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句詩告訴人們人生短暫,做人要心胸開闊,永遠向前面看。同時也從側面表達出了萬里長城修建的很好,都過了上千年了,長城還是依舊堅挺的屹立在中國的大地上,儼然成為了中華文明的名片。既然古代人修建的建築品質都這麼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代人是怎麼修建各個工程的,當權者又是通過什麼方法來進行監督的。
我們先來說最熟悉的吧,就是我們歷史教科書上都記錄了朱元璋下的修建工程的決策。話說朱元璋打下天下,開創明朝的初期。天下因為長時間的戰爭,華夏大地滿目瘡痍,於是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天下,開始了重新修建各種防禦建築。比如說修建各大城鎮的城牆還有北方的長城,我們現在的萬里長城保留的最好的就是明朝修建的長城。
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是南京,當時的南京因為是一個多雨的地方,且地勢地下,利用傳統的土石混合修建的建築,經不起長期雨水的浸泡和沖刷。於是朱元璋就改用磚石結合的方式來修建建築。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許多的磚,要修建可靠的建築那麼這個磚就必須經久耐用才行。
但是這時難題就出現了,修建這麼多建築需要很多的磚,光靠南京的生產是肯定不夠的,所以就必須要用外地燒製的磚土。外地人因為磚是外地使用,於是在燒磚時就會偷工減料來賺取更多的錢。朱元璋是一個很強硬堅決的皇帝,於是他就下了一個比較狠的決策,下令全國各府州縣的官員,各個基層負責修建的負責人還有造磚人都要在修建建築的磚土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如果後面發現了不合格的磚土,或者是修建的建築遇到倒塌等事故,朱元璋就藉著磚土上記著的名字來追責,到時候該負責人的人一個都跑不了。
你不說朱元璋的這個決策還挺管用的,現在屹立在南京的中華門就是一個代表,這個城門修了整整的21年。現在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門,中國古代防禦性建築的傑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儲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堡壘甕城。
除了朱元璋的這個決策外,其實更早之前的很多當權者和普通百姓就想了很多方法來杜絕下面的人修建豆腐渣工程。一般都有下面的幾種方法:
1. 已經修建好了的牆體,驗收人在驗收時要求要用長矛去扎牆體,驗收人用盡全力,只要把長矛扎進牆體的長度超過一尺,那麼修建牆體的人就會被下令殺死。如果驗收人存心包庇,後面被發現後驗收人也會被殺頭。
2. 用欽定的監察使和太監到下面去監督修建,如果後面建築出現問題,當時欽定監督的監察使和太監便會被追究責任,所以他們肯定會對建築的修建進行嚴格監督。
3. 用錢來填平,上面把優厚的工錢支付給下面修建的人。如果建築修建完成後,牆體之間有很明顯的縫隙,那麼上面的人就會要求修建的人用支付的銅錢來填平縫隙。修建的人當然會算賬,肯定知道銅錢比石土貴,所以就不會偷工減料了。
古代人利用自己的智慧,用制度來約束人性,對建築的修建進行了嚴格的監督。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付出,現在的中華大地上才有了這麼多雄壯威嚴的古代建築。這些古建築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背後都藏有一個個的故事。