帝,自己則為兒皇帝。而遼國那邊呢,算是腳踏兩隻船,一邊冊封北漢,另外一邊還派使者去後周恭賀郭威登基稱帝。
後周廣順元年(即公元951年)4月,遼朝皇帝耶律述律偷偷派人告訴劉旻說:“人家後周派人來訪,說是隻要和他們建交,就每年送十萬緡給我”。劉旻一聽好傢伙,這是逼著我上供啊,那也是沒辦法,是時候到了交保護費的時候了,於是叫心腹大臣鄭珙帶上厚禮前去遼國。
鄭珙是北漢禮部侍郎兼任同平章事,差不多就是丞相,百官一把手。可是,誰也想不到,這次鄭珙是有去無回。
正史記載:“辛未,北漢禮部侍郎、同平章事鄭珙卒於遼國。”
大家都知道,北方天氣較為寒冷,喝點酒可以暖和身體。遼國皇帝耶律述律可以說是嗜酒如命,幾乎每餐無酒不歡,也可能是從小就煉成了一身酒本領。不管是高興,還是不高興,經常是一喝就是一個通宵,有時候還經常和大臣們一起喝酒。連國人們都跟著大碗喝酒的習慣,既然是習慣,是風俗,那麼有客人來,自當少不了酒咯。
路上無話,鄭珙一行人來到遼國,又是拍馬屁又是送禮送錢的。遼國皇帝當然是高興了,把鄭珙奉為上賓,要好酒好菜款待一番。而鄭珙本人呢,也是長的人高馬大,到有點山東漢子的樣子,是拿起酒杯就下去。畢竟我是帶著使命來的,皇帝今天高興,又有這麼多遼朝親貴和大臣在一旁陪酒。鄭珙那是來者不拒,誰也不敢得罪啊。 這酒,喝了皇帝和大臣,喝完大臣又回敬皇帝,總之就是捨命陪君子。
結果,酒席還未結束,鄭珙就不省人事。皇帝命人把鄭珙帶到驛館休息,到了第二天,鄭珙直接是肚腸腐爛而死。就算是這樣賣力,北漢最終還是迎來了亡國的命運(遼國是出兵了,但是也損失慘重),最終於太平興國4年(即公元979年),被宋太宗趙光義一舉掃平,從此,北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古史傳奇#
資料整理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